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玩琴棋書畫、娶中國媳婦,這老外不一般!

玩琴棋書畫、娶中國媳婦,這老外不一般!

來源:壹號收藏

有一個荷蘭人,

他熱愛中國文化,

畢業後輾轉來到心心念念的中國,

娶了個中國媳婦兒;

他用中文寫小說,

將中國的「福爾摩斯」狄仁傑介紹給了全世界;

他鐘愛書法,苦練37年,

水平超過中國書法家;

他喜歡古琴,

能將《高山流水》彈得老練嫻熟;

他玩收藏,

研究春宮畫、琴譜、佛像;

他還喜歡吃川菜,吃臘腸,

活成了比中國人還地道的中國人!

這個荷蘭人名叫

羅伯特·漢斯·古利克

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叫高羅佩

1

學生時代

高羅佩,1910年出生於荷蘭扎特芬,父親是駐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荷蘭殖民軍隊的一位軍醫。父親退役後,高羅佩全家定居尼曼根附近的畢克村,這是歸國僑民喜愛的定居地之一。

在這裡高羅佩第一次接觸到漢字,並深深被中國的香爐、字畫等器物吸引。後來上學時他又通過小說《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遭遇》了解了中國人的生活,萌發了對中國的好奇心。

高羅佩年少時在印尼爪哇島留影

回到荷蘭後,上初中的高羅佩開始學漢語,請了一位在瓦格寧根大學專攻農學的中國留學生教授作為家教。

在上大學前,他的漢語水平就已經很出眾,「高羅佩」這個中文名字也正是此時取的。後來他考上著名的萊頓大學,主修漢語、日語及法律。

取得博士學位後,高羅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外交部的工作,迫不及待地奔向東亞,開啟了他追尋中國夢、研究中國文化的旅程。

2

外交生涯

高羅佩的第一份工作是荷蘭駐日使館翻譯,工作之餘他迫不及待地學習中日兩國的語言和文化。並與在東京的多位中日知名學者建立了聯繫,他還經常去北京,結交了不少當地學者。

他並不局限於中國文化的學術研究,還積极參与嘗試士大夫們所擅長的藝術,如書法、篆刻、繪畫、鼓琴等。

高佩羅在重慶與政界人士合影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高羅佩不得不離開日本,顛沛流離,期間還被誤作間諜。歷盡艱險後,他被遣送到新德里。

1943年,他來到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在那裡與荷蘭公使館人員會合,擔任荷蘭流亡政府駐重慶使館秘書。

當時的重慶是抗日戰爭的大後方,中國最優秀的文化人由於躲避戰火而雲集於此,這使高羅佩有充分的機會接觸這些名流,為他全面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羅佩在楊少伍住宅庭院中聽96歲高齡的Shih Shao-fu先生彈奏古琴,攝於重慶江北楊家花園(今龍湖花園小區一帶)。

1943年3月到1946年4月期間,高羅佩頻繁出入各種茶話會、沙龍,沒完沒了地交談、學習。短短三年時間,便結識了多位政界、學界、藝術界精英,如王芃生、王世傑、吳國楨、馮國祥、郭沫若、田漢、沈尹默、于右任、徐悲鴻、傅抱石、徐元白、查阜西、楊少五等。

3

娶中國媳婦

高羅佩與夫人水世芳在家中書房前合影

由於對中國文化愛的痴迷,

高羅佩還一心想找一個有教養的中國女子終身為伴。

在書房中撫琴的高羅佩

天賜良機,抗戰時重慶有一個上流人士的古琴社團叫「天風琴社」,高羅佩是唯一有資格參與的外國人,這得益於他會撫得一手好琴。

而也就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一生摯愛,當時在大使館任秘書的江蘇名媛——水世芳女士。水世芳為清代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她的父親水鈞韶曾在中國駐列寧格勒總領事館工作,後來任天津市市長。

高羅佩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

水世芳不僅是名門之後,而且是齊魯大學的高材生。美貌與才情俱佳的水世芳讓高羅佩一見傾心,1943年高羅佩與水世芳結婚,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婿。

4


學習中國文化

高羅佩自製卡片

婚後,高羅佩學中國人給自己取號芝台,將書房取名諸如「集義齋」、「吟月庵」、「尊明閣」之類。從琴棋書畫入手,立志把自己培養成中國傳統的士大夫。

練習書法

高羅佩熱愛中國書法,每天堅持練字,從20歲開始,一直到去世,堅持了37年,終生不輟。他的「高體」字筆力雄健,功底深厚,讓很多中國人看了之後都自覺汗顏。他偏愛行書與草書,還翻譯了米芾的《硯史》。

高羅佩給沈伊默先生寫的對聯

他送給沈尹默先生的這幅書法,至今掛在沈家故居。

學習琴藝

高羅佩(左一)參加重慶琴家楊少五家中古琴雅集

1943年初到重慶時,高羅佩就被神奇美妙的中國文化所吸引。安頓下來之後,他開始細心研究中國文化的精髓。首先,他對中國琴藝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久,他聘請中國琴師指導自己彈奏《高山流水》等樂曲,每當彈琴時,他神情專註,搖頭晃腦,一副沉醉其中的模樣。

天風琴社送別高羅佩夫婦晚宴合影(攝於1946年3月的重慶)

同年,他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社會名流組織「天風琴社」,專門從事中國琴藝研究。他花費大量心血寫成英文專著《琴道》一書,被認為是古代琴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之作。

他還翻譯了嵇康關於古琴的長賦,同年以《嵇康及其琴賦》為題發表。

收藏鑒賞

高羅佩為其師葉詩夢所繪小像

高羅佩是一位東方文物的收藏家和鑒賞家,諸如古琴、書畫、瓷器、畫譜、琴譜、古籍、佛像等都是他收藏的對象。北平琉璃廠、東京神田區、倫敦舊書店,都是他流連忘返之處。

高羅佩書法作品

高羅佩對收藏古物有自己的主張,他不買稀世之珍,偏愛殘缺古物。他還對書畫進行鑒賞和研究,積十幾年苦功編成了《中國繪畫鑒賞——中國及日本以捲軸裝裱為基礎的傳統繪畫手法》。

創作小說

各國出版的狄公小說

除了以上這些,高羅佩還憑藉非凡的語言天賦和驚人的毅力,幹了一件大事——將神探狄仁傑介紹給了全世界!

在重慶時,高羅佩讀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被主人公狄仁傑屢破奇案折服。20世紀40年代末,高羅佩先是將《武則天四大奇案》譯為英文,又以狄仁傑為主角用英語創作了《銅鐘案》。

英文本的《銅鐘案》出版後大獲成功,一發不可收拾。經出版商的再三催促,高羅佩一鼓作氣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創作了「狄仁傑系列大全」——《大唐狄公案》,包括15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全書約130萬字。

狄公系列之懸鐘案

在寫狄仁傑的過程中,高羅佩還一不小心「研究」上了中國春宮畫和性文學。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為了完善書的內容和形式,全部《大唐狄公案》以及其他關於中國古代文化著作的插圖,高羅佩都親自精心設計,親手繪製而成。

在尋找範本以便親自繪製小說插圖的過程中,高羅佩接觸到了明朝末年形形色色的春宮圖,他這才明白晚明的藝術風氣。於是,他開始收集中國春宮畫,房中術書籍,研究性學。

高羅佩為《狄公案》創作的插圖

高羅佩的性學研究,實際源自小說。1950年,高羅佩的小說《迷宮案》準備出日文版時,出版商要求以裸女畫為封面,而高羅佩認為這種做法絕非中國傳統,只肯用中國古代版畫,雙方僵持不下。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分别致函日本、中國幾十家古董商,訊問有無明代木刻裸體畫像。幾經周折,他發現京都的古董店有明代木刻冊頁的原本刻版,即萬曆年間刊行刻工頗為精細的「秘戲圖冊」,這引起了他對中國傳統社會兩性生活的興趣。

他開始收集漢初至明末的有關古籍,特別是道家的房中術和歷代描寫男女關係的詩歌小說,從民間得到不少佚書和手抄本,經校勘整理,在禁錮保守的50年代,他自費重印了50套。這部書多次再版,儘管一些學者私下懷疑這些畫作的真實性。

之後,高羅佩重新著手研究《秘戲圖考》中的中國性行為和性文學。1961年,他以英文寫了一部大書,中文名為《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在荷蘭出版,成為全世界系統整理中國房中術書籍的第一人。

5

至死不渝

高羅佩自刻印章「中和琴室」

外交官生涯一直是東奔西走,漂泊不定。1945年高羅佩攜妻回海牙,後又調往美國,未滿一年,又去了東京。此後又去了印度、黎巴嫩、馬來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高羅佩家族捐贈的藏品開闢了「高羅佩廳」,並在廳內復原了其書房「尊明閣」

無論身處何地,高羅佩一直為自己布置一個中式書房,房間里供奉佛像,放置中國古書、古琴,懸掛起書法條幅、匾額,那是他的精神家園。

在這一方小天地里,他練書法、彈古琴、埋頭在中國文化的研究里,沉浸在寫中國公案小說的喜悅里……

然而,上天卻沒有給這個中國通更多的時間,讓他更深入透徹地研究中國文化。1967年,年僅57歲的高羅佩身罹癌症,病逝于海牙。

臨死前一邊吃著止痛藥一邊寫《長臂猿考》的書稿,還完成了狄公案系列小說的最後一部《黑狐狸》。

如果沒有對中國文化刻骨銘心的熱愛,是絕對不會做到這個地步的。

高羅佩與水世芳穿中國古裝的合影

他的妻子水世芳說:「他不是外國人!從我們認識到他臨終,他沒有一天斷過練字,他最愛吃元盅臘腸、喜歡四川菜,他實在是個中國人。」

高羅佩的便簽

高羅佩抄寫的詩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

高羅佩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中國文化里,

痴心追慕中華古典文化及其生活方式。

因為愛所以愛,

或許正是他

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真正原因。

這也使他和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並用一生學習和鑽研中國文化,

將中國文化傳播海外,貢獻卓著。

更重要的是他鍥而不捨的精神,

37年無一日的堅持,

足以讓我們感佩至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套路藝術 的精彩文章:

看展覽時的安靜:無需多言
經典油畫收藏欣賞

TAG:套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