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炫彩悅目 瓷上煙霞——彩瓷的魅力

炫彩悅目 瓷上煙霞——彩瓷的魅力

當中國的歷史進入了大明王朝,中國瓷器也走進了百花齊放的多彩世界,彩瓷蓬勃發展,與青花平分秋色。成化的鬥彩,萬曆的五彩,華麗奪目、繁榮興盛。及至清朝,粉彩、琺琅彩、淺降彩,新瓷創燒、再寫輝煌。五花八門的工藝、手法翻新的畫工,使中國瓷器達到了藝術的巔峰,當然也給今人判斷時代、鑒別真偽增加了難度。

五彩的創始應該是在元代,因為長久以來學界都把五彩瓷燒造始於明代,已成定論。但是,近十年來,海內外陸續發現釉上元代五彩器,所以我們根據這個可以斷定,五彩瓷初創期應該是在元代。現在藏於上海的博物館,幾件元代五彩立粉戧金,就是元代五彩的品種。

元代五彩立粉戧金碗(上博)

元代,是尚白的一個民族,他以白色為吉祥。五彩瓷所以並不是很多見。到了明代,我們所看到的五彩瓷基本上很少。明代以前五彩瓷基本上不見,現在所知的就是前期宣德時期,賞賜給西藏薩迦寺的那幾件五彩器。在2000年,雪苑藏珍上海博物館展出了薩迦寺大明宣德年制官窯宣德五彩器。它是一種青花五彩,這是明代官窯最早的發現五彩,但是到了成化有命令,讓景德鎮的御窯廠,不惜工本,大量燒造御用瓷器,所以瓷器業就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而鬥彩尤其興盛,伴隨著精美的鬥彩燒制,也有釉上五彩,逐漸面世。

宣德五彩高足杯(薩迦寺)

成化的五彩比較單一,它以紅、綠、奼紫為主,有的時候開始用孔雀綠孔雀藍,在比較滋潤的白釉上面,襯托出淡雅的紋飾,形成了彩瓷跟淡雅釉面相得益彰的效果。成化五彩的傳世品比較少見,故宮博物院藏過成化五彩纏枝牡丹紋罐。弘治正德也有部分五彩傳世品,但是故宮的藏品中以正德的五彩為主,正德五彩多用紅色黃色翠綠和孔雀藍,正德的五彩,比如我們所看到的八仙紋香桶,還有其他的都屬於正德的青花五彩器。

到了明代的嘉靖萬曆,才是五彩的興盛期,因為嘉靖萬曆時期,景德鎮的官窯民窯都已經非常發達了,所以它的五彩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管是上層,還是民間,都喜歡這種五彩。嘉靖萬曆時期,用彩瓷燒造,是非常流行的,它因為是喜歡那種華麗濃艷的美感,這也是當時社會風氣的一種反應。嘉靖的五彩,造型多彩多樣。但是色彩的工藝,一般來說以紅綠黃三色為主,但是也有金彩,包括紫彩和孔雀藍,還有墨彩。但是這種東西在傳世的過程當中,一般會有脫落。通常畫面以紅綠兩彩多見。黃彩只是作為點綴。所以紅綠形成的這個圖案,比較熱烈生動。嘉靖的五彩是釉下的青花,與釉上的彩繪相結合的,它上面可以用很多種顏色。但是這種青花,它是釉下高溫燒造以後,再在上面加彩,然後再低溫燒制。因為嘉靖的時候,青花的料是一種進口的回青料,使得發色非常濃艷,使得畫面大紅大綠,然後大紫,這種效果非常熱烈,非常富有活力,你比如說像嘉靖的五彩梅瓶,通體就是以紅(礬紅)藍(紫色的回青料)黃包括綠(孔雀綠)淡紫,等描繪使得圖案紋樣濃艷華麗。大多以圖案構圖,並且很突出開光裡面的紋樣。裡面的主題紋樣,包括龍、鳳仿、飛鶴、魚藻紋,荷蓮,等等等等,也有一些人物出現,包括一些以文字為主的一些裝飾圖案。所以明代嘉靖的五彩,給人的感覺就是什麼呢,顏色非常濃艷,裝飾非常華麗。

到了萬曆朝,和嘉靖的時候比較類似,品種比較增多。特別是大件的器物,非常盛行。比如大的瓶,大的罐等等,但是萬曆的五彩器,幾乎全都是青花五彩,因為像嘉靖的時候,那種色釉五彩比較少,因為有的時候我們看到嘉靖有一種紅地黃彩,只有兩種,或者是綠地紫彩,也只有兩種,那個也是叫五彩器,但是萬曆大多數是以青花構圖,然後才用紅色綠色黃色,紫色,孔雀藍,等等裝飾其中,尤其以紅為突出。這種礬紅非常的華麗奪目,給人的感覺好像非常鮮艷,非常濃艷,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嘉萬時期,這種棗皮紅,顏色就比較深,這種五彩就是等勾勒完工以後,再在這彩的勾勒面上,平塗。平塗成一定層面以後,再低溫燒制,燒制以後,這釉下的青花形成一種比較濃烈的對比。

萬曆五彩

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創造了萬曆,裝飾紋樣與鏤空相得益彰的裝飾手法。所以我們也看到五彩龍鳳瓶,萬曆的。先把這個瓶做好以後,先用鏤空作為一種裝飾,然後在鏤空的地方裝飾這個紋樣,再用彩繪裝飾上去,再燒制,然後鏤空是一種藝術,彩繪是一種藝術,釉下青花又是一種藝術。三種在一起,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這個應該是萬曆時代比較典型的器物,也是他的首創,乃至到了清代。

萬曆青花五彩

到了清代,五彩器達到了頂峰。特別是康熙,因為明末的戰亂,景德鎮的瓷窯業受到了打擊,到了清代康熙走到了盛世的開始。所以它的官窯,民窯,窯業發展的很快。五彩瓷也是進入了頂峰階段。第一個就是它的彩華貴,我們知道康熙的比例非常好,還有一個繪畫非常精細,藝術造詣非常高,有人把康熙的五彩和康熙後來發明的粉彩,稱為兩彩。五彩屬於硬彩,粉彩屬於軟彩,所以康熙這兩種彩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康熙的五彩還是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兩種,釉上五彩最能顯示和代表康熙的藝術特色和成就,但是這個時候康熙也發明了釉上濃艷的籃彩。就是保持後來的五彩器不以青花為地,所以釉上成為真正的五彩世界。康熙這個時期,五彩器造型古樸,凝重,挺拔,款式有時候寄託大明成化,大明宣德,但是他也有自己新的款式,比如說棒槌瓶,大花瓶,攢盤,大的攢盤,將軍罐,等等。這些東西經過五彩的裝飾顯得富麗堂皇,在用色的方面他也很用心,比如到了康熙的中期,釉上籃彩配置成功,色澤濃艷,它遠勝於青花,所以以釉上籃彩代替了青花。這是康熙時期最大的工藝革新,同時康熙的黑彩,光亮如漆,包括用的金彩,非常鮮艷。這就大大的增加了色彩的表現,和裝飾的華貴。

青花五彩雖然上傳自明代,但是所用的青料,和當時所用的珠明料調配是不一樣的,珠明料也是青花瓷的一種主要用料,色澤非常翠艷明亮,但是它有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什麼他可以分幾種顏色,就是在一個勾勒的輪廓線內,它可以用幾種顏色來表達,所以我們說康熙這個翠毛藍,墨分五色,多的時候,可以墨分九色。顯然這種工藝的成熟高出了明代。釉上施彩的方法,仍然是平塗。他沒有陰陽向背,但是在平塗後用其重色,也就是說用黑色的線細細的描繪,形成了物體色彩的深淺,更加貼切自然,其藝術效果已經超過了明代嘉萬時期。這個時候五彩的顏色靈活多變,而且非常誇張,用的非常誇張,匠人正因為用色非常誇張,所以它不同的色彩可以組合出不同的意境和情趣。雖然也是以藍綠紫為主的彩飾,但是它清新明亮。

康熙五彩

五彩是代表一種鮮艷,但是鬥彩就是代表一種珍奇,為什麼叫鬥彩呢,它就是很簡單的一個表述,鬥彩這個定義,青花釉下勾勒輪廓線,然後把勾勒出來的紋飾燒好,第二次出窯以後再在輪廓線上填彩,然後形成釉上的彩繪,然後形成釉上的彩繪與釉下的青花輪廓線爭奇鬥豔,就成為鬥彩,鬥彩一般來說始於成化,但是隨著不斷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從景德鎮御窯廠出來的一件大明宣德款,鬥彩鴛鴦蓮荷盆,可以知道宣德的時候已經就有鬥彩了,但是這個時期鬥彩並不多。但是到了成化,因為受朝廷,皇帝的喜愛,奢靡之風日趨盛行,這時候成化大量燒制了鬥彩器,當時的成化鬥彩器是非常昂貴非常值錢的,據史料稱,成化的鬥彩雞缸杯,在當時就值十萬貫錢。難怪現在一個成化鬥彩雞缸杯要值2.8個億,所以我們在收藏的當中,也可以看到,當時值錢的東西,留到現在,一定很值錢,所以鬥彩在彩瓷當中,它永遠是最高的,因為為什麼,它燒造的量比較少,明代的鬥彩,一般來說,色澤都比較淡雅,特別是它的綠和黃,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黃,非常鮮嫩,而它的綠非常透亮,到了明代中期,弘治正德的時候,這時候瓷業比較衰弱,因為弘治這個皇帝比較節儉,正德這個皇帝好玩,另外一個跟它的喜好也有關係,所以這個時期的鬥彩,進入了衰落期,到了明代嘉萬時期,鬥彩因為受到五彩瓷器的大量追捧,所以鬥彩相應來說就比較少,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博物館,萬曆鬥彩的一個小洗子,這個無論色彩還是釉色方面無法跟五彩相比,這個時候的鬥彩,就顯得比較渾濁,彩頭顯得比較渾濁,另外勾畫的圖案也好,包括胎釉也好,都顯得比較無力,顯得比較粗糙。

萬曆鬥彩花果紋洗

真正把鬥彩推向頂峰的,是到了康雍乾的時期,因為彩瓷的華麗發展,它是並駕齊驅的,特別是到康熙,所以康熙的鬥彩包括雍正的鬥彩,包括乾隆的鬥彩,都富麗堂皇,用色反而比較華麗,所以我們看到五彩華麗度,明清兩代比的話,是明代的顏色要比清代的要深,清代的五彩明顯喲啊比明代的要淡,可是鬥彩正好一反,明代的鬥彩顏色要淡,清代的鬥彩顏色要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清代的鬥彩裝飾非常華麗了,它主要是什麼,用彩上面非常大膽,各種顏色的彩料都可以在釉上作為彩繪,而且彩繪這個技術又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所以它燒出來的鬥彩器,特別是在雍正,給人感覺是什麼,如果是官窯的話,就像是一幅宮廷畫。

雍正鬥彩盤

到了雍正,我們所看到的這些鬥彩,已經是中國最頂尖最的時候,可是到了乾隆就慢慢走向衰落。因為乾隆時候瓷器品種非常多,鬥彩不過是其中一小部分。你像粉彩也好,包括這時候最華麗的琺琅彩也登上場了,所以這個鬥彩就是佔了一席之地而已。我們也要知道到了清代晚期,這種鬥彩,除了官窯燒造的量有一些之外,民窯燒造的鬥彩器,一般來說,非常少,這是因為什麼,造價比較昂貴,另外一個,導致了鬥彩跟五彩的衰弱,因此我們見到清代晚期,乃至到清末,鬥彩相對來說要比較少。

到了清代,我們中國的制瓷業,特別是彩瓷業,達到了頂峰時期,這個時候,又有兩個彩瓷脫穎而出,成為了主流。第一個彩瓷就是粉彩,因為我們要知道,粉彩器是康熙晚期的時候才發明的,而琺琅彩也是康熙時候才進入了一個燒造期,那首先我們要看琺琅彩跟粉彩有什麼區別呢?首先,琺琅彩原料含有大量的硼,機製為鉛,硼為玻璃料,而粉彩是不含硼的,它的機制是含氧化砷的玻璃白,粉化乳料。第二點,琺琅彩的彩色渾厚鮮艷油量,有一種油畫的這種感覺。但是粉彩淡雅柔潤光潔,色階的變化豐富,具有國畫的那種效果。琺琅彩的胎體非常輕薄,上下都比較厚薄比較均勻,粉彩的胎體比較厚重,但是粉彩的胎質比琺琅彩的還要白,還要細膩。尤其是景德鎮的精品,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特點是有區別的。

康熙琺琅彩碗

也就是說,直觀一點講,粉彩是以玻璃白打底,然後用色在上面可以從濃到淡,逐漸渲染過去,因此它繪畫的花卉,特別是葉子,葉子可能有濃淡深淺的變化,適合於用粉彩逐層渲染。

雍正粉彩

琺琅彩給人的感覺是什麼,非常的富麗堂皇。所以它的色調非常的均衡,其實琺琅就是什麼,我們補牙,用的那個烤瓷,包括我們用的那個搪瓷,這些都是琺琅,所以我們給人的感覺,所以琺琅彩給人一種乳濁濕透的那種感覺。

那康熙的晚期創燒了這個粉彩器,因為這個粉彩器,我們也稱它為暖彩。它跟五彩相比較而言,五彩用手摸,在釉面上微微突出來的,但是粉彩,你用手摸,它是突出釉面很多,而且有的凹凸不平。如果時代用的早,這個彩用的好的話,它還比較均勻,到了晚清的時候這個粉彩,我們經常會碰到,粉彩手一摸的話高低不平,而且渲染的層次也沒有清代早期那麼有力,均勻,乾淨。琺琅彩,因為是什麼,宮廷用品,所以它的燒造僅是局限於宮廷皇帝使用,因此它這種東西非常昂貴。因為琺琅不是我們國產,是從外面進口來的。它採用了景泰藍的藝術,銅胎掐絲琺琅,或者是銅胎畫琺琅。因此這種琺琅料非常貴重,一般民間不會採用這種瓷器上面畫琺琅彩,都是皇帝御用的產品。這就相對來說,它的生產量就比較少,因此留世出來的東西都非常貴重。那我們說了琺琅彩五彩粉彩這三種彩用手摸的話,琺琅彩是最均勻的,你再同樣填色,填的是綠彩的話,琺琅彩是最均勻的,也是最艷麗的。粉彩是厚薄不均,突出釉面比較多,五彩的話同樣是綠的話,是淺淺的一層,然後非常的透亮。這就是它們直觀上面用手摸的感覺。但是每個時代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彩繪使用,因為跟時代的興盛有關係,跟皇帝的喜好有關係,所以它的精細程度也有不同的區別。

乾隆琺琅彩

晚清民窯粉彩

到了清代的晚期,又有一種彩繪瓷器充斥了市場,這就是淺降彩的出現。淺降彩一般來說都是清代晚期出現的,它是將中國的書畫藝術,詩書印畫在瓷器上,得到了表現,使得瓷畫與傳統的中國畫相結合,創作出了瓷畫的一個全新的面貌。淺降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以水墨勾畫輪廓,並加以皴法,然後點綴山水樹木人物,這在晚清到民國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色彩。

淺降彩我們要知道粉彩都是要藉助玻璃白打底,但是淺降彩不用,直接在瓷板上面用紅色啊,綠色啊,直接畫,所以粉彩它有那種渲染,而淺降是沒有的,清代粉彩的藝人,包括清代制瓷的藝人,都是分工很細的,它是一個流水線,它也沒有什麼文化,就是這樣做的。你做拉坯,他做修坯,然後這個做上釉,這個做繪畫,最後還有燒制,它是一個流水線組合出來的一個產品,但是淺降彩這種窯匠,或者說是藝人呢,他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而且有些更是很有名的山水人物花鳥畫家,還有是清代御窯廠的匠師。所以他有這種文人思想的話,他在繪畫的過程中,他會把他的思想和修養畫進畫面,所以淺降彩的東西,一般都是具有文人思想的表達。但是我們所有的瓷器都是匠人製作,不過是一件產品而已,他沒有一種文人的思想。這種層次不是很高的,所以現在市場上我們所看到的珠山八友,包括其他一些名家,為什麼他們所繪畫的淺降彩的東西非常昂貴,就是因為淺降彩的東西,它是帶有一種人的思想,和人的氣息的。而其他的東西不過是匠人做的精細,還是粗糙,價格的高低,也在於皇帝的使用,或者是你匠人做的東西,這個東西非常的好。但是淺降彩就不一樣,它是有一種文人的思想在裡面,從燒制的工藝來說,淺降彩它燒造所用的彩料,和粉彩差不多,燒成的溫度也差不多,但是他們之間仍是有區別的。區別再什麼地方呢,第一粉彩所用的那個黑色的料,是一種純度較高的固土礦,而淺降彩所用的黑料,當地人稱為粉料,燒成以後黑深發亮。但是淺降彩跟粉彩燒成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粉彩燒成以後不過是一幅圖案,但是淺降彩燒成以後,這種效果就跟水墨畫一樣,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第二,粉彩填色之前需要用玻璃白打底,淺降彩是直接繪畫的,剛剛我們在前面也說過了。還有就是什麼呢,它的這種文人思想,還有匠人製作。這就是粉彩跟淺降彩之間最大的區別,所以一般來說像淺降彩,都是由一個人最初設計開始,然後把它製成坯,然後再在上面繪畫填彩燒制,基本上由一個人一氣呵成,把它燒出來。可是我們其他的瓷器,都是由不同的組合,像一個流水線一樣,最後把它燒制出來,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巨大區別。因此我們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特點,就能鑒別這些東西的真偽和判斷這些東西的時代性。

五彩的鮮艷、鬥彩的珍奇、粉彩的細膩逼真、琺琅彩的渾厚華麗、淺降彩的詩情畫意,彩瓷在我國明清,特別是清代達到了藝術的頂峰,爭奇鬥豔,各領風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類玉似冰——帶您了解越窯的歷史發展
宋代青瓷:素心與瑩潤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