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組織掃雷骨幹實戰化集訓,打造中國陸軍拆彈部隊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作者:程成、徐鳳佳、胡樹春
陸軍組織掃雷骨幹實戰化集訓,打造中國陸軍拆彈部隊
掃雷排爆被譽為「火山口上的作業」,對官兵心理素質和技戰術水平要求高。連日來,陸軍掃雷骨幹實戰化集訓在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展開,來自各大戰區陸軍作戰部隊的專業骨幹直面真實雷場的危險考驗,感受真實戰場氛圍,牢固樹立真打實備導向,切實提高掃雷排爆實戰能力。請聽央廣記者程成、徐鳳佳、胡樹春採制的報道。
【現場音壓混】
我是央廣記者程成,我現在位於中越邊境的麻栗坡壩子雷場,陸軍作戰部隊掃雷骨幹正在這裡進行考核作業。在現場四級軍士長許元暉,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具,對雷區進行人工搜排。許班長告訴我,平時訓練用的是模擬雷,很難體會到實戰感覺。
我們日常訓練不能夠真真正正把危險二字放到自己的腦子裡面,但走上真實的雷場時候,危險二字就時刻在我腦子裡面循環,這就是真戰場和日常訓練的區別。
隨著探雷器的警報聲響起,探測、標示、排除許班長動作嫻熟規範,一枚地雷被成功處置,這讓他既興奮又自豪。
通過參加這次集訓掃到一枚地雷,感覺到自己14年兵沒有白當,也確確實實感到地爆專業能夠為祖國的和平安寧做出一份貢獻。
真實雷場現地教學,實操實練培養骨幹。作為集訓隊教學組組長,田奎方參加過三次中越邊境大掃雷,排除各種地雷和爆炸物1萬多枚,集訓中,他將多年積累的實戰經驗傾囊相授,看到一枚枚地雷被學員成功排除,他感到十分欣慰。
從我們教學情況來看,這些學員都有工兵的專業和基礎,但真實的地雷他們都沒見過。通過十多天的理論基礎到野外操作強化訓練,他們對真實的雷場進行了感受,從目前來看能夠踏入雷場、發現地雷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在我們所有的教員指導下排除地雷更是一大進步。
一次集訓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專業骨幹人才,而且還規範了單個人員裝備器材穿戴方法、使用流程,探索了新型探雷器的操作要領,同時創新的8種掃雷方法也將在陸軍部隊推廣應用。第81集團軍集訓隊領隊、某工化旅副旅長王星:
這次集訓我們感到效果很好,影響深遠,不僅檢驗了裝備,更檢驗了人與裝備如何結合。下一步我們要著重推廣好集訓的經驗,組織好我們本單位的集訓,讓這些骨幹確實輻射到我們每一名戰士,做到一人集訓全員受益這樣一個效果。
陸軍參謀部兵種局工化處處長周文化介紹說,掃雷排爆工作是一項危險性很強的工作,100次排爆成功不等於第101次排爆就能成功,對人員心理素質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有過硬的技能。
將來上了戰場,工程兵能不能成功掃除地雷,及時為進攻部隊開闢通路,這是當前亟待回答和解決的現實問題。還有近年來隨著我們陸軍實戰化訓練的深入發展,未爆彈的排除特別是新型彈藥未爆彈的排除要求越來越高,這次就是要培養一批我們陸軍的拆彈部隊。
據了解,以往工兵分隊多以自訓為主,不同單位掃雷排爆的方法有所差別,操作標準也不一致,特別是安全防範區別更大,周處長告訴記者,通過一次集訓,將陸軍全部編有工程兵分隊的旅團作戰部隊,排爆流程進行了規範統一,給每個單位留下了三名以上的種子人才。
下一步我們重點是抓好這次集訓成果的推廣應用,就是要通過不斷近似實戰的訓練和演練,特別是藉助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掃雷援助等機會,推動我們陸軍工程兵由保障部隊向戰鬥化轉型發展。
※別為念稿子找借口
※在朱日和的演練場上,為什麼要對「紅軍」不公平?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