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何以把葉公超比秦檜: 狂狷之士的軟禁生涯與悲情

蔣介石何以把葉公超比秦檜: 狂狷之士的軟禁生涯與悲情

原標題:蔣介石何以把葉公超比秦檜: 狂狷之士的軟禁生涯與悲情


葉公超英文造詣極佳,前半生投身文學,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後半生出仕官場,為蔣介石折衝外交。外界雖評價不一,但一如朱自清說他「喜怒無常、狂狷耿介」;從葉公超畢生不改恃才傲物、見大人而藐之的作風看來,的確是評。


葉公超最令人難解的際遇,就是在政涯最高點被蔣自美召回述職,並由炙手可熱的駐美大使下放為政務委員,閑散20年。外界長期以來均以蔣介石不滿國府未能阻擋外蒙入聯,有辱國家顏面而遷怒第一線的葉公超,為此負責下台。



葉公超

殊不知,蔣介石對外高喊「漢賊不兩立」,但私下早就不阻擋外蒙入聯案而與美方達成默契,換取肯尼迪政府對「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實質支持,葉公超去職,實與蔣介石對他的猜忌與憤恨有關。卻意外讓外界真以為蔣介石對美如此強硬,等於幫蔣背了一輩子黑鍋。


綜觀葉公超的宿命,蔣介石之所以出重手,非去之而後快;其原因不外乎出言犯上,為美買辦,最後則是領導層內部微妙的接班風暴,讓這位喜怒無常、恃才傲物的才子型人物書空咄咄,落得憔悴下場。


【一】


其實,葉公超見大人而藐之的做派早就聲名在外,在他眼中,美國總統肯尼迪不過是名花花公子;連對他頗為禮遇的陳誠都曾因口角互生嫌隙。伴君如伴虎,何況作風老派的蔣介石?



偏偏葉公超的才氣又讓他在外交折衝屢建奇功。特別在當局風雨飄搖的五零年代,他出任外交部長,先後簽訂對日和約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接著於1958年出使美國,好為老蔣穩住最重要友邦及聯合國席次攻防,可以說,老蔣當時對葉公超頗為倚重,更是台美間最重要官方橋樑,也深獲美國政界好評。


直至1961年,美國同意讓已宣布獨立的外蒙入聯,卻面臨台灣反彈,蔣介石對外均宣稱不會屈服壓力,不惜在安理會動用否決權以阻止外蒙入會,「寧可玉碎、不以瓦全」;美國務院則放話老蔣如執意否決,將造成「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果。雙方針鋒相對,外交陷入僵局。葉公超居中協調,責任吃重。


1961年10月,葉公超因此案奉召返國述職,連他自己都認為僅是官樣文章,去去就回,沒想到就此被「自行請辭」。外界不解之餘,因此把蔣介石不滿外蒙古加入聯合國案當作導火線,認為葉公超以此獲罪於上。直到近期,越來越多關於蔣介石私人記述曝光,才知道葉公超得罪老蔣已非三尺之寒。


特別天高皇帝遠,葉公超赴美後脾氣從不收斂,反而越罵越凶,不時對蔣介石失了恭謹,早就被人私下盯上。1961年4月,時任「駐美大使館」文化參事曹文彥將葉的言行彙整為600多字密件傳回台北,指控葉公超不但瞧不起蔣介石,甚至用英語說過「ChangKaiShekisnobody—adog!」這些話,語多不敬;甚至稱「在美國,沒有人全心擁護這政府」;成了蔣、葉關係惡化的最後一根稻草。


蔣介石知情後怒不可遏,甚至私下秘密召見曹文彥了解詳情。才在5月間日記直斥葉公超,「其對我之污辱,其愚昧狂妄至此,殊出意外」;之後更屢以「葉逆」、「葉奸」視之,稱他「言行可惡,其媚外成性,尤為可慮」;「秦檜、張邦昌不是過也」。葉公超的命運軌跡就此往谷底猛墜。


【二】


葉公超獲罪於上的第二點,就是被蔣介石視為美國買辦,「借外力以自重,對內欺詐恫嚇」。其實,蔣介石長年得利於美國甚多,但他始終對美國干預內政的作法抱持高度戒心,49年之際,美國公開宣布放棄國民黨、並將丟失大陸責任歸咎於他,動輒對蔣政權打壓、牽制的作法,更讓蔣介石深感痛恨又莫可奈何。


偏偏友美的知識分子、開明派人士或與外交官,向來對蔣語多譏諷,讓老蔣深感掣肘。影響所及,凡與美國關係友好人士,蔣介石私下評價都不高,從胡適到葉公超,從吳國禎到孫立人,都因此飽受老蔣惡言相向。而他這種越依賴美國,卻又對親美人士刻意鄙視、打壓,動輒將其視為「買辦」的作法,絕非個案。



蔣介石和胡適


拿胡適來說,由於他駐美期間沒法打進上層政經結構,或為蔣介石爭取大批金錢或軍事援助,被宋子文取代不說,還被老蔣酸了一頓,稱胡適是「官僚與政客」,「無膽、無能而不願為國家略費心神」。甚至「對國家與戰事毫無貢獻」,「借外國勢力,以固其地位,損害國家威信亦在所不惜」,真的是字字誅心。


葉公超也不外如是,蔣介石決意撤換葉公超前,還在日記寫下,「應切實戒備,如我略有弱點予以可乘之隙,則其推波助瀾出賣國家,成為吳逆(吳國楨)第二,乃意中事」。原來當年吳國禎與兩蔣鬧翻後,請辭赴美休養,因不滿國府抹黑他貪污、侵吞公款,不惜惡言相向,甚至召開記者會痛斥老蔣想要「家天下」,還稱他在台曾遭特務暗殺未果,搞得國民黨灰頭土臉。


換言之,蔣介石不會讓對外關係一樣靈光的葉公超再有同樣的機會,喬治葉回台後被軟禁、出入不得自由的命運可說此時就已底定了。


偏偏此時,為要求台灣同意外蒙入聯,美國轉向葉公超施壓,再三要求說服老蔣放棄使用否決權。葉公超不明就裡,屢向台北反映美國強硬立場,甚至提醒美方可能因此終止美援,以示問題嚴重性;更讓蔣介石勃然大怒,認為葉公超直通白宮,與美國一鼻孔出氣來要脅他,助陣吶喊,態度猶疑。


尤其葉公超在美國壓力下,對蔣介石要求他提出嚴正抗議等指示,認為徒增美國之怒而未處理,讓蔣介石的積怨一次爆發。先在日記批評他「對政府不斷侮辱」;且對美軟弱,無視國府方針,系「賣國漢奸之所為」,「此奸不除,必為國患」。


只是因時機敏感,加上陳誠力保,才讓老蔣被迫隱忍,未在第一時間處分葉公超,而讓葉繼續與白宮磋商。只是連葉公超也想不到的是,立場過硬的蔣介石早已透過蔣經國建立祕密管道與肯尼迪直接聯繫,磋商蒙古入聯因應方略;老蔣甚至提出「雙重否決」的交換構想,就是當局不否決蒙古入聯,以交換肯尼迪公開聲明,美國政府願在未來不惜動用否決權以阻止中國入聯。


相較於兩蔣檯面下的大動作,葉公超自美傳回訊息只空洞地提及肯尼迪將公開反對中國入聯;再次把蔣介石私下磋商白宮「雙重否決」承諾晾在一旁,也未要求形諸文字,怒不可遏的蔣介石因此下了重手。


他隨即以葉公超留美「不惟無助於交涉,只有妨礙交涉,以其自定政策壓制政府,獻媚於外」為由,要求病中休養的陳誠「電葉回國述職」,「亦示美以決絕之意」。陳誠因而連發兩密電,讓葉公超突如其來地返台述職;並無預警地被「請辭」。


老蔣對親英美知識分子猜疑如此深,也難怪他在日記直言,「十年來,更覺文人之無德妄為,毫無國家觀念之可痛。而留美之文化買辦,凡長於洋語者,無不以一等奴隸自居為得意,可悲極矣。應切記」。足見其內心深處的憤怒與不滿。


【三】


但蔣介石指責葉公超企圖矇混過關,為「欺上賣國之慣行」,倒是其來有自。



葉公超

原來1958年金門炮戰,美國務卿杜勒斯訪台並與蔣簽署聯合公報。美國除迫使老蔣縮減金馬駐軍,更在公報第6條寫明,「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恢復大陸人民自由乃其神聖使命,並相信此一使命基礎建立在中國人民之人心,達成此一使命主要途徑,為實現孫中山先生之三民主義,而非憑藉武力(nottheuseofforce)」。


由於此條似暗示蔣介石同意放棄武力反攻,與當局立場差異太大,大老們立即要求在場翻譯的葉公超以紙條代轉其嚴重性,但最終當場未再有任何改動。老蔣雖事後緊急召見葉公超,要求他對外澄清聯合公報非承諾放棄武力,更未提及任何放棄武力反攻大陸的說法。私底下卻對葉深感不滿,認為葉公超為討好美國居中玩了手腳;因此這次協調又似有為美避重就輕之嫌。


同樣地,深受英美教育與基本價值觀影響的葉公超,為官之道也太不靈光。例如1959年,蔣介石在台統治面臨憲法規定不得三連任的爭議;怎麼讓蔣繼續幹下去,又不動到根本大法的憲法,成了棘手難題。


當時以《自由中國》為主的民主派人士紛紛反對老蔣三連任;身兼副總統、行政院長的陳誠更蓄勢待發,被視為接班人選,備受許多開明派學者期待。蔣介石除了要擺平內部,還要顧及國際觀瞻與美國反應,可說傷透腦筋。


偏巧蔣介石委由黃少谷透過葉公超探試美國口風。沒想到葉公超來了篇義正言辭的諫表,從美國政壇、知識分子將質疑獨裁統治,到不符合西方尊重憲法為民主政治基本條件,洋洋洒洒;殊未料蔣介石焦頭爛額之際,是期盼他多做關係,爭取美方對三連任支持,何須他的逆耳忠言,更何況陳誠接班因素也正在發酵?


是以,蔣介石日後多次將葉公超以「內奸」視之,還抱怨陳誠挺葉,「不明善惡,不分忠奸」,恐怕也是意有所指。



葉公超(左)


不過老蔣最終還是考量「國內外關係」而未嚴厲處罰;但葉公超被長期禁足,形同被困在這小島上,只能以詩文書畫自娛。如葉的老友費正清所說,「他外出時,秘密警察跟蹤他;他住院了,蔣經國卻蒞臨探望—真是對天才最為稀奇古怪的愚弄」。直到老蔣過世,國民黨的監控才日漸放鬆。

最終,孤傲狷介葉公超在台悄悄走完了他的悲情人生。他病中也不免自嘆,自己「一輩子脾氣大,吃的也是這個虧,卻改不過來」。或正應了台靜農的那闕悼詞,「詩酒豪情,風流頓覺蓬山遠;浮生悲劇,病榻忽興春夢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擁有核武器?
抗日戰爭期間葉挺率領的部隊為什麼叫做「新四軍」?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