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兵本色

老兵本色

原標題:老兵本色



吳洪甫向孩子們講述「英雄營」的故事。本報記者陳元秋攝/光明圖片



掃二維碼了解更多報道

9月3日,風輕雲淡,秋高氣爽。


在河北省邢台市廣宗縣槐窩村小學,一位屢立戰功的77歲退伍老兵正在為孩子們上開學第一課:講述當年所在部隊「英雄營」官兵打下美製U-2高空偵察機的故事。


老戰士講得精彩,孩子們聽得入迷。


講故事的老人叫吳洪甫,退伍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空軍地空導彈部隊二營的一名標圖員。20世紀60年代,「英雄營」曾3次擊落美製U-2高空偵察機,其中有兩次是吳洪甫參與完成的。


退伍後的吳洪甫,在長達37年時間裡始終守口如瓶,嚴守國家秘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沒向組織要過任何待遇。直到解密後,他才應邀到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亮劍


1959年12月,18歲的吳洪甫報名參軍。時間不長,有著初中學歷的吳洪甫被選作新中國第一代「導彈兵」。


1962年9月9日,一架美製U-2高空偵察機竄入江西省南昌市上空,8時32分進入二營的火力範圍。


「可以打下來!」負責導彈發射標圖工作的吳洪甫迅速標出飛機航跡,並把參數上傳給指揮部。


天空隨即閃出3朵白花,「砰!砰!砰!」的爆炸聲傳來。

這一擊,創造了歷史——這是我軍首次擊落U-2偵察機。


擊落敵機的消息傳開後,時任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等領導迅速趕來,慰問二營官兵,並給吳洪甫等人記功晉銜一次。周恩來總理也專門來電祝賀。


沒過多久,敵方專門研製出對付地空導彈的電子預警裝置,當雷達開機波束鎖定飛機時,這個預警裝置就會自動報警。


為此,導彈部隊專門設計出近乎嚴苛的「近快戰法」,把參數的測算時間由之前的18秒壓縮到8秒,為導彈升空爭取時間。


吳洪甫和戰友們抓緊一切時間模擬訓練。


為了壓縮數據測算時間,他把飛機飛行高度、航線距離等常用的100多個數據全部背了下來,「看、算、報」同步進行。一旦得到空情信息,瞬間尺起筆落,敵機航線就可準確地顯示在標圖板上。


而這一切,僅需3秒。


1963年11月,在江西上饒上空,吳洪甫和戰友再次捕捉到U-2偵察機的蹤跡。


可當敵機距陣地39公里時,雷達突然丟失目標。


按U-2偵察機的速度和航向,吳洪甫推算U-2偵察機的距離和方位,迅速標圖並彙報:「三發必中一發!」

巨響過後,U-2偵察機再次被擊落。


營長岳振華高興地一拍大腿:「你這個"吳大膽",真成了導彈上的眼睛!」


這個消息再次震動全國。


中央軍委、國防部授予吳洪甫等人個人一等功、二營全體官兵集體一等功。二營被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


1964年7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二營全體官兵,併合影留念。


退隱


從1959年12月入伍,到1965年2月退伍,5年零3個月的部隊生涯,讓吳洪甫一生難忘。


然而,為了嚴守國家秘密,吳洪甫對這段光榮歷史長期自我塵封。


退伍還鄉後,吳洪甫把立功證書壓到箱子底兒。守著3分自留地,生活從頭開始。就連父母和剛過門的媳婦問起來,他也含糊地說:「在部隊我就是個燒火做飯的,啥都不知道。」


家裡6口人,只有他跟妻子倆勞力。勞力少掙不夠工分,全家吃不飽飯,每年還要額外養一頭豬換錢補給生產隊。

沒錢蓋房,他就帶著一家老小到親戚家借宿,一住就是三年。


沒過幾年,吳洪甫的母親癱瘓,妻子又患上股骨頭壞死病。沒錢治病,他的三個孩子只能先後輟學,外出打工。


可不管日子怎麼苦,他始終遵守部隊提出的「兩個不能」:不能因地方沒安排就鬧意見或者給地方添麻煩,更不能泄露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


身邊的鄉鄰、親友,有知道他參過軍的,但沒人知道他當過什麼兵,打過什麼仗;他的家人收到過他立功的喜報,但立功的理由他從不解釋。在吳洪甫看來,當兵打仗與工人做工、農民種糧一樣。


廣宗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槐窩村是重點貧困村。吳洪甫家底薄,經濟拮据。不論生活多難,他從不向政府張口伸手。


直到2002年的一天,吳洪甫偶然在一本雜誌上發現了「英雄營」的故事,他才意識到,保密期過了。這時離退伍已經37年。


他從縣人民武裝部查到了自己的檔案。縣民政部門為他辦理了優撫待遇。


鄉親們也漸漸知道了他打下U-2偵察機的英雄事迹。


「最近兩年才知道,鄰家老人竟然是個大英雄!」現年47歲的村民楊更新說。


常有鄉親勸他:拿著立功證書,找找人,給孩子安排個工作,也能改善一下家庭條件;在土裡刨食,啥時是個頭兒?

他坦然說,咱是庄稼人,靠種地吃飯不丟人!直到今天,他仍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和老伴兒最常吃的菜是鹹菜。他穿的T恤,是縣人民武裝部發的紀念衫。


2014年7月,為紀念毛主席接見「英雄營」官兵50周年,一部根據吳洪甫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忠誠》,在原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演出。情景劇結束,頭髮花白的吳洪甫走上前台,向昔日的老戰友和年輕的二營官兵送上莊嚴的軍禮。一時間,全場起立,台上台下一片整齊的軍禮……


退伍後,吳洪甫一直懷念兵營的生活,關注著部隊的信息。


趕上農閑,早晨或者傍晚,他就在自家小院里打上幾路軍拳。


看電視時,遇到軍隊的消息,就看得特認真。2016年元旦,知道火箭軍成立的消息時,他興奮得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最近幾年,他還當起了校外義務輔導員,在重大節日里,給村裡的孩子們講楊家將、岳飛傳,講解放軍的英雄故事。


在吳洪甫的影響下,他的家族裡又先後走出了3名軍人。


初心


「老吳滿腦子都是精忠報國、赤膽為民。」廣宗縣民政局幹部宋惠曼說。


在槐窩村民的眼中,吳洪甫熱心、善良,對村裡的工作,他總是帶頭支持、響應。

90年代初,村集體計劃流轉村裡閑置的沙窩地,搞特色種植。因為不了解土地流轉,村民們大都持觀望態度,誰也不簽合同。


是吳洪甫第一個站了出來。「這是好事,我支持。」他還給大伙兒做思想工作,「沙窩地在咱們手裡生不出金蛋蛋,流轉給合作社經營,咱們每年吃紅利,不虧。」


「村西路口常年有人扔垃圾,吳洪甫就主動要求"承包"村西口的衛生,每天清掃,已經堅持了兩年。」村黨支部書記楊建文說。


「看到路上哪有坑窪,吳洪甫就帶上煤渣和鐵鍬,不聲不響地填平。」村治保主任吳洪秋說。


1979年,吳洪甫7歲的兒子吳近東被小夥伴誤傷左眼,如果不及時做手術,就有失明的危險。


小夥伴的家長來了,送來東挪西借的200元錢和幾十斤糧票。但這只是杯水車薪。


「傷了人,就得管到底。」家裡的親戚眾口一詞。


吳洪甫卻猶豫了。


吳洪甫生在農村,退伍後又回到農村。他深知農民的苦和累。


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寬厚待人。

他不忍一次事故讓對方傾家蕩產。


「別難為人家了,咱受過部隊的教育,事該咋辦,得有分寸……」一天晚上,他橫著心,把老伴兒拽到屋子角落裡。可話沒說完,老伴兒就哭著跑了出去。


吳洪甫借遍了親朋好友,還是沒有湊夠手術費。


出院前一天,吳洪甫坐在兒子床前,握著兒子的小手,一夜未合眼。


由於治療不徹底,孩子的一隻眼失明了。


「老吳能委屈自己,委屈親人,卻見不得別人作難。」事隔多年,槐窩村老支書楊洪文記憶猶新,「吳洪甫前半生是英雄,後半生更是英雄。」


2012年,吳洪甫被評選為「邢台好人」。


吳洪甫曾接到一位退伍軍人的電話:「老吳啊,你是否想過向有關部門爭取一些物質補償?」


吳洪甫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這位老弟呀,咱可是人民子弟兵,要多想想國家和人民。」


戰友李連杰這樣評價老吳:生活際遇峰谷相接,前邊多奇崛,後來多沉寂;而更見功夫、更顯風格、更難能可貴的是後來。

「在國家、群眾和自身利益的考量上,老吳體現了軍人本色。」廣宗縣件只鄉人民武裝部長王東江說。


「我只是一個老兵。」曾經滄海,吳洪甫波瀾不驚。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武健)

作者:陳元秋 光明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遏止中國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美國如意算盤打不響!
滬語舞台劇《繁花》在京首演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