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省會城市轉型引領作用凸顯 中西部多一城獨大

省會城市轉型引領作用凸顯 中西部多一城獨大

省會城市是省域經濟發展的引擎,近年來,各大省會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首位度。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26個省會城市(拉薩數據不詳,未納入統計)2017年經濟總量占所在省份的比重後發現,目前,銀川的佔比最高,超過50%;濟南最低,不到10%。相較而言,中西部的省城首位度高,而東部不少省城經濟總量佔比較低。

專家分析,與沿海省份大多擁有「雙子星」、「多子星」相比,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大多是所在省內的單極核心城市,且省內其他地市與省會城市大多存在著較大差距。

中西部省份大多一城獨大

26個省會城市中,去年有10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占所在省份比重超過了30%。其中最高的是銀川,達到了52.5%,位居第二的西寧也達到了48.6%。這兩城首位度較高的客觀原因是其所在的省域經濟總量較小、人口總量較少,且都集中在省城(自治區首府)。

此外,東北的長春佔比超過40%,達42.7%,哈爾濱也達到了39.2%,分列三、四位。這兩地作為副省級城市發展較早,城市人口規模較大,也說明未來在東北振興過程中應該重點發揮副省級城市的引領作用。

排在這四個城市之後的是成都、武漢和西安,其中成都和武漢佔比都超過了35%,西安也接近35%。這三個省會作為中西部的三座大區中心城市集聚了省內最好的資源。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各個大區的中心城市行政等級比較高。目前我國的主要資源,如財政、教育、醫療、文化等的配置,仍與行政等級密切相關,行政等級越高的城市資源配置越多,例如華中、中南開頭的大學主要集中在武漢,西北開頭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西安,西南開頭的不少大學都在成都。因此這些城市形成的集聚效應也更大。

此外,蘭州、長沙這兩個中西部省城的佔比也超過了30%,昆明則達到了29.4%。

綜合來看,首位度高的省城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與沿海省份大多擁有「雙子星」、「多子星」相比,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大多是所在省內的單極核心城市,各種公共資源,包括交通、醫療、教育等都集中在省城,省內其他地市與省會城市大多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例如,2017年,四川第二大城市綿陽的經濟總量僅為省會成都的14.9%;湖北經濟第二大城市襄陽僅相當於武漢的30%;陝西經濟第二大市咸陽僅為西安的44%。

而大部分東部沿海省份的省會,其經濟總量佔比都低於25%。其中最低的是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濟南,僅佔全省9.9%

山東以中小城市為主,城鎮化率較低,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不明顯。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還表示,山東處於北部京津冀城市群和南部長三角城市群的中間,西部則面臨鄭州、武漢、西安等國家中心城市的強勢崛起,對人才、資金、技術的爭奪已經趨於白熱化,都會對山東和蘇北地區產生「虹吸」,因此,濟南對人口吸引的力度相較周邊省會城市明顯偏弱。

南京作為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其經濟總量佔比也僅為13.6%,位列倒數第二。

今年8月15日下午至17日上午,南京市委召開務虛會,圍繞「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主題進行討論和研究。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指出,長期以來,南京全市上下為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不懈努力,形成了一些比較優勢,但在科教人文優勢發揮、交通樞紐地位強化、國際化程度提升、區域協調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

東部沿海幾個發達省份的省城中,杭州的首位度最高,為24.3%。在浙江省內,杭州的中心性無法撼動,尤其是相對於省內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寧波,杭州的「強勢度」很高。

南京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輝龍撰文分析,近年來杭州根據技術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導向確定主導產業,從旅遊城市走向智慧產業城市。杭州在依託山水資源繼續打造品質城市和精緻文化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戰略導向,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為主的新經濟,成功突破了「主城區地理腹地狹窄」和資源不足的束縛,城市影響力、輻射力不斷擴大並對財富精英、知識精英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人才的進入推動產業發展,產業的發展才有吸納人口的能力。

省城作用越來越大

近年來,在人口等資源向中心大城市、都市圈集聚的過程中,省會城市作為省域經濟發展的引擎,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需要說明的是,2010年以來,合肥、成都和西安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市域範圍以外的、原屬於其他地市的部分區域納入,擴大了城市的發展空間,經濟、人口等的增長有機械增長的因素。例如,2011年通過「三分巢湖」,原地級市巢湖的居巢區、廬江縣劃歸合肥;2016年,簡陽市正式劃歸成都代管;2017年,西安代管了西咸新區。

總體上看,相比2010年,除了濟南之外,其他省城的首位度都有所提高,其中蘭州、銀川、成都、合肥提升幅度都超過了4個百分點,長春、哈爾濱、太原提升幅度超過3個百分點。

蘭州、銀川等中西部省會這幾年經濟總量佔比提高幅度較大,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西部乃至中部不少省份的農村地區客觀條件比較差,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土地貧瘠,交通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這些地方在近幾年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走的也是不同於東部發達省份的路徑,即人口主要向中心大城市轉移,使得省會經濟、人口迅速集聚。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分析,在近幾年的基建大潮中,省會城市具有天然的優勢,比如,高鐵一般都是以省會城市為中心展開的,很多重大投資項目也會選擇在省會投資。

高鐵、城際軌道的發展帶動了人口加速向一二線城市轉移。同時,在近年來的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省會城市所擁有的科教文化等各種高端生產要素更為明顯,在轉型過程中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4個省會城市(烏魯木齊、長春、拉薩數據未納入統計)的數據顯示,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數據相比,2017年,除了蘭州外,省會城市人口佔全省的比重都呈現出提高的態勢。

其中,合肥、西安和成都因為行政區劃調整,人口機械增長較多,提高幅度較大。此外,武漢、鄭州、哈爾濱、銀川的人口佔全省的比重都比2010年提升了超過1個百分點。

未來,省會城市將繼續做大多強,提升首位度和輻射能力。以濟南為例,濟南市市長孫述濤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落伍不要緊,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落伍了,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落伍了,知道自己為什麼落伍了,知恥而後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消費成經濟增長頂樑柱,服務消費佔比連升
新華社評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嚴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實處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