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體重不及你五十分之一,這鼬是如何稱霸「水滸」的?

體重不及你五十分之一,這鼬是如何稱霸「水滸」的?

一直有小夥伴問日曆娘,什麼時候才能買到2019年的《物種日曆》(沒錯物種日曆也有實體),悄悄告訴大家,就快來啦!想跟進《物種日曆2019》的最新進展?不要錯過文末的預告哦。

從公元16世紀起,北美大陸上的法國、英國、荷蘭、俄國殖民者就開始了和歐亞大陸之間的皮草貿易。1803年,美國政府從法國人手中收購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地區,又進行了著名的劉易斯和克拉克遠征,探索了廣袤的西部國境,加入了北美洲「西部大開發」的俱樂部。到19世紀中期,在「加州淘金熱」尚未開始時,這場「皮草貿易潮」已然進入高峰期。

19世紀末,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皮草商人。圖片:C.W. Mathers and Ernest Brown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在大潮背後,支撐起皮草貿易的皮毛獸紛紛數量銳減。首當其衝的是美洲河狸,而皮草獵人的另一主要目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美洲水貂(Neovison vison)。直到今天,美洲水貂仍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常見的皮毛獸之一

「偷吃」來的白下巴

把美洲水貂叫做美洲水鼬也未嘗不可。貂屬Martes和鼬屬Mustela都是鼬科動物裡面鼬亞科的成員,而鼬科另外還有水獺亞科、獾亞科等類群。「貂」「鼬」二字在物種中文名的使用中並不與這兩個屬完全對應,比如常見的寵物貂(蒙眼貂M. putorius furo)和它的野生祖先歐洲雪貂M. putorius就屬於鼬屬。不過一般來說,我們眼中的鼬體態嬌小苗條,有一條細細的尾巴,尾巴尖上還有一撮毛

鼬屬的白鼬(M. erminea)就符合人們的一貫印象。圖片:Manfred Danegger / photoshot.com

雖然名字是「貂」,但美洲水貂在演化上其實與各種鼬的親緣關係更為相近。在分類學上,水貂屬直到1997年才從鼬屬中獨立出來。從外形上看,美洲水貂則更像貂,它比鼬屬的小可愛們長得更大隻,也要粗壯不少。成年雄性有0.9~1.6千克重,體長60厘米左右,雌性也有0.7~1.1千克,長50厘米, 而且還跟貂一樣有一條蓬鬆的粗尾巴

美洲水貂更壯,還有大毛尾巴 。圖片:Igor Shpilenok / naturepl.com

顧名思義,美洲水貂喜歡水,細長呈流線型的身體鑽洞游泳都很合適 。鼬屬中還有個「叛徒」歐洲水貂,外形與美洲水貂非常相似,也適應了半水生的環境,但是體型更小。美洲水貂全身深褐色,只有下巴是白色的,而歐洲水貂常常有白色的上唇,可以大致區分。

美洲水貂:「白下巴天生的,不是偷吃沒擦嘴,謝謝。」圖片:Igor Shpilenok / naturepl.com

歐洲水貂則是整張嘴都忘擦(大霧!)。圖片:Stefan Meyers / ardea.com

美洲水貂的冬毛比歐洲水貂更長更密,又軟又緊實 ,夏天則會換上短而稀疏的夏毛。它們附有油脂的剛毛和下方細密的絨毛能夠防水。由於尺寸較大又質量好,這身禦寒防水的「貂皮大衣」不用說也給美洲水貂帶來了皮草貿易的殺身之禍。而同屬水貂屬、體型更大的海貂(N.macrodon),曾經主要生活在美國東北部的大西洋岸邊,在19世紀末期已然因為皮草貿易的獵殺而滅絕

美洲水貂的一身防水貂兒。圖片:George Sanker / NPL

化學武器出沒,快退後!

美洲水貂的典型棲息地就是「水滸」,它們偏愛有茂密植被的石質河岸或者湖岸,也喜歡沼澤濕地。美洲水貂的領地性很強,雌性和雄性都有各自的領地,而且同性之間幾乎不重疊,但異性之間重疊分布,方便互撩。屁股後面的兩個大肛門腺可以產生氣味感人的分泌物,既能用來標記領地,又可以在受威脅時噴出來震懾敵人,但並不能像臭鼬那樣瞄準。

有植物的岸邊是美洲水貂喜愛的棲息地。圖片:Leonard Rue Enterprise / Animals Animals

只要能住在水邊,美洲水貂不是很在乎住房條件,河岸上的洞穴、空心的樹樁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美洲水貂自己動爪挖的洞穴深90厘米,長可以超過3米,曲里拐彎有好幾個出口,最裡面的卧室鋪著乾草和樹葉。它們也會利用其它動物的居所,比如獾、麝鼠和臭鼬放棄的洞穴。

朽木里好像也不錯。圖片:Erwin & Peggy Bauer / Animals Animals

鼬科小霸王,誰都沒在怕!

雖然是鼬的近親又長得像貂,但在陸上行走時,美洲水貂和水獺們有些像,是一蹦一蹦、「前仰後合」地往前竄;進到水裡之後,也會「如獺得水」,只要溫度不太低,能在水中遊動好幾個小時,潛水捉魚也不在話下。美洲水貂和自己的鼬屬親戚一樣是可怕的殺手,魚、蛙、蝦蟹、小型哺乳類、水禽樣樣不落,食譜可謂是海陸空三棲,因地制宜。不光如此,面對比自己大的捕食者,美洲水貂也敢於正面反擊,氣場強大。

捉魚,易如反掌。圖片:Brian Bevan / ardea.com

兩棲類,沒問題。圖片:Gordon & Cathy Illg / Animals Animals

在原產地北美洲,水貂的食物主要是魚。但靠著鼬類標誌性的「騎到背上掐脖子」,美洲水貂擒殺海鷗和鸕鶿並非罕見,秧雞科的小水禽們就更是家常便飯了。在哺乳類中,嚙齒動物和野兔也常是美洲水貂的獵物。從演化上來看,鼬科的殺手天性和它們的體型有關:修長苗條的身體非常適合鑽洞捕食各種穴居的獵物,但同時也有著相對圓滾滾們更大的比表面積,使得熱量散失更快。要想保持能量的收支平衡,就只好多吃一些了。

大鳥(北鰹鳥亞成體)?完全沒在怕的。圖片:John W Anderson / via GBNNSS

養殖能解決問題嗎?

美洲水貂對歐亞大陸的入侵「歸功」於人類對皮草的執念。披著厚厚冬毛的美洲水貂冬天不休眠,非常合適作為毛皮獸捕獵。19世紀晚期,由於對水貂皮的需求增多,人們開始養殖美洲水貂。到了1965年前後,整個美國的水貂養殖場就有7200多家。直到1998年,仍然每年產出將近300萬張水貂皮。 天性靈活的它們常常上演從養殖場出逃的戲碼。

一隻正在上演「養殖場的救贖」戲碼的美洲水貂。圖片: Paul Hobson / naturepl.com

養殖水貂的逃逸看似鼓舞人心,但實際上是對野生種群的潛在威脅。養殖水貂的體型普遍大於野生個體,在領地性的驅使下很可能通過對資源的競爭而減少野生水貂的數量。養殖個體與野生水貂的雜交也會使得前者的遺傳信息混入野生種群。由於養殖品系缺少遺傳多樣性,也沒有適當的選擇壓力,這種「基因污染」可能導致野生種群「退化」,對環境的適應性變差,威脅種群的穩定存在。

20世紀初,美洲水貂被引入歐洲和南美洲養殖,由於養殖逃逸和部分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救助」,也同樣入侵了野生環境。在歐亞這塊「地盤」上,美洲水貂的生態位置本來由歐亞水獺來擔任,二者食性很像,入侵之後的美洲水貂為了避免資源競爭,更多地轉向陸地上的獵物。如今,遍布歐亞大陸北方的美洲水貂對本地鳥類和小型哺乳類都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被陷阱抓住的美洲水貂。圖片: Andrew Harrington / naturepl.com

正是:

上九天攬鳥顯殺手本色,致命如鼬

下五洋捉魚有水獺遺風,長得像貂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50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盧平。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盧平的神奇生物

ID: magic_bio

演化的魔法造就神奇的億萬生物

日曆娘の大新聞!

2018年悄悄過去了2/3

是否有小夥伴已經在期待

新一年的物種日曆呢

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提供了一種

免費獲得新年日曆的方法哦

在揭曉《物種日曆2019》之前

日曆娘將給大家一個機會

了解新日曆誕生的過程

未來幾天

畫師、果殼商店掌柜、編輯和作者大大們

將輪流坐班,接受大家提(tiáo)問(xì)

明天零點

坐班的將是物種日曆首席編輯

@老貓

快快在評論區留下任何你想知道的問題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鼬科 黃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兩爬寵物有什麼魔力,讓無數人如痴如醉?
在夏日末尾,聊聊倒霉的十七年蟬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