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是「會講故事」的三稜鏡
視覺影像藝術家|向振華
向振華:青年藝術家,1984年生於重慶,2006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於2007年赴法國留學,並獲得法國戈布蘭圖像學院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碩士學位。他常使用當代消費社會中的商品附屬物進行創作,通過生成的圖像試圖探討人與這些物品的關係。
個人主要作品:《Box》、《Testers》、《Cape Sounion》、《Catalogue》等。
拋開藝術家的身份來看,向振華其實只是一個喜歡用圖像的方式展現自己所見所聞的「孩子」,正因為帶著「孩子」的靈犀稚氣,他能夠敏銳地用直覺從繁雜的消費社會中捕捉人與物的關係。而攝影對於向振華而言,也是圖像表達的形式之一。
向振華在本科期間就讀於繪畫專業,大二的時候開始接觸攝影,由是他發現了一種相比其他創作方式而言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本科畢業後,向振華留學法國進入戈布蘭圖像學院學習攝影,希望系統掌握攝影技術。但技術從來都不是藝術的全部,更重要的是用藝術的語言去表達,所以他來到了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繼續學習。
相比長時間醞釀雕琢一件作品,向振華更喜歡以項目的形式進行藝術創作。「雖然以項目為周期創作過程會有些反覆,但是相對來說也比較利落,不像繪畫,需要保持情緒的連續性。」
「我並不是喜歡保守待在某個封閉環境的人,所以我會把自己的創作分割成不同的項目。當我有了創作概念,就會用兩三年的時間去準備這個主題,最後用兩三個月完成創作後,再進入下一個主題的創作。」
圖像藝術,是「會講故事」的三稜鏡
向振華把藝術創作比喻成「三稜鏡」。當平面的照片經過後期技術製作、並納入他整體作品後,就會成為一面「會講故事」的三稜鏡。
「光通過晶體會折射出七彩的顏色,這是光的本質。而一個客觀意象經過藝術家主觀拆解後,通過多媒體等形式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並能夠引起人們對於這一客觀意象的二次審視,這是我對創作方式的理解。」向振華說。
在他個人作品展覽上,他會通過影像、燈箱、音效構架出完整的體驗氛圍,而音樂、裝置、雕塑、行為藝術……這些形式對於他而言,都是用來闡釋觀念的工具和載體。
「創作是尋找最適合表達方式的過程,所以最初我就沒有規定自己必須採用某種特定方式創作,但當我選定一種表達方式的時候,必然會要求自己去掌握這門語言。」
對於向振華而言,創作沒有「非要用」和「必須有」一說,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在向振華眼裡,影像就是目前最「適合」他的形式之一。「它是我現階段能掌握並用來表達自己的手段和方式。」
行將消逝·第二天
2015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為悼念在事件中喪生的人們,向振華將其於2014年至2016年在巴黎街頭拍攝的130張人像作品編成影像集,並將此書命名為《第二天》。
「人們絕大多數對於災難的理解僅停留在網上圖片,圖片會衝擊你的視覺、帶來震撼,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過目即忘』。」接受災難現實之後,我們最終又留下了什麼印跡?這就是向振華想去探討的問題,《第二天》也因此得名,無關過去和未來,只是個常態。
當災難的恐懼感襲來,再去翻閱這些人像作品,向振華不禁想到這些人的來路與歸途。「當時拍攝的人們現在去了哪裡?我們帶著情緒重新去審視這些人像,不同的時間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在街頭拍攝的過程中,向振華是一個觀察者。「我會把場景想像成一出話劇或者一部電影,從我的生活中走出來這樣一個路人,看到他的樣貌,你不禁會去聯想他的年齡、身份,以及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最終就把他像劇照一樣放進了我作品裡面。」
至於為什麼要去看生活中那些過路者?向振華用「行將消逝」四個字回答了這個問題。
「走在大街上你可能會突然被某個人所吸引,在觀察過程中流逝的幾秒時間非常短暫,這一瞬間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這瞬間佔據了我生命裡面的某一個時刻,雖然它也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它佔用了我一定的時間去花費在這人身上。既然時間已經花費了,那它還會留存下什麼意義嗎?我想通過影像把這些吸引我的事物記錄下來。」
蘇尼翁角
向振華作品《蘇尼翁角》(Cape Sounion,2017)的創作契機源於一張新聞圖片——一個從敘利亞逃難到希臘的小男孩遭遇海難,他身著紅衣的屍體被衝上海灘並遭到媒體曝光。這張照片曾經一度覆蓋了西方媒體,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進而引發了關於難民問題的討論熱潮。
然而在向振華的作品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過多的苦痛和哀傷,他拍攝了事發海域蘇尼翁角的幾處風景。這裡擁有希臘最美的景色,矗立著和雅典神廟一樣古老的海神廟,見證了希臘這一古老文明的輝煌與沒落。
然而與美好景色相映襯的是殘酷的現實:希臘因為經濟問題成了歐洲的「問題」國家,中東地區戰爭延綿,難民問題像陰霾一樣籠罩在這片土地。
當「蘇尼翁角」這個名字被提到的時候,這件作品便天然成立。所有的故事在這裡出現又湮滅,歷史的興衰榮辱、人們的苦痛與悲哀也被掩埋,只留下這片無盡的海浪。向振華將他站在那裡的時間抽取出來,定格在那裡訴說著時間的變與不變。
盒 子
《盒子》系列作品呈現了一組被扔棄的奢侈品包裝盒。向振華在作品中保留了對於那些「行將消逝」事物的敏感和脆弱,他將這些遺棄品重新撿拾回來放在圖像里,並給予世人放大注目這些物品的機會。
「我儘可能地減少了對拍攝對象的控制,希望用一種機器的視角來呈現出如博物館陳列的距離感,並且讓圖像在製作過程中變成與時間相對平行的一種狀態。雖然最終看到的只是一張扁平的圖像,但是這個過程卻是在記錄一段連續時間中物體面貌的變化,所以這個物體的成像過程變成了『讀取』而並非直接捕捉。」
「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擴大了攝影的範圍,所以最後圖像展現在觀看者面前時,我希望能夠看到的是這個盒子與觀眾之間產生的共鳴而不是我在製造圖像時的某個動作。」
《試用品》&《型錄》
向振華通過《試用品》反思當代社會「將人物化」的現象。在時尚秀場的拍攝過程中,他將目光放到了模特們的身上,女孩們不停更換展示自己身上的「時尚新品」,不禁引人思考,到底是觀賞者消費了模特身上的商品,還是這些模特被身上的商品及觀賞者消費了?
向振華選取了十多位模特作為樣本,在未事先告知模特工作內容的情況下,讓這些女孩在影棚里等待,並用相機悄然記錄了女孩們在等待過程中的狀態。
「標準化選擇下,形成了『模特』這個完全依附於消費社會的特殊人群,但首先她們還是「人」,人在一個被動環境里會有什麼樣的狀態?這就需要去觀察。」
後來,向振華又開始去思考如何將人和物一起呈現,最終創作了《型錄》。
「每一季服裝品牌推出新品並讓模特試穿推廣,這對於消費者而言只是一個營銷的手段。模特每試穿一件產品都會產生一張圖像,然而這個過程長年累月不停重複,就會產生大量圖像。我將這些圖像通過拍攝技術和後期處理,在圖像里形成一個直立的人像,而這更像是一個『造像』的過程。」
「當這些產品和模特被大量重複排列的時候,這些產品的顏色材質、包括人,這些影像都會消逝掉。我常在創作的時候尋找「行將消逝」的狀態,就是『他還在,但他即將消失』,這個過程把物體拉入了時間的維度,觀眾看到的不單單是物體本身,體會在這個過程物體變化的氛圍。」
「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到這一過程,在這過程中,一件事物他是以何種狀態發生,又以何種狀態結束。」
——
如今,向振華開始回到國內進行他的藝術創作。在這個波濤洶湧且蘊藏著強大生命力的時代,他也將繼續用攝影這一藝術形式,跳脫於喧囂的繁世,發掘我們身邊那些「行將消逝」的故事。
- END -
2018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專題閱讀
名人專區
2018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5月17日正式開啟!
※還記得江南皮革廠嗎?
※科學家利用這種方法定位遺傳病症相關基因!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