明嘉興項氏所收《萬歲通天帖》流散始末
原標題:明嘉興項氏所收《萬歲通天帖》流散始末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唐摹《萬歲通天帖》是傳世極稀的王羲之書法唐摹本中的頂級精品,自明代中葉起歸嘉興項氏約一個世紀。而目前無論是關於嘉興項氏還是關於《萬歲通天帖》的研究都沒有把《萬歲通天帖》在項家100多年的流轉過程講清楚。此文用新發掘的材料,第一次對《萬歲通天帖》在嘉興項氏100年左右的流轉過程做了比較系統的梳理。
明董其昌跋《萬歲通天帖》手跡(局部)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唐摹《萬歲通天帖》,因收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薈《癤腫帖》、《翁尊體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獻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在職帖》,王慈《栢酒帖》、《汝比帖》,王志《喉痛帖》,共計七人十札,故又稱《王氏一門書翰》。這是傳世極稀的王書唐摹本中絕對數一數二的頂級精品。啟功先生曾在為文物出版社原色精印的「中國名家法書系列」《王羲之》一書(1997年)所撰《〈唐摹萬歲通天帖〉書後》一文中,高度評價此卷:「唐摹王羲之帖,不論是現存的或已佚的,能確證為唐代所摹的,已然不易得。如可證在唐代誰原藏、誰摹搨,何年何月、一一可考的,除了這《姨母》等帖一卷外,恐怕是絕無的了。」並分別從鉤摹的忠實精巧,即清初朱彝尊所述:「鉤法精妙,鋒神畢備,而用墨濃淡,不露纖痕,正如一筆獨寫」,甚至連原跡紙上破裂之縫,都一一照樣摹出;書跡的精湛珍稀:「不但這卷中王羲之二帖精彩絕倫,即其餘各家各帖,也都相當重要。像徽之、獻之、僧虔三帖,幾乎都是真書」;以及書史的文獻參證等各個方面,詳細考述,論其堪稱國寶之價值。
此卷流傳大略,多有緒可考。尤其值得一說的,是自明代中葉經當時著名藏家無錫華夏真賞齋轉歸嘉興項氏之後,子孫遞傳,復遭兵火戰亂,歷經約一個世紀,始散入他姓之種種,不僅為此劇跡在項氏家族傳承流轉中的掌故佚聞,更由此個案之一,知昔日常為人稱引的姜紹書《韻石齋筆談》中所記:「乙酉歲,大兵至嘉禾,項氏累世之藏,盡為千夫長汪六水所掠盪無遺」云云,當屬一種泛泛大略的傳世概說,而項氏藏品流散之具體曲折,實一言難盡。今以此帖為例,就相關文獻記載,排比考索,稍說其詳。
儘管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五十三所收《書〈萬歲通天帖〉舊事》一文,因有關研究者多引以說明項篤壽、項元汴兄弟兩人不同性格及為人處世而幾讓人耳熟能詳,然其中記《萬歲通天帖》在項家的情形,仍需關註:
此卷向藏鄉先生項子長家。子長諱篤壽,中嘉靖壬戌進士,入詞林。性好藏書,見秘冊,輒令小胥傳抄,儲之舍北萬卷樓……子長子德楨,萬曆丙戌進士;夢原,萬曆己未進士。德楨子鼎鉉,萬曆辛丑進士;聲國,崇禎甲戌進士……聲國字仲展,除知雅州事,卒於京師。予祖姑歸焉。乙酉之亂,祖姑避地深村,長物盡失,惟此卷納諸枕中。亂定,依然完好。予每諗祖姑,恆得縱觀。久之,祖姑沒,項氏日貧,嗣子遂售於人,轉入勢家。過眼雲煙,不復再睹矣。
差不多與朱氏同時代的著名書畫商人吳其貞,也在其《書畫記》中,謂:「此卷藏嘉興項篤壽先生家,向在夫人處。鄒臣虎先生曾以千金求之,不得。」到了項篤壽去世(萬曆十四年,1586)後二十四年的萬曆三十八年(1610),在其長房(項德楨)長孫項鼎鉉(孟璜)家的一次雅集中,李日華與友人同觀主人所藏曆代書畫,其中即有此卷,《味水軒日記》卷二萬曆三十八年中記其事曰:
(十月)十九日,同周本音、許廣文、高元雅、萬藎吾、沈尊生、陸孝廉集孟璜齋頭,出觀顏魯公《深慰帖》、楊凝式《神仙起居法》、褚摹《蘭亭》、唐鉤《萬歲通天帖》、高閑《草書千文》,皆余平日再三經目者。顏帖最為甲觀,《通天帖》鉤填入神矣。高閑書散漫潦倒,定是偽札。
而據封治國先生《項元汴年譜》(收入其《與古同游——項元汴書畫鑒藏研究》,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年3月)所引項鼎鉉《呼桓日記》,其卷二萬曆四十年(1612)六月十九日條又記:
陰,日中大雨。董思白過晤,姚叔祥、沈天生、郁伯承、陸甥嗣瑞、家昆於蕃、侄惟百皆次第到。思白亟索《萬歲通天》真跡閱之……更出觀米海岳九帖,蔡君謨十帖又四十帖及海岳《雲山》卷。董跋《萬歲通天帖》云:「摹書得在位置,失在神情(麥青案:原跡 情 作 氣 。),此直論下技耳。觀此帖,雲花滿眼,奕奕生動,並其用墨之意,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泄殆盡。是必薛稷、鍾紹京諸手名(按:當為名手。麥青案:原跡正作 名手 。)雙鉤填廓,豈雲下真跡一等。項庶常藏(麥青案:原跡 藏 字前有 家 字)古人名跡雖多,知無逾此。又(麥青案:原跡 又 作 文 )徵仲耄年(麥青案:原跡 年 字下有 作 字)蠅頭跋,尤可寶也。萬曆壬子,董其昌題。」此帖前為張伯雨跋,有雲雙鉤之法世久無聞,米南宮謂下真跡一等,末小楷跋則文待詔八十八歲書,故董云然。又第一跋系岳倦翁題,言承傳始末甚具;字跡沉著,但竇「臮」字多作「泉」,為誤。
凡此,皆可證此卷當時在項鼎鉉處。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項鼎鉉卒後,此卷下落如何,不得而知。但到了「乙酉之亂」,即1645年的改朝換代時,攜此捲逃難並在「亂定依然完好」的情況下收存此卷的,則已是朱彝尊的祖姑,即項鼎鉉的弟媳、項聲國之妻了。
此後不久,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吳梅村(偉業)又在項黃中處,獲見此卷,《梅村家藏稿》卷三有《項黃中家觀萬歲通天法帖》長歌:
王氏勛名自始興,後人書法擅精能。江東將相傳家在,翰墨風流天下稱。前有琅琊今槜李,項氏由來堪並美。襄毅旂常戰伐高,墨林書畫聲名起。當時海內號收藏,秘閣圖書玉軸裝。近代丹青推董巨,名家毫素重鐘王。鐘王妙跡流傳舊,貞觀在御窮搜購。盡隨萬乘入昭陵,人間一字無遺漏。碑石猶存腕鋒出,風摧雨剝苔文脫。棗木鐫來波磔非,箋麻搨就戈鋩失。君家此書何處傳,雲是萬歲通天年。則天酷嗜二王法,詔求手跡千金懸。從官方慶拜表進,臣祖羲獻與僧虔。生平行草數十紙,龍蛇盤蹙開天顏。賜官五階帛百疋,仍敕能手雙鉤填。裝成用寶進御府,不知何事流人間。我思羲之負遠略,北伐貽書料強弱。惜哉徒令書畫傳,誓墓功名氣蕭索。江東無事富山水,興來灑筆臨池樂。知足文采賴昇平,父子優遊擅家學。只今海內無高門,稽山越水烽煙作。春風掛席由拳城,夜雨君齋話疇昨。嗚呼吾友雅州公,舒毫落紙前人同。一官烏撒沒坯土,萬卷青箱付朔風。少伯湖頭鼙鼓動,尚書第內煙塵空。可憐累代圖書盡,斷楮殘編墨林印。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縱橫看筆陣。君真襄毅之子孫,相逢意氣何相親。即看書畫與金石,訪求不屑辭家貧。嗟呼世間奇物戀故主,留取縹緗傲絕倫。
由詩中「嗚呼吾友雅州公,舒豪落紙前人同。一官烏撒沒坯土,萬卷青箱付朔風」諸句,知項聲國身後,所藏已多散落。而其卒年,似又無考。錢謙益《初學集》卷十四有《濟上逢嘉禾項仲展》二首,據該集之編年,當作於崇禎戊寅(十一年,1638)約九月間,為項聲國登崇禎甲戌(七年,1634)進士後第四年之事。因研究諸家多未道及,故錄其詩,一併附此:
相逢無復問乘車,執手潸然涕淚初。劍外官人君若此,山頭廷尉我何如?形容變盡風霜在,軀命偷回肉骨余。南國總看驚鷁羽,東門方擬祀爰居。凄風易撼巢枝鳥,逆浪偏沖失水魚。忽漫又看成別去,低回更復嘆歸與。黃花著雨秋英老,紅柿經霜碩果余。長祝清瀾如汶濟,郵筒頻寄一行書。
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嘉禾項氏宗譜》書影(局部)
而馮其庸、葉君遠先生所撰《吳梅村年譜》(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月)據吳梅村詩中所述,以及明亡後他首次到嘉興的時間等,系其在項黃中家觀帖之事於清順治六年(1649),其說似可從。唯以靳榮潘《吳詩集覽》所收吳氏此詩題下引朱彝尊《曝書亭集》,謂黃中乃項鼎鉉之字,則稍有誤。據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嘉禾項氏宗譜》,項黃中名貞運,原名睿謨,為項篤壽次子夢原(德棻)第四子,嗣項元汴次子德成。故朱彝尊有「祖姑沒,項氏日貧,嗣子遂售於人」之說。然究竟何時售出,亦未能詳。吳其貞《書畫記》曾記:「丁酉四月二十三日,我友項漢宇、吳民培攜此卷視予於吳門寓舍,與長男振啟觀賞彌日,真奇遇也。」丁酉為順治十四年(1657)。及至朱彝尊作《萬歲通天帖歌贈王舍人(作霖)》,則已明記此卷由項氏流歸他姓,其詩曰:
千金購墨妙,摹自萬歲通天年。自從靖康亂,人間始睹真跡傳。百年以來藏項氏,年時記得曾開視。雖無烏衣四七人,尚有金輪十三字。若非薛稷鍾紹京,安能運腕如天成?銀鉤躉尾細豪發,懸針垂露紛縱橫。表上中書勅開宴,九賓咸列武成殿。題扇書裙恍再逢,看朱成碧誰能辨。由來神物難久留,昨日之日忽我遒。留題已入他人室,想像空深異代愁。王郎生長山陰縣,弱年通籍金閨彥。贈我盈盈尺素書,君家勝跡重相見。出門鴻洞風塵多,願置懷中字不磨。試將射的仙人鶴,籠作山陰道士鵝。
據乾隆《紹興府志》,「王作霖字用之,會稽人。幼時日誦千言,為文沉古典朴而與時迕,鍵戸面壁、絕人事者十年。福王立,授中書舍人。魯王立於紹興,作霖負玉牒獻之,授原官,加儀制司主事。江上師潰,入雲門為僧,易名宏瑜,字月章。工書法,兼善花鳥山水。」乾隆間張庚《國朝畫征錄》、陶元藻《越畫見聞》等,亦皆記其人其事。王氏又與同時祁豸佳、董瑒、王雨謙、陳洪綬、趙甸、魯集、王亹、羅坤、孫遜庵為「雲門十子」,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三十有《滿庭芳》詞,題下註:「春暮入雲門山贈月公。」而此《萬歲通天帖歌贈王舍人(作霖)》詩,則編入《曝書亭集》卷四「上章困敦」之下,是即順治十七年(1660)庚子。距前述李日華萬曆三十年(1610)在項鼎鉉處獲觀此卷,亦已五十年整。而稍在此前的順治九年(1652)壬辰端午日,吳其貞過嘉禾、於項元汴之孫項子毗(禹揆)家中得見元黃公望《水閣圖》,「時項氏六大房物已散盡,惟子毗稍存耳。」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