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為何一生都沒回淮安,真實的原因讓人落淚!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現淮安市淮安區)城區駙馬巷,周恩來在淮安度過了12年的時光,淮安城的鎮淮樓、文渠、文通塔都留下了童年周恩來的足跡。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隨伯父離開淮安前往東北求學,從此周恩來直到去世都沒能再回到這個令他魂牽夢縈的故鄉。
周恩來從淮安到東北、天津、日本、歐洲、最後到北京中南海,足跡遍布各地,但是,始終再沒有回到起點淮安,不是他不思念家鄉,而是身不由己。1946 年5 月,在重慶他對記者說:「36 年了,我沒有回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周恩來是非常思念家鄉,思念淮安的。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作為一個擁有8億人口的大家庭的總管,更是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這個大家庭身上,而淮安只是這個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不會得到總理特殊的照顧。甚至,當時很多淮安人都不知道周恩來是淮安人,直到建國後的1955年年,淮安師範學校有位老師叫孔憲銓的,小時候曾和周恩來總理同過學,他懷疑總理是淮安人,但不便與總理直接通信,便與周八太(周恩來總理的嬸娘)商量,就以周八太的名義致信到國務院詢問。哪知,時隔不久,江蘇惠浴宇省長受周恩來總理委託,將周八太接到北京,由總理奉養。從那時起,淮安人才知道周恩來總理就是淮安人。全縣人民都為之高興,感到自豪。
其實總理從來沒有忘記過家鄉人民,總理曾經這樣說過,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是沒有不熱愛自己家鄉的;總理對家鄉的愛,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表達的。他不僅自己不回淮安,也不讓親屬回去,而且他自己一生當中,對親屬提出的任何私人要求,都沒有同意過。
1958 年7 月,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去北京見周總理趁機發出邀請:「總理,您老離開家鄉這麼多年,現在家鄉變化不小,請總理回去看看唄!」對故鄉人的邀請,周總理點了點頭。他感慨地說:「是啊,我何嘗不想回去看看! 1946 年,有一回,我在南京梅園新村,夢見自己在文渠划船,醒來後便想,將來全國解放了,我一定要回去看看。可這些年,有多少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有時候工作忙,遇到特殊的事情,難遣的煩惱,緊張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覺都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約幾位童年時的朋友,爬爬鼓樓,放放風箏……」言至此,周總理的眼睛濕潤了。周總理微笑了一下,給王汝祥講了個故事:「有這麼一個擺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划到河中心。這時,他感到很疲勞,而對岸又是旅客很嚮往的地方,你說這個擺渡的該怎麼辦?」
1960 年春,王汝祥再次去北京看望周總理。其間,周總理仔細地詢問淮安城裡的東嶽廟、三思橋、文渠、駙馬巷,並談及河下、板閘。當周總理陷入思鄉情景時,王汝祥再次請周總理回家鄉看看。周總理感慨地說:「是啊,我也想回去看看呢! 12 歲離開淮安,到今年整整50 年了!」他邊說邊伸出右手比劃著。他接著說:「但有好多事要做,只有等有時間再說吧!」
至於周恩來一生都沒回淮安的真實原因,其實可以通過他在1950年做的一個報告中看出!
1950年1月,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為動員幹部過好「土改關」所作的報告中,曾坦陳自己的思鄉之情,以及4年前沒能回老家的原因。他說:「那時我就想從南京到淮安去看看,因為淮安還有我兩個母親的墳。」他接著說:「但我考慮再三,終究沒有回去。當時我考慮是下邊三個原因:一、淮安當時雖是解放區,但從我和蔣介石等國民黨要人的多次談判中,我判斷出蔣介石遲早是要打內戰的。如果我當時回去了,淮安的周家、淮陰我外婆的萬家都是名門望族,親友很多,一些因我回去而見過我的親友等人,有的必然會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二、當時我們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所屬的蘇皖邊區政府正在搞土改,我回去後,周、萬兩家我的親戚中會有部分人因為與我這層關係而給地方土改帶來困難。三、當時時局不穩,我回淮安就必然牽動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地方各級領導,給他們增加安全保衛和接待工作方面的麻煩。所以我終究沒能回到我日思夜想的故鄉淮安去,沒有到我母親的墳前盡兒子的一份孝道。」
其實,周恩來不回淮安的最重要原因,在這份報告中總理沒有說出來。就是:淮安當時屬於全國貧困地區,如果,總理回去的話,淮安當地的政府必要高規格接待,必然會給當地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對於這樣的結果,一生清貧的總理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浙江一座古井「作怪」,考古隊趕到24小時戒嚴,瘋狂挖掘12天
TAG:曉燕愛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