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自忠誣陷為叛徒,全國輿論都譴責他,為何李宗仁還要保薦他?

張自忠誣陷為叛徒,全國輿論都譴責他,為何李宗仁還要保薦他?

(張自忠戎裝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盛志遠

張自忠,許多後人都知道他是抗日悍將,民族英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萬萬沒想到,他曾經是被人唾罵的漢奸。

讓我們將時間回到1931年,也就是中華民國19年。張自忠剛好四十歲。從北洋軍政學堂學習幾年後,張自忠被馮玉祥招入麾下,從排長做起。之後張自忠表現可佳,屢立戰功。1931年,張自忠徹底得到馮玉祥的信任,成為馮玉祥「西北軍」中一位不可或缺的猛將。同樣在這一年,「西北軍」被蔣介石的民國政府收編。新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宋哲元任軍長,張自忠直接被南京中央任命為三十八師師長。

如果安安穩穩在陝西任職,張自忠可以平淡度過其一生。但1935年,張自忠做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請求調往北平任職。請示很快得到上級同意。兩年後,張自忠的名字一下被全國人民了解。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很快佔領北平。

(投筆從戎的青年張自忠,圖片源於網路)

當時的平津,名義上歸中央民國政府管,實際上是由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自行治理。宋哲元的良將張自忠以前打帶領部隊打過「長城抗戰」,也就是後來歷史上著名的「喜峰口大捷」。但在北平站穩腳跟後,宋和張思維依然保守,帶由濃厚的軍閥思想。他們認為華北是自己的地盤,蔣介石嫡系軍不要進來,我們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和日本人周旋。可當時日本人鐵了心要拿下北平,不惜投入重兵。宋哲元和張自忠,要麼戰亡,要麼逃跑。七七事變後,不論是宋哲元還是張自忠,無法認清當時形式,完全低估日本人的能力。一心認為和日本人保持一定距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能保住自己的地盤。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宜昌市民護送張自忠靈柩上船。圖片源於網路)

但是日本鬼子卻不給他們一點面子。日軍佔領北平僅一天,宋哲元以「保存西北軍後備實力」為由,帶著大部隊先撤了。他把殘局扔給張自忠收拾。當時的天津市長是張自忠,同時管理北平和天津。

宋哲元出走後,張自忠對部下說了一句:「我可能要成叛徒了!」

(張自忠墓,圖片源自網路)

不出意外,以當時宋哲元留下的部隊,根本無法和日軍抗衡。在日本人的持續施壓下,張自忠最後做了一個令他悔恨終生的決定。向老百姓宣布平津脫離民國政府,由日軍管理。

第二天一早,京城的老百姓發現,城內的中國軍隊全不見了,到處是安民布告。他們恍然大悟,這是投降啊!

那時起,全國的報紙報刊都在刊登張自忠是大漢奸的新聞。老百姓對張也是恨之入骨,馮玉祥更是直言自己看錯了人。

(張自忠題字:為民族爭生存而奮鬥,圖片源於網路)

而張自忠本人,並不想真正做漢奸,他深知以自己的實力對抗敵人,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陪了士兵的性命,老百姓也不會好活。放棄抵抗,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也正是從那以後開始,張自忠開始了自己的救贖之路。通過李宗仁的保薦,張自忠被蔣介石起用,回到原來的三十八師擔任師長,後升任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從那以後,張自忠再也沒軟過,直至戰死沙場。

(張自忠親筆信,圖片源於網路)

1938年3月的在臨沂,張自忠指揮的五十九軍同日軍對戰八個晝夜,成功拖垮日軍,消滅了敵人前往台兒庄增援的部隊。將日本人的王牌軍隊板垣師團擊退,俘獲日偽軍3000餘人。為台兒庄大捷立下大功。

1939年5月,中日在湖北打響了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隨棗會戰。5月10日,張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殲滅日軍輜重部隊,迫使日軍放棄渡河攻擊襄陽。被擊退的日軍並不甘心,很捲土重來。會戰持續了一年之久,在一次戰鬥中,張自忠英勇殉國,享年49歲。他死後,日軍宣布停止轟炸襄陽一天,民國政府為張自忠舉行國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詩詞高手的婚前對白
抗日英雄黃傑為何會在率領三萬大軍的情況下被法國人俘虜?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