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麒麟980突破物理極限!7nm最強芯Mate20首發搭載
只要是關注科技圈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科技圈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在8月31號華為發布了旗下最新處理器麒麟980,要知道作為全球首款7nm晶元來說,華為無疑推動了整個晶元行業的進步,這款晶元也將率先在最新旗艦華為Mate 20上首發。
打造最強"芯" 讓快發揮到極致
對於麒麟980的發布來說,很多消費者或許只是停留在表面,換一種角度來說的話那就是在麒麟980指甲蓋大小的尺寸上塞進69億個晶體管,相較上一代處理器在性能提升75%,能效上提升58%。
麒麟980的性能實現了全面提升,背後的7nm工藝是基礎,這也是行業中首款採用7nm製程的手機晶元。眾所周知,製程的提升必然帶來更高的集成度,也就意味著在同樣面積的處理器中可加入更多晶體管,帶來更強性能表現的同時,能效也會有更好的表現。而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80也是ARM Cortex-A76 Based首發的產品,它採用了2超大核(A76@2.6Ghz)+2大核(A76@1.92Ghz)+4小核(A55@1.8GHz)的新架構,結合Flex-SchedulingTM智能調度機制,可兼顧性能及能耗表現。這對於在使用的時候它所帶來的體驗就會非常的明顯。
對於上一代麒麟970來說,最為驚艷的一個標籤就是"AI",在麒麟980上再次發力AI,麒麟980創新性引入AI調頻調度技術,能夠實時學習幀率、流暢度和觸屏輸入變化,預測手機任務負載,動態智能感知手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性能瓶頸,及時進行調頻調度,為用戶帶來操作流暢、不卡頓、持久續航的卓越使用體驗。
研發背後 堅持不懈帶來的成功
相信大家在看待麒麟980的時候都會想,作為目前商用全球首款7nm工藝製程的移動處理器,華為在麒麟上的投入到底有多少呢?麒麟980誕生背後都經歷了什麼,其研發的成本是多少到底是多少?
根據調查顯示來看,麒麟980立項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確切的說,麒麟980的研發超過了36個月,在研發過程中,共計推出了超過5000個工程驗證開發版,如果這麼來計算的話,差不過每六七個小時,就會有一個工程驗證開發版,這樣的研發密度和速度,可見華為在人才方面的投資和積累。用海思CTO艾偉的話說就是"(7nm工藝的麒麟980)是挺難的事情,(每次覺得)快過不下去了,但又過下去了",可見其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幾經挫折,此外就是在投片周期上,雖然有5000個工程驗證開發板,但是並非通常理解的可以反覆修改,因為一次投片周期就需要4個月,所以一次修改之後,只能等4個月後驗證,然後修改之後進行下一個4個月的等待,相當於一次周期至少是8個月,其中還不包含修改時間。所以,說是三年時間,去掉前面定義時間,去掉早期的一些基本電路測試時間,真正留給晶元做完整驗證周期就只有兩次。
不僅如此,麒麟980的研發費用超過3億美元,也就是說,每天的研發費用約為200萬人民幣。這個數據如果是大家日常看到的話肯定會驚訝,因為一天花掉200萬人民幣確實是天文數字,但是在麒麟980身上,確實是真實存在的。而在這裡面有一些重要里程碑的事件,比如2016年實現定製特殊基礎單元,構建高可靠性IP,2017年實現SoC工程化驗證,直到2018年實現SoC大規模量產。在如此長的研發時間上來看,光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都是龐大的。
而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攻克的難關則是人力財力都不能夠相比的,在麒麟970的時候,其集成的晶體管已經達到了驚人的55億,蘋果A10隻有33億,而到了麒麟980,晶體管數量增加到了69億,我們知道更先進的製造工藝,可以帶來很多的優勢,例如主頻更高,能耗更低,但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就是怎樣保證電氣的穩定性,同樣是指甲蓋的大小,集成了更多的晶體管,那麼晶體管之間的距離就會更小,這無疑是個挑戰。這些挑戰同樣對於其他的晶元廠商來說也是暫時不敢去想像的,而對於華為來說則是不僅去想了,而且把它做到了。
在每一個偉大的產品誕生的時候,背後所投入得研發等都有著不一般的故事,也正是因為華為這樣不顧一切的去嘗試去挑戰才帶給我們麒麟980這樣一個優秀的產品。而在接下來的華為Mate 20上我們也能夠真正的去體驗到這款處理器所帶來的極致性能,這不禁讓我們感到非常期待。
※打開安卓手機此功能,流暢度提升65%
※安卓手機掌握這兩技巧,流暢度不遜色於iPhone手機
TAG:科技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