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與《社會》雜誌
《社會》雜誌是在中國社會學泰斗費孝通的親自關心下創辦的。從1981年創刊號的文章《社會學系的培養目標》開始,費孝通在《社會》雜誌刊發過的論文、談話記錄等,共有十三篇,此外他還為雜誌創刊周年慶題過兩次詞。通過梳理費孝通與《社會》的關係,可以看到他對中國社會學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從《社會學系的培養目標》到《社會學的歷史使命》
作為中國社會學會的會長,費孝通深知雜誌創刊號版面的寶貴,他在《社會學系的培養目標》中惜墨如金,基於世界各國總體形勢的眼光,直接從社會學在各主要發達國家中的現實作用切入,而且思慮縝密,條分縷析,層層推進他的論述。大致涉及的話題有:羅致專門人才一時困難,儘快恢復招生、加快培養新人;參考國外經驗,做到胸有成竹;培育公民常識,為未來民主生活奠定基礎;關注社會福利、協助政府民政做好工作;追求願望,把握命運;關於研究方法,要重視傳統,承認差距,奮起重建,從頭開始;紮實打好學科基礎,逐步擴大人才隊伍,為現代化發展及早準備亟需的社會學人才儲備。
高校社會學系恢復重建得到國家的批准,費孝通想到的首先是生源以及如何消除人們顧慮的問題。他的種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在他奔波於全國各個高校聯繫恢復重建社會學系的過程中,實際感受到了這種困難。恢復社會學,不僅需要決策層的同意,同樣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支持。費孝通認為:「社會學所提供有關社會的知識,實際上是現代國家的公民常識。作為一個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國家的公民,有必要能自覺地適應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環境」;「現代社會正在逐漸擺脫『必然王國』的狀態,力求按人們的願望安排他們的社會生活。他們要在日新月異的高速變動的社會裡掌握自己的命運,那就要有計劃地創立新制度、建設新事業」。這一切自然就會呼喚社會學及其必要的研究方法。上述的「自覺地適應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環境」和「要在日新月異的高速變動的社會裡掌握自己的命運」是費孝通的基本觀點,在以後他發表在《社會》的文章或談話中都反覆提及。
重視傳統,承認差距,奮起重建,從頭開始,是費孝通關於社會研究方法問題論述的概括。
20世紀80年代中期費孝通在《社會》上發表的幾篇文章,可以看作是他一生極為關注的課題的展開——志在富民與小城鎮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社會》上刊出的文章,大致都是圍繞「小城鎮建設」這一主題,主要有《加強小城鎮建設是當務之急——費孝通教授在上海大學文學院作報告》(張鍾汝整理)、《重建社會學的又一階段》《江村五十年》《社會學的歷史使命》(路英浩整理)。
《社會》歷任主編與費孝通及小城鎮研究
《社會》雜誌前後多任主編都與小城鎮的濫觴之源——開弦弓村(江村),尤其是與費孝通本人有著緊密的聯繫。
第一任主編李慶雲與費孝通有著頻繁及長期的通信交流,他曾談到:「費老還多次和我通過書信、面談的方式,就專業學科的教學研究以及師資、學術培養等問題交換意見,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關懷和指導。」第三任主編沈關寶教授生前回憶:「那幾年,我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用上了,白天採訪、晚上讀書,有時候晚上也要採訪,和農民聊天。從1981年底第一次去江村,一直到1987年畢業之前,我斷斷續續在那兒呆了7年。其中有一年,我一天也沒有離開過這個村莊,我對自己說,這一年任何考試和課程我都可以放棄,就是不能中斷連續的觀察」。《小城鎮四記》中的四篇講話,沈關寶也都參與了全程的記錄整理工作。這在《小城鎮四記》最後一篇的「小城鎮 新開拓」一文的後記費孝通的謝辭中得到了反映:「最後應對幫助我整理本文的沈關寶、李漢林、聶莉莉同志表示感謝。」當然,沈關寶教授個人研究江村的出色成果就是那本有名的博士論文專著《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目前的主編李友梅教授,同沈關寶教授、劉豪興教授一樣,也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長期蹲點開弦弓村(江村)。《社會》1986年第二期(總第25期)曾發表過李友梅的一篇關於江村婦女調查的手記,題目為《從姑娘到媳婦》。除了各自的專著以外,李友梅有關江村家庭研究的主要成果,與沈關寶、劉豪興等教授的成果一起,匯總在潘乃谷教授等主編的《社區研究與社會發展》的上冊,標題是「江村家庭經濟的組織與社會環境」。李友梅教授在費孝通逝世前的一個多月在《社會》雜誌上發表的《費孝通教授20世紀末研究成果的再學習》論文及其後來出版的研究費孝通思想的專著《費孝通與20世紀中國社會變遷》,從20世紀30年代中國鄉村社區的研究、中國小城鎮理論、對中國區域發展的研究、中國的社會結構與變遷、建立面向中國實際的人民社會學等五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費孝通在20世紀中國社會變遷方面的理論研究。
「鄉寰視野」之絕佳體現
1998年第二期《社會》刊發的費孝通《認真解決征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一文,是關於那個時期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的。費孝通的論述既有針對性,也有緊迫的現實感。所謂針對性,是指該文實際上是費孝通於1997年10月14日在江蘇吳江對「浦東城市化中的農民問題」課題組成員的談話整理而成的;所謂現實性,這裡是與費孝通在《社會》創刊號上強調的「要以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作為自己的重要對象」有關。而20世紀90年代,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農民征地」的問題。
費孝通運用的就是我們稱之為「鄉寰視野」(將一區域之城鄉社會發展與世界經濟聯繫起來思考的這種思維方式)的概念,他從經濟組織與文化選擇發生的變化,尤其是它的動力、方向和意義的思考中,聯想到中國這個幾千年形成的小農經濟基礎和作為其社會結構主體之農民的現代化過程,聯想到中國這個「重舟」要過21世紀大關正在行駛的航道。從而他認識到對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這個「龍頭」的作用,以及那裡提出的不同文化的關係問題、新舊體制的銜接問題、征地農民就業問題等的研究,更緊迫、更重要了。
當然,「鄉寰視野」並不像李白在「靜夜思」一詩中所說的「舉頭望」和「低頭思」那麼容易。經歷了「從小城鎮到開發區」那樣的摸索實踐,可以說,比開發區設想更加宏偉的浦東開發開放,顯然是對費孝通「鄉寰視野」的一次千載難逢之歷練的好時機。面對這個巨大而嚴峻的課題,費孝通交出的初步答卷是:(一)實踐如何使開發者與農民的雙方利益得到共同保障的問題,以及如何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放到一個可靠基礎上的問題;了解被征地農民的苦衷,減輕他們擔心要做的第一件事,至於解決的辦法最終會落實到體制的再創新和發展農村經濟上來。(二)進一步探討浦東新區重點開發與鄉鎮企業的聯動,研究安置征地工就業的「載體」;(三)浦東的創造嘗試,對長江三角洲地區今後的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工農結合以及經濟中心的發展新思路,會產生有價值的經驗;(四)目前的問題是,吸收征地勞動力的單位自己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決其待工人員就業安置的辦法;(五)被征地農民需要一個屬於他們能夠自主的用武之地,為此我們可以從調動鄉鎮企業的積極性開始,即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2000年,費孝通在《社會》雜誌上發表兩篇署名文章。一篇是《我們要對時代變化作出積極有效的反映》,另一篇是《社區自理開篇》。前者是他在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5月在上海大學舉行、由「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社會變遷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言稿;後者則是他對當時一個新問題的最新進展的體會。
一生心繫社會學
《社會》雜誌最後一次刊發費孝通的文章是在2005年最新改版的第一期,題目為《〈中國鄉村考察報告〉總序》。在總序一文中,費孝通清楚地表明他「自己學術研究的方向和動力」(認識中國社會)的「入手」點(從農村調查入手),以及大致回顧了他一生的研究經歷、經驗和方法,最後,仍不忘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他說「1979年春天,我國恢復重建社會學以來,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已基本確立。社會學對社會現實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為各級政府和實際工作部門的決策諮詢提供了一批有益的意見。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應當肯定。自然,我們也自覺地意識到,一百多年來,社會學在中國歷經坎坷,先天不足,後繼乏人,還有不少問題和困難」。
如果我們將費孝通這篇在《社會》雜誌上的絕筆文章,與他本人在將近25年前為《社會》創刊號所撰寫的文章的主旨——奮起重建,從頭開始,紮實打好學科基礎,逐步擴大人才隊伍,為現代化發展及早準備亟需的社會學人才儲備——結合起來看的話,不難發現,他的確時時處處心系著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當我們今天看到中國社會學這棵大樹正在茁壯成長時,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這位中國社會學的泰斗所作的巨大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何迪雅
※郭沫若與汪國垣的詩詞唱和
※如何釋讀這片有關天象的甲骨?金石學家王襄的觀點可信嗎?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