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湖夢尋》的歷史地理價值探析

《西湖夢尋》的歷史地理價值探析

原標題:《西湖夢尋》的歷史地理價值探析


晚明時期,隨著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的繁榮以及科舉制的發展,知識分子群體不斷擴大,張岱是其中極具影響力的一位,其晚年創作的小品文集《西湖夢尋》一直為後世稱頌。這本書在體例和內容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每景首為小序,而雜采古今詩文列於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其體例全仿劉侗《帝京景物略》,其詩文亦全沿公安、竟陵之派。」


近年來,隨著張岱散文《湖心亭看雪》的迅速走紅,其作品越來越受關注,基於此,學界對張岱及其作品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研究,或從張岱作品的文學價值人手,或從張岱散文的精神意蘊分析,豐富了張岱研究的思路,為了解張岱提供了不少資料。但在眾多研究中,張岱作品所涉及的除了文學和藝術以外的方面一直未能引起注意,研究者寥寥,基於這種狀況,本文將從歷史地理學角度出發,以《西湖夢尋》為切人點,分析張岱作品中的歷史地理價值。

一、張岱及其《西湖夢尋》


張岱(1597—?)生於晚明,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初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張岱生於山陰(今浙江紹興),但因其祖籍四川綿竹,故常自稱「蜀人」。張岱家世極為顯赫,其遠祖可以追溯至唐代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南宋重臣張浚也系出其門,其高祖張天復於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及第,後官至雲南按察副使,有《皇輿考》、《鳴玉堂稿》。曾祖父張元忭於隆慶五年(1571年)高中狀元,授翰林編修,後官至翰林院侍讀,經筵講官等職,有《紹興府志》、《雲門志略》、葉翰林諸書選粹》、《不二齋文選》。祖父張汝霖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起官至廣西布政司參議,有《易經澹窩因指》、《四書荷珠錄》、《郊居雜記》。父親張耀芳,副榜出身,為魯藩右長史。


在這樣一個詩書世家成長起來的張岱,深受家庭氛圍的影響,自幼便顯露出過人的才氣。曾有記載,其「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余至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為錢塘遊客,對大父曰:『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曰:『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余應曰:『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眉公大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冶少時的張岱興趣廣泛,所尚皆為明清時期貴介公子之愛,「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然而這樣優渥閑適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改朝換代帶來的巨變,也使張岱的生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順治三年(1646年),紹興淪陷,此時張岱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雖然不是朝堂之人,但其文人氣節使其不願臣服新朝,只好攜家眷「避跡山居」,此後,遍識人間富貴的紈絝子弟張岱的生活突然陷人赤貧,「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斷炊。」眼前的困窘常常勾起張岱對往事的回憶,尤其是曾經居住過的西湖,「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人吾夢中。」《西湖夢尋》即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書中所及,無不寄託作者的黍離之思。


作為張岱小品文集的代表作,《西湖夢尋》鮮明地體現了晚明小品文的特點,雖然篇幅短小,內容也較為日常,但風格清新,文筆流暢,文字輕鬆隨意而又極其考究,無論是寫景抒情或記人記事都能娓娓道來,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全書共五卷,七十二則,圍繞杭州西湖展開,雖只寫西湖一地,但所及包括西湖早期的開發形成,中期的鼎盛以及盛極之衰,體例與歷代「西湖志」略同。以「西湖總記」為引,按照總記、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間順序,依次對杭州一帶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賢祭祠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不僅保留了明清之際西湖一帶的自然風光及文化風貌,對於江南士人文化也有所反映,同時也體現了張岱個人的文化信仰,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區域歷史地理的寶貴資料,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二、《西湖夢尋》的內容及其歷史地理價值


宋元以後,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東移南遷,江南的文化事業也得到發展,尤其是南宋定都臨安之後,風光秀麗的杭州成為更多文人的棲息地,於是除了詩詞,各類記錄杭州的文集也不斷湧現,如記載南宋都城市民文化生活及遊藝活動的《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杭州景緻的《都城紀勝》、吳自牧所著追憶南宋時都城風貌的作品《夢粱錄》以及周密所著與之背景相似的《武林舊事》等,及至明代,田汝成所著《西湖遊覽志》及《西湖遊覽志余》也曾廣為流傳。因此張岱在寫作《西湖夢尋》時,可以參考的史料非常豐富,故書中內容有許多對前人尤其是 《西湖遊覽志》的直接徵引,張則桐先生甚至提出院「《西湖夢尋》的直接源頭就是《西湖遊覽志》和《帝京景物略》」。除此,張岱在記述中,還收錄了許多其他文人所寫有關西湖的詩詞文章,如開篇《西湖總記.明聖二湖》後收錄蘇軾、歐陽修、袁宏道、陳子昂等人相關「西湖詩」共計十五首。這些詩詞的收錄使全書有關西湖的記載更加全面,也增添了此書的學術價值,王雨謙在為其作序時評價道:「有《夢尋》一書而使舊日之西湖於紙上活現,則張陶庵之有功於西湖,斷不在米海岳、張茂先之下哉。」總的來說,該書是當今學界研究明清時期江南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史料,系研究杭州西湖一帶區域歷史地理不可多得的地方史料。


(一)涉及的歷史自然地理


《西湖夢尋》在記述中,對西湖一帶的自然環境做了全面而詳細的介紹,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之際西湖一帶的自然文化風貌。書中有許多描寫明後期西湖風光的作品,如《飛來峰》一篇,不僅記述飛來峰「稜層剔透,嵌空玲瓏」的奇景,也描寫與飛來峰有關的傳說和軼事;《冷月泉》則寫盡西湖喧囂之後山月之清雅幽寂;《柳洲亭》一篇,自宋初記起,憶往日之繁盛,感今時之殘破,今昔對比,對於研究西湖變遷頗有價值;《湖心亭小記》所言「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則能為研究明清時江南地區的氣候提供史料。且全書雖只有七十二則,但所記遠遠不止七十二景,如《玉蓮亭》一則,以「白樂天守杭州」開篇,所言皆為白居易在此地的政績,直至過半也未曾出現有關「玉蓮亭」的記載,而僅僅以一句「亭臨湖岸,多種青蓮,以象公之潔白。」將此亭一筆帶過,之後「右折而北」開始記述纜舟亭,行文數語,又「東去為玉鳧園」,之後所記皆為玉鳧園之景。又如《紫雲洞》篇,前半部分描寫紫雲洞中怪石嶙峋,賈似道疏剔建庵、以石為門的景象,後半部分則記述紫雲洞旁的金鼓洞、白沙泉之景。像這樣的篇章還有很多,可以說,張岱在記述中,並不是呆板地為每一景緻作文,而是按其內在的關聯性,系統地為整個西湖地區作記。


(二)涉及的歷史文化地理

《西湖夢尋》中涉及了歷史文化地理的多個方面, 首先是對江南地區的民俗風情有所描摩,記載了大量明清時杭州西湖一帶的文化特點、風俗習俗。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商業文化高度發達,甚至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因此當地的市民文化也受到影響,比如隨之形成的「起於花朝,盡於端午」的西湖香市。據《昭慶寺》記載院「春時有香市,與南海、天竺、山東香客及鄉村婦女兒童,往來交易,人聲嘈雜,舌敝耳聾,抵夏方止。」這樣場面盛大、物品繁雜、歷時較久、參與人數眾多的市會,足以反映出杭州西湖商品經濟的發達和市民文化的發展。與此同時,西湖地區的旅遊文化也得到發展,一時間,外出遊玩蔚然成風,各色人等匯聚西湖,尤其是在節日,比如二月的蘇堤勝會「城中括羊角燈、紗燈幾萬盞,遍掛桃柳樹上,下以紅氈鋪地,冶童名妓,縱飲高歌。夜來萬蠟齊燒,光明如晝。湖中遙望堤上萬蠟,湖影倍之。簫管笙歌,沉沉昧旦。」當這種奢靡華麗的場面傳至京師甚至導致了「太守鐫級」(意指太守受到降級處分--- 編者注)的後果。中元節的西湖也同樣遊人如織,賞月之人遍布西湖各個角落。「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人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人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以至於「杭人游湖,已出酉歸,避月如避仇。」可見當時西湖雖然遊客眾多,但其主體人群並非杭州本地人,這也說明明清時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地區的市民文化形成影響。


其次,《西湖夢尋》中還運用了大量筆墨描繪了西湖一帶的寺廟以及與之相關的宗教文化,對於江南地區尤其是西湖一帶的宗教地理研究頗為重要。佛教自東漢傳人我國,漸漸和中國本土的儒家思想及道教相融合,並在唐宋時盛極一時,西湖一帶佛家名勝眾多,據《西湖遊覽志余》載院「杭州內外及湖山之間,唐已前為三百六十寺,及錢氏立國,宋朝南渡,增為四百八十寺,海內都會,未有加於此者也。」張岱在經歷國破家亡之後,愈發相信佛家所言「因果論」,認為自己晚年生活的貧困皆因青年時代揮霍縱容自己的性情,耽於享樂所致,因此對於西湖一帶的名寺古剎作了許多介紹,卷一共十一篇,描寫佛家廟宇的就有六篇之多。並且除了記載靈隱寺、昭慶寺、法相寺、梵天寺、勝果寺等名寺,張岱對於諸如瑪瑙寺、高麗寺等香客相對較少的寺廟也做了記載,全面介紹了西湖一帶廟宇建築的歷史沿革及保存情況。此外,《西湖夢尋》中還記載了不少關於寺廟的奇聞異事,如《凈慈寺》篇,不僅講述濟顛和尚募緣修殿這一頗具神異色彩的故事,也記述建文帝隱遁於此的傳說;《靈芝寺》中講述了宋高宗為康王時,在遭遇「避金兵,走巨鹿,馬斃,冒雨獨行,路值三岐,莫知所往」的困境時,得到崔府君祠中的泥馬所化的神馬庇護,得以擺脫險境的故事。這些傳奇故事雖與寺廟有關,但頗具神話色彩,與佛教原本教義中的四詩、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其實是有區別的,這反映了明朝後期江南地區佛教帶有的本土化、世俗化傾向。


此外,《西湖夢尋》還突出表現了江南地區尤其是西湖一帶的名士文化,有利於推進明清時江南地區士人文化的研究。張岱出身望族,前半生所接觸和結交的也多為名士,因此《西湖夢尋》中記錄了不少歷朝歷代江南名士之逸聞軼事。如《醉白樓》篇,記白居易為醉白樓題名之事,這件事在其他書籍中未見收錄,張岱文中所提及的野客趙羽也未見記載,因此張岱此文愈見珍貴;《孤山》則專為林逋作傳,記錄這位西湖三賢中鮮少被人提及的隱士梅妻鶴子的清雅閑逸。與唐宋時士人崇尚天然樸素的曠達不同,明代江南地區的士人顯然也受到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開始追求精緻、享受奢華,《青蓮山房》及《包衙庄》中所記張岱祖父的朋友包涵所即是典型代表。包氏營造山房、創立樓船皆精巧富貴而又不媚俗,使人流連。除了對文化名人的記載,張岱還用大量篇幅記載了與西湖相關的忠臣義士,如《岳王墳》詳細記錄了忠臣岳飛被奸臣誣陷慘死的史實;《於墳》中高度讚頌了明代忠臣于謙在國家多難之時,不惜死亦不惜名的忠義之舉。這些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記敘也是張岱個人情緒的流露,體現了其作為士人對儒家文化中忠孝節義的堅守。


三、總結


中國古代文獻中包括不少歷史地理文獻,「就其卓越之處而言,繼承、總結了前人的成果,並有發展、創新」。首先是《一統志》以及各地編修的地方通志,其次,隨著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的發展,市民階層興起,知識分子的隊伍不斷擴大,因此,出現了許多私人著史。尤其是晚明出現的實學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士大夫,這些士人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著書立說,力圖發揮史學資治、教化和存實的功能。同時,明代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旅遊考察逐漸成為官僚、士大夫群體的一種風尚,因此出現了以《徐霞客遊記》、《五嶽游草》、《廣遊記》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遊記作品,以及以《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松窗夢語》等為代表的隨筆文集。這些作品多以作者親身遊歷的地區為描寫對象,記載真實,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獻價值,極大地豐富了明清時期的歷史地理文獻。因此,研究明清時期的歷史地理,除了要重視傳統的官修史料,對於民間私人著史以及遊記、文集等史料也要予以關注。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責任編輯:江民】


本文選自:《江南論壇》2017年10期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聚落地理研究綜述
唐代河西邊塞詩歌歷史地理背景論

TAG: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