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吃完飯給塊碎銀子就走,上面沒有面額,店家怎麼判斷錢夠不夠

古人吃完飯給塊碎銀子就走,上面沒有面額,店家怎麼判斷錢夠不夠

看過古裝劇的朋友都會看過這一幕,很多大俠在酒肆吃飽喝足之後,隨手給了店小二一塊碎銀子,隨即說了句:不用找了,隨後就揚長而走,店小二也不追出去。要知道古代的碎銀子可不像我們現在的現金,上面都是有面額的。看到這兒,很多人會問:古代碎銀沒有面額,店家是怎麼判斷這些碎銀子夠不夠酒錢?

銀子在古代的價值是非常高的,一般人消費很少用到整塊的元寶。銀子,始於兩漢,盛於明清。古代的銀子還是非常值錢的,大概一兩銀子大概價值3000元人民幣左右,想想現在的現金也沒這麼大的面額。所以在古代,但凡有元寶銀子的就是大戶人家,非富即貴。

其實在古代沒幾個人用整塊的大元寶結賬,一般用的較多的是碎銀子和銅錢。碎銀子結賬也比較麻煩,需要用特定的秤來稱重量,還得看成色。能收這種碎銀子的店鋪,並不是普通的小酒樓,有實力的店鋪才有這個能力。所以在古裝劇中看到的大俠直接給店小二碎銀子的現象,在古代幾乎不存在,這只是影視劇中的虛構場景罷了。

古代最常用的貨幣就是銅錢,因為上面有固定的面額,所以好結賬。想去酒店吃一頓飯最多也就是三十個銅板,要是白銀兌換銅板,那就兌的更多了,一兩白銀就換兩千個銅板,更不要說整塊的銀元寶能換多少銅錢了。在古代,銀子也是有錢人的身份象徵。窮苦人家是不會有那麼多的銀子的,有錢人家不僅用銀子消費,還把銀子打造成各種裝飾品,像銀鐲子,銀耳環等等。

看到這兒,你就知道店家是怎麼判斷酒錢給的夠不夠了吧!

參考文獻:《古代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經同學介紹娶了妻子,婚後感情和睦,只因妻子這一舉動,他休妻再娶
經典絕對: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簡直精妙無比

TAG:三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