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劉國梁陪7歲女兒奪冠:那個不懂球的胖子,終於懂了生活。

劉國梁陪7歲女兒奪冠:那個不懂球的胖子,終於懂了生活。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口袋哲學


品味讀書


哲學與人生



作者:劉娜


微信公眾號:閑時花開(ID:xsha369)




一個中年人的覺醒,


是從認識到家人重要開始的。




01




7月21日,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的女兒劉宇婕,在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上,奪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冠軍。



賽後的頒獎儀式上,7歲的小宇婕落落大方地全程用英語發表了獲獎感言:



 



我是來自中國的劉宇婕,我要謝謝我的爸爸,他是我人生的榜樣。


 


爸爸在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贏得了奧運會冠軍,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超越他。




我現在7歲,我做到了!」


 


原本抱著雙臂坐在台下的劉國梁,看著獎台上霸氣幽默的女兒,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在喝彩的掌聲稀落之後,依然拍著那雙橫握過球拍也舉起過國旗的大手,傻笑不已。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慨:


 


為人父母最大的驕傲,不過是子女比自己更好。


 


那個在球場上叱吒風雲36年的「不懂球的胖子」,終於成了俯下身子懂得生活的父親。



0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想當年,劉國梁挂帥的中國乒乓球隊,創造了不可複製的奇蹟:




15年

里拿下了

30多項

國際賽事冠軍。




但在中國,一個魔幻而無奈的事實是:多少熱血漢子,難躲派系爭鬥。



 


翻看劉國梁的微博,2017年4月是個分水嶺。


 


之前,這位中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中國乒乓球總教練的統帥,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冠軍於一身的大滿貫得主,微博一片紅,全都是工作:


 


訓練,賽事,隊員,訓話,成績,獎盃……


 


2017年春,一場名為「體育改革」實則「派系博弈」的角逐,暗涌成浪,調兵換將。


 


深感無法躲開風波的劉國梁,在夜不能寐的晚上,罕見地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從2002年26歲到2017年41歲,忙忙碌碌15年主總教練的生涯,每一次大賽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背後付出了多少,又承載了多少,只有跟我在奧運賽場上出生入死的兄弟才懂我啊。


 


夜深人靜也會想,把別人的孩子都培養成了大滿貫,對於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又做了多少呢?




悲愴之下,滿是自責。




果然,是年4月,深受隊員愛戴的劉國梁,先是被奪去男隊主教練的教鞭,同年6月,他又被撤掉兵乓球隊總教練的身份,明升暗降地成為兵乓球協會副主席,也徹底從賽場走到幕後。


 


獲知這一消息的國人,紛紛為他鳴不平。是年6月23日的國際乒聯中國公開賽中,兵乓球隊的小夥子們集體退賽,吶喊留帥:


 



這一刻,我們無心戀戰,只因想念劉國梁。


 


多少師徒情深,多少兄弟情誼,多少憤懣不平,多少眼淚無奈,都在這一句中。


 


但劉國梁,終究是劉國梁。


 


他深知情誼珍貴,他更懂義氣害人。


 


在發了條「一切以大局為重」的微博後,他就從賽場之上漸漸退到生活之中。


 


此後,他依然吃著泡麵盯著電視關注中國乒乓球隊的每場重大賽事,還會穿起球衣握起拳頭咬緊牙關為中國乒乓球事業助力吶喊,但他深切地知道:


 


他,還有他所屬的那個時代,都已一去不復返。




退出賽場後,那個「不懂球的胖子」,成了男人劉國梁和父親劉國梁。




他把微博頭像換成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合照,內容多姿多彩,條條妙趣橫生:



 


音樂,電影,嘉年華,露天燒烤,公益秀場,陪伴兩個孩子學習練球,記錄妻子勤勞付出……




從賽場和讚譽中央退回孩子和愛人身邊的劉國梁,讓人更覺親切:



 


笑到最後的人,不是舞台上永遠戴著王冠的人,而且生活中永遠流露笑容的人。


 


最好的父母,不是頭頂偶像的光環高高在上,而是置身生活深處更加熱愛家人。





03






一個中年人的覺醒,是從意識到家庭重要開始的。



 


我有這樣一個姐姐,5年前,堪稱單位拚命三郎和優秀員工的她,在胃出血後被救護車拉走。


 


之前,她連年是單位的勞模,是學習的標兵,是同事眼中熱心而善良的大姐大,也是領導身邊得力而能幹的女助手。


 


當手術過後,她從重症監護室里醒來,得知自己的胃被切除三分之一後,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錯了,我錯了……我對自己虧欠太久了,我把工作看得太重了,我對家人陪伴得太少了。」


 


當生命的紅燈亮起,當健康的身影隱遁,當病魔叫囂著講一個人摁倒在生死線上,當一切名利和財富如潮水般引退,一個人才會深切地體悟到:


 


在疾病面前,一切歸零;在生死面前,一切渺小。


 


出院之後,這位姐姐定期複查,仍然工作,只是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自己健康和陪伴家人上。


 


朋友圈裡,常見她去遠方旅行的照片;偶爾遇見,也能看到她自信明媚的笑容。


 


去年,熱愛文字的她和70多歲的父親合出了一本書;今年,她又陪兒子收到了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上一周,她通過了癌症患者5年風險期的評估,也逃出了死神一度勒緊她喉嚨的魔爪。


 


那一天,她在微信上發了這樣一條動態:


 


有序而健康的生活,是生命的大自在。



04


人間多少困惑,皆因為了工作弄丟自我。


 


兩個星期前,洛陽35歲女教師攜女自殺的消息,震驚網路,拷問人心。


 


這位和我一樣人到中年的女教師,是一位對教育對學生都非常熱愛的工作狂。


 


她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學生滿懷期待,總是把各項工作做到最好,實至名歸地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但她還是一個母親,有兩個孩子,有一個家庭。


 


當教學的重負和生活的壓力一股腦兒向她襲來時,無分身之術的她,在焦灼和絕望中患上了抑鬱症。


 


她試圖向學校請假求救,獲得喘息的機會。但她賣命了十多年的學校並沒有批准一個忠誠員工的合理訴求。


 


即便如此,為人師者最後的責任心,還是讓她強撐著送走生命中最後一屆畢業生,哪怕懷抱幼小的女兒,常常批改作業到深夜。


 


只是,被工作壓榨得沒有一點生活和自我的日子,如獄般讓人看不到盡頭。




最後,她選擇離開:


 


7月12日,她留下「工作壓力太大,無法忍受」的遺書後,攜女自殺。


 


我想,奪走這位女教師性命是抑鬱症,更是人到中年的恐慌:


 


孩子,扔下工作我養不了你,拿起工作我陪不了你。


 


這,是多少父母崩潰而真實的寫照。


 


但是,如果悲劇能夠改寫,我還是想對那位同齡的教師媽媽說:


 


「親愛的,來生為師者,務必記要懂得:




自己的生活永遠重於工作,自己的孩子永遠重於學生,大不了這工作咱不要了,你和孩子也要好好活著。」


 


因為,體制和工作都是虛妄的,而平和而慈悲的母親,卻是這人間最光榮的角色。



05


這世間最美的風景,是一個人紮根生活深處的淡定和從容。


 


在工作和生活的夾縫中奔走的每一個成年人,記得每天提醒自己:


 


沒有工作是不行的,但僅會工作是萬萬不能的。


 


真正的成年人,是工作時萬分投入,回家後用心守護。很多人之所以活得擰巴,是工作時馬馬虎虎,回家後牢騷爆棚。


 


記住:


 


你必須努力地工作,這不是為了上司的褒獎,而是為了到家後的輕鬆歡暢。


 


與其活在別人的期待里,不如活在自我的感受里。


 


領導說,你應該完成多少業績;同事說,你肯定能創造怎樣奇蹟;朋友說,你努力住到高檔社區。


 


但如果你內心始終有個聲音說:我快撐不下去了。


 


那就停下來,伸出左手握握右手,由衷地對自己說:

平凡一點沒關係,只要你在做自己。


 


記住:


 


這世上成功的人很多,但真實的人很少。你沒必要為了成為別人,弄丟了自己。


 


相比迷戀體制和名利,你更需要的是善待孩子和愛人。


 


那個功勛卓越的老模範,病倒後漸漸無人提及了;那個兢兢業業的老黃牛,猝死後漸漸被人遺忘了;那個以單位為家的人,犯錯後成了單位的外人;那個把工作放在首位的精英,患癌後開始回歸家庭……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天天上演。


 


記住:


 


這世上最大的虧欠,就是你一直忽略的家人,在樹倒猢猻散後成了你唯一的陪伴。




06


最後,為所有看到這篇文字的讀者,送上這麼一句話:


 


如果你覺得自己正處於糟糕的中央,沒有別的原因。




唯一的真相是,忙亂之中,你偏離了生活本來的航向。






作者簡介:


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問鼎晚報界最高獎,書寫情感文500篇。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死磕也柔情的傻大妞「。



向你推薦一個老闆公眾號


↓↓↓


老闆智慧


大老闆智慧分享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讀文摘 的精彩文章:

最長久的感情,是真心換真心
致單戀:你可以膽小,但千萬不要卑微

TAG:優讀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