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玉」與「道」有怎樣的關係?

「玉」與「道」有怎樣的關係?

關於「玉」與「道」的關係,可以追溯到「玉」與「巫」的關係。

《山海經》書影(資料圖)

古典《山海經》中介紹說:巫是早期人類社會中聰敏而又有智慧的少數群體,她(他)們統治著野蠻的史前民族部落或社會。

「巫」賦予玉以「神物」的特性,使玉與一般的物質有了區別,同時,「巫」並把神玉雕琢成玉神器以「事神」,以期與天界神靈溝通。什麼是「巫」呢?

《國語·楚語》中說:「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這說明了在遠古時期,能夠事神、有祭祀特權的人,男子稱為覡(xí),女子則稱為巫。

巫覡在祭祀占卜中創造了中國最早的文字(資料圖)

就「巫」與「玉」,「巫」與「神」的關係,我們能通過大量出土實物加以佐證。這些不同形狀、大小的玉器表現了不同的圖像,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大都和遠古之時的祈禱、祭祀或神靈有關。

玉器上面所刻畫的內容,也多以早期道教崇拜的四像(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靈獸、祥雲以及符讖(chèn)、卜辭等隱語秘文為主。

商王武丁玉刀(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故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教授說:「史前社會玉器往往由巫覡設計、雕琢並以器事神,從而推動了玉文化的第一個高潮的出現和形成,巫玉光輝普照大地,又為王玉之源泉、瑞器之根本,從而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第一塊基石」。

就當時巫覡對玉器的作用,楊教授認為:「巫覡將玉解釋為神物,是有神靈之物,用於通神的媒介、事神的享物。

將玉用作器物,提高到神器的崇高地位,掀起了長達數千年之久的玉崇拜,琢制了不少玉神器,將玉文化推向宗教的神學的第一高峰。」

「這維繫了血緣、地緣的群體,使之成長壯大,凝聚起來成為一個團結有序的社會集團,戰天鬥地,雄踞四方,走過了巫神統治的時代,迎接了文明時代的到來。」

玉璧(資料圖)

就巫覡對社會的作用而言,楊教授認為:「從發展進化的觀點來看,巫覡率領先民走的是一條曲折而艱難的道路,但這是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

可知他們並非一群等閑之輩,反之,他們都是才華橫溢、聰明過人的一批智者和精英,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為華夏文明鋪墊下第一塊奠基石。」

每一個時期,所反映的文化氣息是不盡相同的,玉文化也是如此。從工藝、技術、雕刻手法、形狀、功能都留下了時代特色、時代烙印。

就宗教而言,歷代因崇拜的對象不同,在特定的時期、階段,所表現在「玉」器之上的圖像、圖案,以及崇拜目的也不同。

如崇拜「巫」時期,反映巫和覡的頭面像、儺面像就主要體現在紅山、大溪、凌家灘、良渚、石家河等史前玉文化產區。

玉面具(荊州博物館藏)

其代表性的是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邊璋上的陰線刻巫覡祭山圖;紅山文化牛河梁16號地點出土的玉巫覡像;大溪文化的玉巫面像、凌家灘出土的玉覡像;良渚文化的巫騎獸儺舞事神圖;石家河文化的巫覡神面像等等。

而在良渚文化區3號墓出土了24件玉璧,出土時分置頭前腳後各十餘件,一部分壓在頭腳之下。其中製作最精的兩件放在胸腹之上,放在腹部的一件最大。

由此而知,當時的玉壁絕不是一般的裝飾品,而是具有祭祀、避邪、聖潔、吉祥等特殊意義的玉神器物。

到了唐代,就以玉祭神、祭祖方面就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如唐玄宗頒詔明令:「禮神以玉取其精潔溫潤,今有司並用琚(jū)。自今禮神之器、宗廟奠玉並用真玉(指用好玉),諸祀用珉(mín)(其它可用一般玉)。如玉難得大者,寧小其制度以取其真

圓雕巫覡像(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這說明了在當時,用玉的等級制度,是十分嚴謹的。同時他還聲明,就是沒有大的玉器,寧可用小一點的,也絕不能用次玉來祭祀天地神靈。

金元之際,道教宗師邱處機大真人,不遠萬里、不顧年邁,去向成吉思汗傳道解惑,一言止殺,成就不世之功。之後,元太祖賜封邱祖為「邱大神仙」,入住天長觀(今北京白雲觀),通領天下道教之事。

因其功、感其德,世人無不禮遇道教,邱祖更被大都(今北京市)城玉工行業,請上玉業祖師爺的寶座而加以供奉。

可以說,不論古今,碾玉行業一直與我國古老的、固有的傳統「道」文化,血肉相連、密不可分。

(編輯:柯恩)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虎符調兵征諸侯 令牌號令役雷神(下)
顯隱自如大神通 呼風喚雨拜龍王(上)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