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融創,多收了三五斗

融創,多收了三五斗




8月31日,融創中國

(1918.HK)

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



業績發布後,孫宏斌對媒體說「

我們是安全第一,這一兩年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未來保持現在的規模難度不大,但增長也很難。




融創2018年H1的財報數據很靚麗:

合同銷售金額1915億、同比增長約76%;營收466億、同比增長約215.3%;毛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251%;凈利潤67.8億、同比增長297%。




過往12個月

(2017年H2+2018年H1)

,融創凈利潤達165億。1132億港元市值對應的市盈率僅為6倍。故此孫宏斌給出「買房子不如買融創股票」的建議。




「多收了三五斗」的財報發布後,投資人並沒有買賬,融創股價仍是不溫不火。




正如孫宏斌所說,融創目前主要問題是安全、而且「增長很難」。高風險、低增長,投資人為什麼要買融創股票?再說恆大的市盈率比融創還要低!




強弩之末


 


2007年被迫賤賣順馳之後,孫宏斌全力經營融創。此時中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紅利期」已過,但孫宏斌卻率領融創奇蹟般地急起直追:2011年,融創合同銷售金額居行業第18位;2012年升至第12位、2014年突入前10、2016年位列第7;2017年,合同銷售金額3620億元,同比增長140%,行業排名第4。


 


進入2018年,融創終於慢了下來。上半年合同銷售金額1915.3億,同比增速降至76%,僅為2017年的一半。


 



                                             


恆大、碧桂園、融創是中國房地產領域最激進開發商,近些年都在蒙眼狂奔。



2016年恆大以3734億合同銷售金額拔得頭等。2017年碧桂園以5508億元超越恆大,這一年融創也很猛,3620億合同銷售額相當於碧桂園的66%。但2018年H1又回落到碧桂園的46%。


 





狂奔十年,融創已是強弩之末。儘管碧桂園日子也很不好過,但融創合同銷售金額只有碧桂園的一半,想要超越談何容易。


 


別人家的營收


 

雖然2017年融創合同銷售金額達到碧桂園的66%,但營收相當於碧桂園的29%。


 






房地產公司結轉營收有很大的自由度。假如一個項目預計銷售20億,2016年賣了一半,到手的10個億可按「客戶預付」或「合同負債」的名目歸為「流動負債」,待項目售罄再將20個億結轉為營收。如果2016年就想結轉這10個億也很容易:把項目分為一期、二期;一期於2016年銷售完畢,10億銷售收入被確認為本年營收。




所以房地產公司確認為2017年營收的款項即包含2017年的合同銷售收入,也一定會有來自2016年收入,還會有2015年甚至更早年的收入。錢已到手,想什麼時候結轉為收入都「有道理」。




「營收/合同銷售金額」可以被稱為「名義結轉率」。分母是本年合同銷售收入,分子來自本年及往年合同銷售收入。打個不嚴謹的比方,營收是交給老婆的工資,合同銷售金額是他的實際收入。多數情況下兩者的比值小於1。但也有例外,比如事業不順,收入下降,為面子拿「私房錢」加上實際工資交給老婆。碧桂園名義結轉率就曾高於100%。



上市的房地產公司為讓財報好看,傾向於盡可能多結轉,但是要留「地步」。假如來年銷售收入增速不理想,可以提高結轉率、讓營收保持漂亮的增長曲線,本質上是用往年的收入來扮靚本年業績。




合同銷售金額反應企業經營上的進取精神,名義結轉率則反應其在財務上的激進程度。比如萬科名義結轉率從未高過80%,2017年只有46%;2016年碧桂園名義結轉率為95%;2017年,恆大名義結轉只有62%,2018年H1一下衝到99%。


 





別人家的營收達到合同銷售金額的99%,為什麼融創只有24%?


 


如今投資人看中top line(營收)勝於bottom line(凈利潤),融創不是不想多結轉,而是另有原因。

 


花架子


 


融創的名義結轉率低得離譜,2017年合同銷售金額3620億、營收659億,名義結轉率僅為18%。


 


或許因為融創合同銷售額增長太快?


 


比如2016年融創合同銷售額超過1500億,同比增長121%。假如該財年353億營收全部結轉自2015年的合同銷售額,等於結轉了51.8%。但2016年碧桂園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20%,名義結轉率仍然高達68%。所以,高速增長不能圓滿解釋融創結轉率為什麼只有18%、24%。

 


真正的原因是融創體系里聯營、合營公司佔比較多,而只有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才能「並表」。




聯營模式下,融創持股不足50%,不當家、不做主; 合營模式下,融創持股達到50%,但也是「當家不做主」。








2017年,聯營/合營企業銷售收入1404.7億元,相當於融創的213%。融創只能將「親自」完成的597.5億確認為營收,聯營/合營企業一千多億不能併入。







2018年H1,聯營/合營企業的收入沒有披露,只根據權益法確認了11.1億元的投資收入。


 


為取得「投資收益」,融創付出代價不小。2017年末,聯營/合營公司賬麵價值

(按成本入賬再逐年攤銷)

分別263億和323億,合計586億、相當於凈資產的96.7%。2018年,聯營/合營公司賬麵價值達到621億

(相當於凈資產的97.8%)

,半年收益11.1億,年化收益率3.58%,還不如存銀行。




融創投資眾多的聯營/合營公司,資產收益率卻如此低下,圖什麼?

不過是為了讓合約銷售金額大增,撐起「行業排名第四」花架子。


 


四種負債率「爭奇鬥豔」


 


披露資產負債率為的是幫投資人評估債務風險,而不是相反。




融創一向不願「老老實實」地披露資產負債率和凈資產負債,盡揀些奇奇怪怪的「負債率」讓投資人一頭霧水。




2018年中報稱:

有息負債餘額較去年年底減少約95億元,凈有息負債率下降9.5個百分點。

聽起來讓人寬心,而且只說降了9.5個百分點,到底是百分之多少,普通投資者能算出來嗎?




房地產企業普遍負債率較高,但融創和碧桂園高得離譜。


 


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融創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為6699億和6064億,資產負債率為90.5%。


 






2018年二季度末,融創凈資產負債率達954%,僅次於「亢龍有悔」的碧桂園!








2017年報,融創披露的是一個掩耳盜鈴的「資產負債比率」。分母是總資產,資產負債表裡最大的那個數,分子是計息借貸減現金、再減受限制現金。分母不能再大、分子無法再小。用龐大的總資產證明家底兒雄厚,但90%的資產是借來的,談何「雄厚」?


 


2017年末, 融創資產負債率90.3%,凈資產負債率928%,資產負債比率僅為19.7%。




「資產負債比率」不僅數值小得讓人產生「企業債務負擔不重」的幻覺,更離譜的是會出現負債越高數值越低的奇景。




比如2018年二季度末,融創資產負債比率為18.3%,總資產為6699億。假如再從銀行貸款3301萬億。在拿到這筆貸款的時點,由於錢還沒有花出去,都是賬面現金,做分子「有息負債凈值」還是1226億,做分母的總資產達到1萬億,資產負債比率降至12.26%!




融創披露這樣的負債率居心何在?




2018年中報披露的又是「凈有息負債率」,分子是有息負債、分母是凈資產。


 






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尾,融創長期借貸、短期借貸餘額分別為1345億和753億,這2098億的確是「最不敢不還的」,

賈躍亭也得把這種錢還了才能出境




至於欠供應商、欠員工的就顧不到了,反正也「不礙事」。但融創要把大陸的生意做下去,除了欠金融機構的2000多億要還,欠供應商的759億也要還,欠關聯公司的935億要還,預收用戶1724億購房款,要把房子蓋好按期交付。




」凈有息負債率「的問題是以偏概全,既然披露了以凈資產為分母以有息負債為分子的「凈有息負債率」,至少還應披露以應付賬款為分子的「凈應付賬款負債率」、以合同負債為分子的「凈合同負債率」,才能讓投資者了解融創在凈資產上加了多大的槓桿,其實看一眼凈資產負債率就知道所有槓桿的總和是9.54倍。


 


盛宴過後


 


孫宏斌是房地產老兵、融創卻是後起之秀,2015年之前沒有能力囤地,基本上只有在建工程沒有土地儲備。


 


2016年報,融創終於披露了7291萬平米土地儲備

(相當一部分是聯營/合營公司的儲備)


 


2017年,融創新增土地儲備6764萬平米,年末土儲總面積1.42億平米。加上意向參與的舊城改造項目,土儲總面積達2.18億平米。








2017年融創暴富是因為鯨吞了萬達的13個文旅項目,一舉獲得5897萬平米土地儲備。其中可售面積4973萬平米、自持面積927萬平米。




真是一場盛宴!







虎嗅當時推算可售部分銷售額達6358億,毛利潤超過1600億,足以彌補投到樂視血本無歸的168億。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

融創沒有福分「消化」這餐盛宴。




根據新傳出的消息,濟南項目後續用地出了問題,海口項目整個被取消。當地政府看中的是萬達的品牌,選擇的合作者是當時的中國首富。孫宏斌能買下項目卻未必能買到地方政府的認可。




融創有能力經營好這些巨型文旅項目嗎?會不會賣了房就跑路?各地政府會重新評估相關事宜,已經開工的項目可能縮水,即不提供二期、三期用地;未開工項目甚至會被「連根拔起」。





#融創千億市值,其實名不複製。即刻掃描下方二維碼,閱讀Eastland在虎嗅精選開設的專欄《財報透露的真相》之

《孫宏斌帶領融創躋身「千億地產商」的內幕,都在財報里了》


讀懂財報,就拿到了通向真實商業世界的通行證,擁有了跟專業投資人一樣的方法論和視角,就能避免被滿嘴跑火車的CEO忽悠


 





 虎Cares 




這麼大的太陽,每天上班還要生一堆悶氣


誰不需要一個「職場保命利器」


懟天懟地懟到戲精昏過去


穿上這件「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


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網 的精彩文章:

一家國產狗糧公司的快速上位之路
中國經濟十強城市20年之變局

TAG:虎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