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1970年,一個名叫邁克爾·溫納的英國人被好萊塢看中,從倫敦搬到洛杉磯,在美國開始了他的新事業。

從與影帝馬龍·白蘭度合作《夜行人》(1971)開始,此後的十幾年間里,這個英國人將以系列作品『Death Wish』(《猛龍怪客》)被世人記住。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猛龍怪客》系列導演 邁克爾·溫納

從1974年的第一部開始,到1994年的終結篇,「猛龍怪客系列」共計5部,其中前三部由邁克爾·溫納執導,主演均為當年的動作片巨星查爾斯·布朗森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第一部結局布朗森的「手指槍」

在該系列終結篇之後過去的第24年,以恐怖片見長的導演伊萊·羅斯的翻拍作品即將在內地上映。

新版『Death Wish』被譯為《虎膽追兇》,主演選擇了又一位好萊塢經典「硬漢」——布魯斯·威利斯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70年代的經典題材,結合21世紀的當下語境,主演升級成更大牌的動作巨星,「老問題遇到了新辦法」,藉此機會我們也不妨細數一下。

該IP能夠持續幾十年不衰的原因,以及它在被昆汀稱為「恐怖片的未來」的伊萊·羅斯的導筒下又有怎樣的新突破。



暗夜下的罪與罰

上世紀70年代,幾乎所有在現代化過程中早早領先的美國城市都接連陷入危機——財政危機、環境危機、失業率與犯罪率激增、種族衝突與階級衝突激化。

而另一方面,郊區化的發展催生了「白人群飛」(white flight)現象,也間接導致了基礎設施廢棄、建築空殼等「病症」。

中產階級人口外流,聯邦政府拒絕提供援助,包括紐約在內的許多大城市瀕臨財政破產邊緣。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著名的《紐約時報》頭條——福特總統對城市說:去死吧!

而反觀美國各主流媒體的社會呈現,卻大都只停留在「安全地帶」,尤其是電視媒體和與之捆綁的商業廣告,無不以郊區中產階級的美滿生活為核心,傳遞著一種「幻象般的寧靜」,販賣著看似無懈可擊的「美國夢」。

誠然,當時絕大多數好萊塢電影也是如此。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叛逆」的出現始於今天我們常說的「新好萊塢」電影,它們反類型、反傳統、反主流、有時甚至反敘事,是美國影史上驕傲燦爛的一頁。

它是各種因素的合力作用,包括了新興娛樂消費形式的衝擊、好萊塢的自我洗牌、新一代電影人的創新實驗、各類民主民權運動等。

《猛龍怪客》就是這樣一部在當時看來反傳統、反主流的作品,它將鏡頭直接對準罪惡的紐約。

以夫妻二人的甜蜜度假開場,在航班廣播的轉場過後,鏡頭開始追隨一輛標誌性的黃色計程車,再加上諸如布魯克林大橋、曼哈頓島等地平線景觀,讓人一眼便能認出這是紐約。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這城市上個月發生了15宗兇殺案,上周21宗。」

「得體的人應該在城市賺錢,然後去郊區居住。」

保羅同事的兩句話,已然把醜陋的城市畫像勾勒出來。

妻子被毒打致死,女兒創傷昏迷,當無妄之災降臨在自己家庭的時候,原本性情溫和的保羅陷入了價值觀的衝撞與鬥爭。

直到保羅出差去往位於亞利桑那州南部的圖森城勘察地產項目,在一處拍攝西部片的影視城,「正義的牛仔將暴徒繩之以法」的戲中戲最終促使他實現了行為上的轉變,借著夜色開始私人執法。

這一典型人物形象也被稱為「俠客」(Vigilante),並衍生出專門的電影類別「Vigilante Film」。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影片中路人手拿報紙的頭條——市長控訴:『停止俠客行為』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老版《猛龍怪客》系列

同老版一樣,伊萊·羅斯版的《虎膽追兇》鎖定的是另一座知名的犯罪之都——芝加哥,也是被認為最具有「哥譚市」氣質的一座城。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新版 《虎膽追兇》

同樣的城市地平線景觀開場,流暢的鏡頭從繁華的芝加哥大街跟到北部醫院,故事切入更快更直接,毫不拖泥帶水。

這一版本中,男主角保羅·科西的身份從建築地產商人變為了外科醫生。該設定使人物更具悲劇性。

這在影片開始時,他竭力搶救中槍的病人,又同時需要搶救開槍者的矛盾中就早已做好了鋪墊。

而真正的復仇開始之後,保羅身上「白衣天使」與「街頭死神」的對立特質也成為了影片視覺衝突的重要支撐。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 手術刀與彈藥,救人之手亦是奪命之手


荒蠻、文明、與流行

同老版中男主角相對緩慢的人格重塑過程相比,《虎膽追兇》進入復讎正題的節奏更快,動作戲比例更大,驚悚元素更多,血腥味更足,充分顯示了導演羅斯的作者風格。

邁克爾·溫納對《猛龍怪客》的視聽處理,在攝影、布光、調度方面仍屬於經典好萊塢的操作模式,尤其是在光影與人物關係的呈現上,能看到黑色電影的影子。

因而,如果說《猛龍怪客》是以標準化拍攝探討荒蠻與文明、暴力與自由的衝突對立,那麼《虎膽追兇》則更像是導演對於這一經典IP的流行化表現。

一個重要的環境變化是視頻網站和視頻博主的大量出現,這使得保羅能夠關起門自學槍支技能。搭配AC/DC的搖滾樂,片中的動作戲和復仇過程也被設計得更精緻,更大膽。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羅斯的恐怖片屬性本質集中爆發在修車行的「逼供」一幕:兇徒Joey的慘叫被刻意地放大再放大,而保羅則無比冷靜地進行起專業剖析:「這是我們在醫學院學到的人能承受的最大程度的痛感,又不至於引發心臟停搏。」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影片中芝加哥DJ談論起「死神警報」時採取的是一種說唱式的形式,此處,對社會嚴肅議題的討論以一種流行化的、偶像化的包裝來完成,彷彿瞬間將人帶回90年代。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昆汀·塔倫蒂諾(左)伊萊·羅斯(中)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右)

1974年到1994年的20年間,「猛龍怪客」IP下的系列作品在構建著相似故事的同時,也深刻地反映著美國社會的變化。

而如今伊萊·羅斯以一種懷舊流行的形式去翻拍,想必他要說的遠遠不止於當下,而是涵蓋了更加廣泛的時間維度。

比如「槍支問題」,比如「人身安全問題」,這些並不會隨著時代進步就隨之減少的社會陰暗面。導演秉承著原著精神,用更直男更「乾爽」的凌厲手法表現出來,對錯任人評說,觀感無與倫比。

它不政治,很迷影。

《虎膽追兇》----YouTube早已代替電視,這世界卻還是一樣混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