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勝利後,蔣介石為何再次選擇下野?原來是為了張學良
文史
09-07
1927年,經過大半年的北伐,國民革命軍消滅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兩大軍閥,北伐取得了初步勝利,張作霖也在和蔣介石的交手中失敗,在他返回奉天途中,被日本提前安防的炸藥炸傷,回到奉天后不久就去世了,張作霖死後,接手東北的是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和張作霖不同,張學良一直期盼能和平解決和蔣介石的矛盾。
而在返回南京後,蔣介石卻做了一件令人十分意外的事,他再一次遞交了辭呈,選擇下野,蔣介石在之前也曾數次下野,但每一次歸來,他的權利變得越來越大,對於蔣介石的下野,眾人也是見怪不怪了,不過這一次卻不同,因為北伐勝利後,蔣介石已經掌握了國民黨的軍事大權,那麼此時的蔣介石為何再次選擇下野呢?
其實真實原因很簡單,北伐勝利後,有人建議蔣介石不要理睬張學良對國民黨表現出來的忠誠,建議繼續對東北用兵,用軍事手段佔領東北,不過蔣介石卻想用和平的手段來解決東北問題,在和張學良數次交談中,蔣介石也十分欣賞張學良的才幹,另外一點,蔣介石想急於鞏固自己現在的權利,一旦出兵攻打東北,就會對他現有的權利構成威脅,不過為了不得罪他的支持者,蔣介石不得已選擇下野。
在此之後,張學良不斷派人前來和蔣介石談判,而蔣介石也對張學良感到十分滿意,最終張學良終於同意東北易幟,而蔣介石也達到了他的目的。
※趙雲死後700年,常山又出了一位猛將,武力不輸趙雲,卻被唾罵至今
※《亮劍》:魏和尚一腳把牆踢倒,趙剛為何不表揚,反而要批評他?
TAG:讀書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