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25課
若有錯漏,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鞠躬感謝!
特大好消息
心靈樂園的辛勤付出
終於得到了大上師的認可和讚許
我們整理的講記榮登智悲佛網
https://www.zhibeifw.com/jx/cf/wmjssj/
(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
奔走相告
近期,幾乎每天都有好心的師兄留言,要求我們不能改動上師的原話。但天地良心啊,這是上師對我們的硬性要求啊!如果沒有這樣的「大刀闊斧」,樂園就得不到這筆「買賣」了。正所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還請各位父老鄉親多多理解、多多包涵哦!
第25課
(上師念傳承)
好,我們繼續講《維摩詰經》。
今天講完課後,暫停一段時間,10月25號左右再繼續上課,一直持續到12月中旬,課程安排大體如此。但由於人心不太穩定,無常也隨時會到來,所以目前具體時間還無法確定。
講到哪裡了啊?(上師搓念珠)
今天講《菩薩品》的最後一段。
前面講到,佛陀先後派遣三位菩薩去看望維摩詰居士,但他們都不敢擔此重任。今天出場的主要人物,是善德菩薩。
善德菩薩,也就是給孤獨長者,又叫做善施,善於布施的意思。
故事梗概為:佛陀在三位菩薩推辭應承之後,於是叫他去問疾維摩詰居士,不料他也不敢去。
接著,善德菩薩說了緣由。有一次,他在家鄉召開一場盛大的財布施法會。在第七天剛好圓滿的時候,維摩詰居士來了,並對他說:「你不應該作財布施,應該給大家作法布施。」善德菩薩不明其意,就問維摩詰居士什麼是法布施。之後,維摩詰居士給他講了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多、四攝等諸多法布施的道理。善德當下心開意解、滿心歡喜,在場的兩百多位婆羅門也都紛紛發了菩提心。
當時,給孤獨長者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相當於印度舍衛國的「李嘉誠」(眾笑)。他把自己的瓔珞、項鏈供養給維摩詰居士,屬於居士給居士作供養。維摩詰居士剛開始不接受,善德菩薩說:「您接受吧!您若不需要,可以送給他人。」於是,維摩詰居士欣然接受,隨後也作了上供下施,最後一個極貧困者也發了菩提心。
今天的故事大概如此,這一段內容的意思是,財布施和法布施相比,法布施更重要。
善德非常著名,也福德深厚。佛陀在世時,他供養了精舍、園林等等,發心極其廣大。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問自己的手下:「誰為佛教作了最大的布施?」手下回答:「是善德菩薩。」「大概作了多少布施?」「一千金。」當時的一千金可能特別多,於是阿育王隨喜他的發心和福報,並發願:「我要超過他的供養,要以一萬金來供養三寶。」
所以,在歷史上,善德菩薩是極具大福報的一位人物。
經文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佛陀告訴善德菩薩:「你去維摩詰居士那裡慰問病情吧。」
經文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
當時善德菩薩回答佛陀:「世尊啊!我和前面幾位尊者和菩薩們一樣,也不敢去啊!因為我想起昔日,有一次在祖傳的屋舍中(當時印度很重視種姓,人們主要住在父輩的住宅中,不像現在的東西方人,兒女們都是自己造房子或買房子),召開大型布施法會,供養所有沙門、婆羅門、外道(藏文版中這裡未明確提及)、貧窮者、下賤者、孤苦伶仃者、無依無靠者等有求之乞人,整整持續七天。」
佛教中出家人也可以稱為「乞人」,這並非與現在世間人所認為的「乞丐」等低等稱呼含義相同。按佛教教義,出家人托缽化緣和日中一食,是以乞食的方式生活。
當時,善德菩薩上供沙門和婆羅門,下施可憐貧苦之人,廣行供施,直至七天圓滿。
佛教中常有「七日」的時間界限,比如,《佛說阿彌陀經》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一般為中陰身念經也是七七四十九天。另外,不管漢地、藏地還是印度,開法會一般也是七天,比如「禪七」,藥師七佛法會、地藏法會等等,很多以七天為期限。其實,「七」在很多地方都是吉祥數字,我們佛教中有「七輪寶」,在國外也寓意著好運(lucky seven)。不過也有許多人忌諱「七」,在選門牌、車牌等時,不太喜歡這個數字。其實這都是人們的分別念造作了各種各樣的觀念,「七」不代表生氣,「四」也不一定與死亡有關。
這裡為什麼說滿七天呢?按照印度當時的婆羅門傳統,需在三年中積累財富,在七天中進行廣大財布施。實際上,善德長者可能不需要在三年中盡心竭力地積累財富,但有些注釋里是如是宣說的。
經文
「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善德菩薩財布施剛好圓滿時,維摩詰居士來到法會現場,語重心長地說:「長者,你這樣的大法會,所行持的財布施到底是什麼?你大量的財布施到底有何用處?按理來講,你應該作法布施,舉行法施法會。」言下之意是,這樣的財布施沒有多大用處。
以前很多大施主的財施法會,是打開財庫大門,然後五湖四海有需要的人全部會集一處,一一索取自己需求的東西。
其實,
並不是所有的財布施都沒有利益,財布施也是很重要的。在座各位也應該學會財布施。
現在許多人認為,修寺院、供養上師活佛才是真正的供養。其實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也許有些地方會有些需要,但不是當務之急。現在更迫切的,是要對身邊可憐的病人施行財布施。他們雖不是我們的親戚,但如果有了藥費,他們的生命就能維持下去,甚至有些病人能夠存活下來。否則,生命就會戛然而止。這樣的病人很多,特別是在一些貧窮的地方,譬如非洲。有時候,我也想去非洲那一帶。當然,到了非洲有些地方,也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如毒蟲、毒蚊子以及各種恐怖的現象。因為治安混亂,路邊經常遇到成群的強盜。我們坐在車上時,副駕駛需要坐兩個持槍的人。每次遇到強盜,他們就拿著槍下車警告,那些強盜只得落荒而逃。我們剛開始不知道這些人是強盜,就問:「這些小夥子到底是幹什麼的?」他們才說是強盜。
這不是嚇唬人,我們去非洲有些地方時,一定要做如此防備,嚴陣以待、如臨大敵,各方面還是有大量不安全因素。我們去過非洲的一些偏僻地方,雖說不是全部,但感覺個別貧窮國家和村落,幾乎與餓鬼世界無有差別——人人饑渴交迫,個個病苦交加,哀鴻遍野、瘟疫四起……對他們而言,財布施也迫在眉睫。
今天所講的這段經文似乎沒有強調財布施,但也並未完全否認財布施的重要性。
其中的前半部分經文也提到,善德菩薩作了七天財布施。維摩詰居士短暫強調法布施之後,又作了財布施。維摩詰居士也一邊說著財布施不好,別人供養他時,他稍微客氣一下:「不要不要!」最後還不是接受了(眾笑)。所以,財布施還是很重要,我們應該經常上供下施。西方國家的人一般會按家庭收入的百分比投入慈善公益事業,並一直堅持這樣的善舉。昨天在佛學院開會,商量接下來如何投入慈善。倡導在僧眾自願的情況下,從念經費中抽取百分之一或二用於公益。比如,按一百塊抽一元錢、一千元抽十元錢、兩千元抽二十元來進行長期的慈善行為。這些還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人認為:「財布施是有錢人的事,我自己每個月才幾百塊錢,怎麼能做這些事呢?」其實,
即使只有三四百塊錢收入的人,每個月拿出一兩元錢或一毛錢,將來也能形成一種好的習慣。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不少人並沒有僅僅著眼於一己私利,當有剩餘財富時,會拿來做慈善,或轉給慈善機構託管。如果沒有適合自己發心的慈善項目,就自己去建立一個。比如了解到哪裡的百姓生活窘迫、十分可憐,就親自去作相關的發心……這是在做真正的善事。有福報的人在做慈善時,能夠親力親為,這樣自己也比較放心。
這裡剛好講到財布施,所以強調一下。但
與財布施相比,法布施應該是更重要的。
我講《入行論》時也提到過,《大寶積經》云:「施寶福雖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勝,況多難思議。」
意思是,財布施的功德雖然很大,但與法布施無法同日而語。僅僅法布施一個偈頌的福德,也勝過用大量珍貴七寶用於上供下施的福德。
如果不僅是一個偈頌,而是傳講諸如《維摩詰經》、《入菩薩行論》等經論的法布施,功德更是不可思議。所以,法布施和財布施相較,前者功德尤為殊勝。
當然,按照《入中論》的觀點,法布施主要是出家人的行為,財布施則是在家人的行為。但現實狀況可能有些顛倒,出家人忙於財布施,在家人忙著法布施,這樣可能不太合適。當然,若你具足這樣的能力,也未嘗不可。
《大丈夫論》云:「財施者與愚人所愛,法施者為智者所愛。」
意思是,通達一切萬法的智者,以法布施為主;普通世間人,則以財布施為主。
經文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於是,善德菩薩問道:「大維摩詰居士啊,法布施的法會到底是怎麼開呢?我們從未開過,之前都是開財布施法會啊!」
以後我們開法會,希望不僅只有財布施。
不知道念誦算不演算法布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講經說法。
對專程來參加極樂法會、金剛薩埵法會等法會的人,我們一直保持了講經說法的傳統。像漢地的本煥老和尚、虛雲老和尚等大德組織的禪七中,也有講經說法。在座諸位以後組織法會時,也應如漢地的禪七一樣,在規定數量的經咒念誦之外,法會期間的法布施也必不可少。
給孤獨長者富可敵國,對財布施比較重視,卻對法施之理知之甚少。於是便向維摩詰居士詢問,何為法布施的法會?
經文
「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維摩詰居士回答說:「法布施的法會,無前後之別,一時即可供養一切眾生。」而財布施則有秩序、次第和先後之分。《前行》中講過,奔公甲在隨僧眾一起接受酸奶供養時,因見到前面排隊的人特別多,便起了分別心:「哎,這麼多人,輪到我時,酸奶肯定快沒了……」他當即發現了內心的惡念,立刻把碗倒扣。輪到他接受供養時,他斬釘截鐵地說:「我這個壞蛋早就喝完了!」以此懲罰自己。
從這個公案可以看出,財布施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都有先後之別,不可能同時遍及所有人。但法布施就沒有這樣的先後次序。此處按照多位高僧大德的註疏,
法布施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講經說法,另一種是發慈悲心。
從發慈悲心的角度來講,心可以全然無礙地遍及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從講經說法的角度來講,聽聞者在同一時間皆能無礙獲得法雨潤澤。比如,任何規模的法會,不論是一千人、一萬人還是十萬人,大家都能在同一時間得到法布施的恩澤。可見財布施和法布施的確大相徑庭。《菩薩善戒經》云:「財施不凈,法施清凈。行財施者不名無邊,法施之施名無邊施。財施易得,法施難遇。」
此經中講到了很多財布施和法布施的差別:財布施不凈,法布施清凈;財布施無法令被施者獲得無邊利益,法布施名為無邊,能給對方帶來無邊利益;財施易得,法施難遇。相對而言,能作財布施的人俯拾皆是,能作法布施的人卻萬里挑一、千載難逢,百千萬劫都難以值遇。所以,在遇到法布施時,應當珍惜,並對每一法都生起稀有難得之心。
大家不要認為聽課是很煩的事,沒有課就歡喜雀躍,開心得不得了。我們這裡有些道友,每當星期天沒課,就心花怒放,自己一個人偷著樂(上師模仿):「啊,明天沒有課,太好啦!」然後把法本隨手扔到一百公尺以外,聽音樂、吃開心果……一直琢磨著怎麼放鬆:「明天沒有課,要不要吃個火鍋?要不要出去兜兜風呀……」當然,偶爾放鬆一下無可厚非,畢竟大家都是世間人。但
我們不能長期隨著自己的習氣而轉,對善法功德老是無法特別精進,做起惡事來,卻輕輕鬆鬆,自然而然地很容易成就一些「事業」。當然,這也和我們的習氣有關。
這裡說到,法布施沒有前後,因為法能在同一時間內利益廣大眾生。比如大家每次聽聞佛法時,都會發菩提心。
無論是聞思、講經說法還是實際修行,只要發了菩提心,則所有眾生都不分先後地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利益。所以,法布施在布施中顯得尤為重要。
經文
「曰:『何謂也?』
善德菩薩繼續問道:「既然說法布施沒有前後,您能否說具體一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上師喝水,左右打量,哈氣……)
接下來,維摩詰居士從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多、利他等方面開演了法布施。
按照慧遠大師和窺基大師的說法,前面是講利他,也就是從四無量心開始講的。
經文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
首先講慈無量心,就是願一切眾生獲得菩提。慈心是願眾生獲得快樂。佛教中的快樂,有下士道的人天福報、中士道的自我解脫與上士道的無上圓滿菩提。真正的慈心,是願眾生快速獲得菩提的快樂。「起於慈心」,即修慈無量心。
經文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願眾生擺脫輪迴、永離痛苦並最終獲得解脫,這是起於悲無量心。
經文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願眾生受持能解脫自他相續的正法,並因此而生歡喜之心,這是起於喜無量心。此處的喜無量心,與以前的個別解釋方法略有不同。
我去到各個地方時,發現不少小組的確在以歡喜心認真聞思。不像以前,會有很多不如人意的情況。這種歡喜心,也許就是這裡講到的喜無量心。
《諸法集要經》云:「若人於正法,常凈心愛樂,生生獲快樂,離法無解脫。」
如果對正法產生愛樂心,這才是真正的喜樂,這種人也才能在生生世世中一直獲得快樂。如果眾生沒有受持正法,甚至遠離正法,解脫自然遙不可及。眾生流轉於紅塵,要想解脫,唯有日夜不輟地希求正法,並通過正法獲得解脫,此時確實應該心生歡喜。
最近在與管理各地的法師們的溝通過程中,也發現法師們相續中菩提心的自然流露。當他們看到這麼多人在真誠地學習,不論是為斷除自相續煩惱,或是希求無我解脫道時,都由衷地生起了歡喜心。這種歡喜心其實非常重要。
昨天我在《痛苦如何轉為快樂》的講話中提到,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一生,並要盡己所能地利益眾生。
我們不要把利益眾生當成令人頭痛的事情,雖然與我們接觸的眾生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根機也千差萬別,可為了利益他們,我們就要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機,採用與其相應的方法和方便法門。這也要求我們具有一種主動性。
我希望各個地方在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時,不要完全依賴一位法師、堪布或是某一個人,而應時刻思考:「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讓身邊的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呢?」
我也看到有些地方,大家自覺地組織在一起聞思修行,這是非常值得稱道的。人要是沒有自覺性,不要說是佛法,連世間法都很難成辦。
我認識一個在家小夥子,他為人很和善,對家人百依百順,對老婆惟命是從。老婆指到哪裡,他就去到哪裡,總之你也挑不出他什麼毛病,但他卻不肯賺錢養家,只是成天無所事事地在家看手機,沒有一點主動性。按理說,作為在家人,無論是維持家庭生計還是涉及孩子上學之類的事,男人應比女人更有主見。但這個人卻對妻子或其他人言聽計從,無論別人說什麼事,他都唯唯諾諾:「好,沒問題!好!好!」(上師模仿,眾笑)
我們的發心人員如果也像這樣,總是依賴於自己的父母或上級主管,就顯得有失妥當了。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種自覺性,知道該如何在適當的地方做適當的事情。
包括領導上司沒有交待的事情,也能主動提出一些建議,這樣別人也會認為你有主觀能動性。西方一些學校對孩子從小就進行主動性的培養,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做其他事,他們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老師也會為他們喝彩。這就是喜心。
經文
「『以攝智慧,行於舍心。
如果以智慧攝持(法布施),就可以產生平等心。
以上是四無量心的正確修法。
下面講六度。
經文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以破除、攝伏慳吝和貪心來行持(法布施),即為檀波羅蜜或稱布施波羅蜜。
經文
「『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
以教化犯戒的可憐眾生,制止他們繼續犯戒來行持(法布施),叫屍羅波羅蜜多,也稱持戒波羅蜜多。出家有出家的戒律,在家有在家的戒律。出家人有三千威儀、八萬律儀等細微的戒條,也有菩薩戒、密乘戒等很多戒律。
雖然破戒眾生也很可憐,但無論按照密乘戒還是別解脫戒,真正的清凈僧團,是不能與之共住的,這一點應努力嚴格實施。教化破戒眾生,就是持戒波羅蜜多。
經文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羼提波羅蜜,也叫安忍波羅蜜多。我們的嗔恨心大都依「我執」而產生,如果懂得「無我」的道理,真正以通達無我的方式行持法布施,就是在行持羼提波羅蜜,也即安忍波羅蜜多。
經文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以離開身心之相而行持法布施,就是毘梨耶波羅蜜多,也即精進波羅蜜多。因為我們對相的執著是依靠身心五蘊而產生的,如果遠離了對身心的執著,就是在行持無相法。而修持無相法,就是最好的毘梨耶波羅蜜多,即精進波羅蜜多。
經文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如果緣菩提、緣獲得佛果為最究竟的目標而修習,就叫做禪波羅蜜多,即心不散亂,一直安住於寂靜的狀態當中。
這裡的精進和禪定,是按唐譯和鳩摩羅什的譯法來講的,包括僧肇大師和其他一些大師的解釋也是這樣。但按照藏文和一些梵文版本,以及現在的日文和一些英文版本來看,對精進和禪定的闡釋需要調換一下,即為「以菩提相,起精進波羅蜜多;以離身心相,起禪定波羅蜜多」。
兩種譯法稍有差異,相較而言,藏文版的解釋可能更好一點。因為精進是緣善法的一種心態,以緣佛果、緣菩提的心而精進,這樣的精進波羅蜜多是最究竟的。
禪,實際上是遠離二取的修行。遠離執著身心二相的修行,是最究竟的禪波羅蜜多。按照藏文和梵文的翻譯是這樣的,不過也許梵文還有其他不同版本,因為唐譯的版本是按前一種方式翻譯的。
經文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六度的最後一個是般若。「以一切智」,即以佛的一切智智去行持(法布施),緣佛果去行持(法布施)。因地菩薩的智慧,屬於般若。因為緣佛的一切智智,所以菩薩因地的修持,也叫做道般若波羅蜜多。
按照前輩類似科判劃分的講法,前面講的四無量心是利他方面的教言,六波羅蜜多則是自利方面的教言。
下面將講到的利他行為,包括三解脫、方便、四攝,這些利益眾生的行為稱為利他。利他行為中的第一個,是三解脫門,即我們平時講的因無相、體空性、果無願。
經文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首先是空性。教化所有的有緣眾生,不能離開空性法門,也可以說教化眾生起於空性。有些大德曾說,如果沒有證悟空性,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疲厭;而證悟了空性的菩薩,就不會生起厭煩心,可以善始善終地對眾生進行深度教化。
有時候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可能的確如此。剛開始,我對學院有些堪布、堪姆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後來他們好像慢慢地有所退失,是不是因為沒有證悟空性,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到最後,個別人好像連傳法的興趣都沒有了。有些可能是由於身患重病,但有些聽說病得不是那麼嚴重,他身邊的人反映說他吃東西胃口很好。當然,胃口好不一定沒有生病,但在不同的場合中氣色看起來也很不錯。如果只是牽強附會地找理由慢慢放棄傳法,是有悖誓言的。我希望,以前講經說法的法師們應終生以傳法為主。
正如剛才講到的大德教言:如果證悟了空性,則不會對教化眾生的事業心生厭煩。而且,菩薩度化眾生是很特殊的。正如《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云:「雖為大法師,不生於法想,解脫諸眾生,而無眾生想。」雖然是大法師,但對「大」也好,「法」也罷,不會有任何相上的執著。雖然他們整天忙忙碌碌地度化眾生,但自己無人想、無眾生想、無壽者想,而不會想:「我做了什麼什麼事情,我很了不起,我要不要宣傳?」沒有這樣的耽著。
教化眾生者,證悟空性很重要。如果沒有空性的境界,只是耽著於相,則教化眾生也只是暫時的表演而已,時間長了意樂會減退,而且即便度眾生,也會缺乏深度,人們在接受教化的過程中,也多少能看得出來。如今這個時代,大家在判斷和評價一個人這方面,還是很有能力的。比如通過一個人買東西,就能知道他信息是否靈通,辦事是否精明。同樣,接觸佛法時間長了,也會有辨別能力。
所以,在教化眾生時,擁有空性智慧尤其重要。
經文
「『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
此處的「無相」,是從「因無相」的角度來講的。在不捨棄有為法的同時,了知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造作之法,毫無可靠性,也無有任何相狀。
經文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不論胎生或卵生,菩薩在輪迴中受生,就像從一個花園入於另一個花園一樣,對輪迴沒有執著,不著一切相,這也是果無願的表現。
以上講的是三解脫。
經文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護持正法需要一種方便。
如果沒有方便,護持正法則非易事。不僅我們自己要思維和修行,也要讓眾生思維法義。只有切實地修行,才算真正地護持正法,因此,護持正法需要有方便力。
有了方便力,才可以度化眾生;反之,則很難護持正法。如《華嚴經》云:「住如幻解脫,示現處貪嗔,變化治惡人,皆令向佛道。」意思是,自己安住在如夢如幻的解脫狀態當中,即使表面上看似具有貪嗔痴,但實際上卻可以依靠方便度化惡人,使他們逐漸趨向佛道——就像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的一些公案一樣。
所以,
我們度化眾生也不能特別急於求成,希望一下子就能制止他們的全部所想。
有些道友熱情過度、急不可耐,恨不得強迫自己的親朋好友馬上進入佛教:「你快過來、快過來,跪下、跪下!」(上師模仿,眾笑)這樣是行不通的。本來他們就有傲慢心,並不願意下跪,你卻不顧情面地強迫:「給我跪下、跪下,磕頭、磕大頭、磕長頭!」(上師模仿,眾笑)其實,此時我們應該隨順,否則不論他當時跪與不跪,都會心生反感:「在這樣的場合當中,怎麼你卻要我下跪?!」日後肯定要跟你算帳的。(上師笑)有些人總是心急如焚,因為自己獲得了法益,而且覺得人身非常難得、正法極其難遇,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想盡辦法,希望自己所愛的人能趨入佛門。但每個人的緣分、教育背景,以及心相續當中的種子等等各不相同,有些人的相續沒有成熟,如何強迫他都無濟於事;有些人善根成熟了,則不管怎樣控制,也無力阻擋他高漲的學佛熱情。
就像我們這裡有的法師,父母來過好多次「抓人」,甚至把TA的手腳全都捆綁起來,放到車裡帶回去。等到了火車站給他松一下手腳,放他去上衛生間,結果TA就從另一個門跑出去,又想方設法地回來了。這樣的故事不計其數。
所以,護持正法,需要善巧方便。
經文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愛語、布施、利行、同事等四攝,是度化眾生最重要的方便方法。有了四攝,才可以度眾生。
《華嚴經》云:「若能具足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量利。」如果具足四攝,則能給予眾生無量的利益。大家知道,前輩大德和我們所認識的上師們,都非常擅長於依靠四攝度眾生。反之,如果不懂得四攝的竅訣,即使自己很想度眾生,也將難以成辦。
若想度眾生,就應該講愛語。有些人心很好,但語言不夠柔軟,他的「愛語」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不願意做財布施和法布施,行為不如法,又沒有利他心等等,這樣度眾生會困難重重。
(以下經文內容為上師提前所講)
經文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依靠六隨念——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律、隨念布施、隨念天尊……
(旁人提醒上師將經文提前講了)
這次你們還可以,以後應該說出來。】
經文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我們應該把自己當作眾生的僕人或弟子,恭敬所有的眾生,斷除自相續中的傲慢。
經文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要將自己的身體、壽命和財富,轉為三種堅實法。
如果我們空有身體、壽命和財富,卻沒有好好行持善法,這些表面的福德,就是不堅實法。但若以菩提心攝持而精進修行,則身命財全都成為堅實法,即生乃至生生世世,都可以享受因此帶來的快樂。
一般來講,相比今生,佛教徒更重視來世。而積累福德、行持善法、受持戒律,都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壽命和財富成為永遠的堅實法。身命財都是有限的,如果在世時,身體不行持善法,財富不肯作布施,也未將壽命善加利用,則死亡來臨之際,就真的是兩眼一閉,一無所有了。(上師模仿,眾笑)
經文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隨念佛、法、僧、戒律、布施和天尊。
六隨念中,現在隨念佛和法的人比較多,因為有些人說:「我不願意隨念僧眾,因為某個僧人的行為不如法,以後我再也不信仰僧眾了。我只信仰二寶,不信仰三寶!」其實這是很愚痴的說法,如果信佛,就應當信仰佛法和僧眾。
三寶里的僧眾,應該是像文殊菩薩那樣的大乘聖者,不能將三寶中的僧眾和個別僧人相提並論。
《大智度論》云:「若人愛敬佛,亦當愛敬僧,不當有分別,同皆為寶故。」如果一個人愛敬佛,則也應該愛敬僧,不應當有所分別。既然一個人有福報皈依佛寶,也必須皈依法寶和僧寶。
現在有些人因為個別人的行為而否認一個整體,這種以偏概全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就像有一個廠的牛奶質量出了問題,於是就拒絕飲用所有的牛奶;或者發現一個產品有點瑕疵,而且是否真的有瑕疵也未可知,就以點概面否定一切……現在世間的各種傳言,常常把真的誤認為是假的,又將假的誤認為是真的,很多事情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因此,真正的佛教徒要對佛、法、僧有堅定的信心,否則,我們的信心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摧毀。
經文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六和敬」與剛才的「六念」差不多,主要是慈悲身、語、意,以及持戒、同見、均利,尊敬一切有漏之法,這就是六和敬,從而生起正直心。
經文
「『正行善法,起於凈命;
真正的善法,起於凈命心。也即斷除邪行、斷除邪命養活,以清凈心而生活。
前面所講的四攝以上,是指利他的行為;四攝以下,主要是指自己的修行。而其中又分為因地和果地,因地主要是從凡夫層面,宣講了斷除傲慢、起三堅實法、六隨念、六和敬、起正直心和起清凈心。接下來,宣講從得地開始諸聖者各自的修行。
經文
「『心凈歡喜,起近賢聖;
這是一地菩薩的功德。到了一地,又稱極喜地時,心已清凈。那時還是會依止善知識,而生歡喜心。
有一部經典叫做《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經中云:「若有眾生,善根成熟,自然親近,諸善知識,心常修習,行二利行。」
無論是得地還是未得地,如果眾生的善根已經成熟,會自然而然親近善知識,並經常修行,做饒益有情之事。正如剛才所講,有些人真的是善根已經成熟,無論別人怎麼阻擋也無濟於事,最後自己還是會走這條路。所以每當有人問我他要不要出家時,我都會說:「你自己再考慮考慮,這樣好一點。」如果他有善根,自然能夠理解我說這句話的意思;如果沒有善根,自己就會再想一想,始終拿不定主意。(上師笑,眾笑)
經文
「『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這是二地菩薩的功德。看到惡人,不仇視憎恨,自己的心也很調柔。不像我們一樣,看到好人就如影隨形,看到惡人就退避三舍,甚至厭惡至極、惡意中傷。
對出家有深切之心。
出家並非只是剃個頭髮、披件袈裟,或今天出家、明天犯戒,而是會深入經藏,尤其是深入律藏。有些真正的出家人在出家後,會從戒律開始認真修學。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求很多人出家,也不希望很多人出家。尤其是現在,若過多人紛紛出家,可能其父母沒有其他的依靠處,也是一個較大的難題。
我們學院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求出家後一般有四個月的觀察期,因為TA的心到底穩不穩定也很難說。現在我們也並未收新的出家人,這幾年以來一直沒有, 但以前一直都會事先觀察。
好像在《大般涅槃經》第三卷里有個非常好的教證:「我般涅盤後,若有外道,欲於我法求出家者,汝等不應便聽許之。先令四月誦習經典,觀其意性為虛為實,若見其行,質直柔軟,於我法中,實有深樂,然後方可,聽其出家。」
實際上,學院的不少規定非常符合這個教證。佛陀說:「我涅槃之後,如果有一些外道想出家,你不應該馬上聽從,應該先讓他在四個月中好好地讀經書(眾笑),觀察其心意是否真實穩固。如果他性格比較柔和,品質比較柔軟,並且具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的教法當中才開許讓他出家。」所以,出家也應該有這樣的緣起。
經文
「『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第三地菩薩的功德包含了聞、思、修三個方面。「以如說行,起於多聞」,是指聞慧,即要廣聞博學。無論修任何法,或想在實際行動當中行持,都來源於多聞。沒有多聞,就無法修行。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在得到善知識的教授之後,應在沒有諍法、爭鬥的空閑地方好好思維,生起思所生慧。初學者最好到寂靜的地方去修行,這個很重要。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最後,要在一個寂靜的地方安坐,如理如實地趣向佛慧。有些佛經中講,佛果的智慧如意寶,並不是從其他地方產生的,而是從禪定的大海當中產生的,所以應該打坐。如果沒有打坐,不要說佛果,可能連一般的修行境界也很難生起。
以上所講的聞、思、修三個方面,是三地的功德。
經文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這段講的是從四地到七地。不清凈七地當中的四地到七地,歸根結底行持的,都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修行——解開眾生相續中的煩惱等障礙的束縛。
經文
「『以具相好,及凈佛土,起福德業;
八地也即不動地,此時外器世界清凈為佛的剎土,有情世界中的菩薩們也具足相好莊嚴等福德資糧,因此「起福德業」。這是八地的功德。
經文
「『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九地即善慧地,此時能了知一切眾生的心念,且能如理如法地以智慧普降法雨。如此的功德是起源於智業,即智慧資糧。藏文版中是福德資糧、勝智資糧和妙慧資糧。這是九地的修行境界。
以下三種不同的法,均可安立為十地的功德。
經文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
首先,了知一切法,不取不舍,並最終入於實相法門,這便是起源於菩薩之妙慧。
經文
「『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
此外,斷除了一切煩惱障、所知障以及一切不善法,這便是「起一切善業」。
經文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最後,得到了所有的智慧及善法,便自然獲得一切成佛的助緣。
以上內容,是教誡我們應當如何修行。
也許前輩大德的解釋方法各不相同,但如此講解,應當與一些大德的解釋方式比較吻合。此外,持之以恆地修行也十分重要。
如《華嚴經》云:「如是諸菩薩,在於無量劫,勤心常修習,一切諸善根。」
菩薩在無量劫中,恆常以精勤之心修行一切善法。我們平時無論是行持念咒、放生等世俗善根,或是觀修人無我、法無我等出世間的善根,都應當精勤而行,不能懈怠。
現在許多居士和出家人真的很不錯,也帶給我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上一節課聽《維摩詰經》的人比較少,今天就很多了。如此一來,我講得也會興緻勃勃,對吧?!可能你們今天不太忙,今天星期幾?也不知道你們什麼時候比較忙,有時是星期一……現場的聽眾基本比較穩定,網上聽課的人就不太固定了,但大多數人還是堅持得不錯。
我覺得你們也很不容易,真的,你們的時間那麼緊張,還要玩手機、還要休息(眾笑)。現在很多人都有「手機依賴症」,我看到現場有些道友藏在柱子後面,下課念《普賢行願品》時,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邊念誦邊發微信。(眾笑)
這不怪大家,這是時代帶給我們的壓力,每個人都被捲入時代的狂風中,身不由己。你們還是不錯,特別能響應時代(眾笑)。世界上的人們在做什麼,你們也與時俱進地趕上潮流,很隨喜大家(眾笑)。
有些人對我說:「您不能任由他們這樣下去,應該設法阻擋一下。」其實,這是無法阻擋的,執行起來也十分困難,即便阻擋了幾個人也無濟於事,只能無可奈何地隨順了。
經文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此時,維摩詰居士繼續說道:「如是,善男子!法布施的法會應當如此,倘若菩薩住於法布施,那便是大施主,也是人世間的福田。」
「福田」,意為能夠自然而然產生無數福德的對境,就像田地一樣,故而有福田、悲田、恩田等佛教特殊用語。因此,行持法布施者也稱作施主或福田。
經文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凈,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
隨後,善德菩薩對佛陀說:「世尊啊,當維摩詰居士進行法布施時,婆羅門中有兩百人都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聽後心中也感受到未曾有過的清凈,於是我便稽首頂禮維摩詰居士尊足。」
由此可見,有時居士給居士頂禮也未嘗不可。在佛教的傳統中,一般而言,是居士頂禮出家人,出家人頂禮居士比較罕見,居士頂禮居士的情況也為數不多。
現在有些人自稱「阿闍梨」,穿著黑色的海青,顯得威風凜凜、目空一切(上師模仿,眾笑),許多弟子也紛紛向他頂禮,他本人也有自命不凡的感覺。(眾笑)
給孤獨長者是一位大施主,家財萬貫。此時,他將自己頸上價值連城的瓔珞解下,供養維摩詰居士,但維摩詰居士卻不肯接受。
開始他肯定不肯收,因為剛才滔滔不絕地宣說了財布施的過患。(眾笑)
經文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
於是,給孤獨長者勸說道:「居士啊!請您一定要接受,如果您自己不要,可以隨意贈予他人。」
經文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台,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於是,維摩詰居士便說道:「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之後欣然接受了供養(上師笑)。所以,供養時對方若是不肯接受,你就說:「您可以隨便送給別人。」這樣他可能方便一些,也許就接受了。
隨後,維摩詰居士將瓔珞分作兩份,一份布施給城中最可憐的窮人或乞丐,另一份供養給了難勝如來,這位如來也許在其他剎土。並且,當場所有的人,都依靠維摩詰居士的神變力見到了如來的光明國土。此處,有些版本中譯為陽焰國土,因其顯而無自性。無論如何,維摩詰居士將瓔珞供養難勝如來後,只見瓔珞在難勝如來頭頂上方當即變成了四柱的寶台。藏文版中,「寶台」類似於許多景區供遊客休息的涼亭或樓閣,周圍以四柱支撐,上方飾以寶蓋。
此時,寶台以珍寶嚴飾,且無有遮蔽,不論從任何方向都能徹見無餘,這是因佛的加持和神變而得,是一種特殊的顯現。
經文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此時,維摩詰居士在顯現如此神變後,總結道:「如果有施主能如我剛才所言那般以平等心,不論是布施乞丐,或是供養如來等殊勝福田,均無所分別,悲心平等,也不求福報或果報,如此便可稱為具足了法布施。」此處稍微有些難以解釋,但也可以這樣說吧。
有些注釋中講,此處雖以財布施作為結束,但維摩詰居士已將給孤獨長者供養財物的行為轉化為了法布施。
真正的法布施是什麼?就是不論上供下施,都以平等心與空性攝持,也即我們常說的以三輪體空攝持。
否則,若是終生忙於有相的慈善事業,連三輪體空的迴向也不明所以,對空性一竅不通,只是表面上做一些與社會上其他慈善公益完全相同的善法,這是遠遠不夠的。
希望大家無論自己的福報如何,都要重視上供下施。
維摩詰居士接受瓔珞後,都將一半供養了難勝如來,另一半布施給了乞丐,我們也應當隨學。現在有些人,要麼是將自己的財富全部用以供養,只會往上看,從不向下看;有些人則是一味進行布施,只往下看,不向上看,這都是不可取的。上供下施都很重要,財富應當合理分配,比如,倘若你準備捐出20元,則以10元供養三寶,10元布施可憐眾生為妥。
行持善法不在於財富的多少,主要看你是否具有清凈心。不論上供下施,都不要過於執著,最好能以空性見解攝持。
希望大家能明白,《維摩詰經》中雖然也顯現會有法布施和財布施等內容,但其內在甚深的教義,是其他顯宗經典難以企及的。這是《維摩詰經》獨具的特色。
經文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善德菩薩說:「這時,獲得維摩詰居士布施的那些城中最底層、最困難的人,在見到維摩詰居士如此的神變力,以及聽聞其所說之法後,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也不敢去問疾維摩詰居士。」
此處的「最下乞人」,也許有幾個人,也有些注釋中說是一個人。但後面又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前面的「一」與後面的「皆」該怎麼解釋?也許是多人,也許是一人,怎麼解釋啊……
經文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這時,各位菩薩一一向佛陀陳述了他們不敢見維摩詰居士的緣由,沒有一位菩薩敢前往問疾。
雖然以上只講述了四位菩薩的故事,之前的經文中說有三萬二千位菩薩,聲聞中有五百位大弟子,但具體有多少位菩薩我們也不得而知。之後該文殊菩薩出場了,文殊菩薩要十月份才能與我們見面。(眾笑)
很早之前有人拍過一個《維摩詰經》的連續劇,最近他們給我發來後,我看了一下,改編得不是太理想,經文中的一些精華要義沒有突顯出來。「魔王波旬」表演得很猙獰:「哇!哇!」「維摩詰居士」也有些差強人意,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其實,若能將《維摩詰經》拍成影視作品應該是很不錯的。拍得真實一些,符合經文原意,不要改動太大。否則,若是過於追求現代的一些藝術形式,也許就喪失了佛教經典的本意。
在此,我非常感謝各地的發心人員。也希望大家10月20號以後繼續堅持聽課,具體哪天上課目前還待定。接下來我們要講的第五品,比之前的任何一品都要精彩,因為文殊菩薩將要前去探望維摩詰居士了。大家屆時一定不要忘記聽課,倘若斷了傳承,是非常可惜的。希望大家能夠堅持。
我們雖不敢說要完成所有《大藏經》的傳承,但學習《維摩詰經》還是應當善始善終。我相信你們都有能力、信心和智慧認真抉擇,這個機會,大家應該都不會錯過。
之後的一個多月當中,除了密法班本周四還有一節課,其他課程都暫時告一段落。我也在想,其間是否能用其他的方式作一些法布施?當然,也許在我法布施的地方聽眾寥寥無幾,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會發些相似的利他心。
希望大家在未來的一個月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好好地聞思修行。
非常感謝大家!
※七夕撩撩劇 | 《 延禧攻略 》
※當逐漸接近真相,你看到的世界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