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北極光鄧鋒:42億美元賣公司,參與西湖大學創辦,如今他定下兩個人生目標

專訪北極光鄧鋒:42億美元賣公司,參與西湖大學創辦,如今他定下兩個人生目標

9月7-8日,2018創新中國DEMO CHINA總決賽暨秋季峰會在杭州洲際酒店舉行,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參加了高端對話,並在隨後接受了創業邦專訪。

14年前,鄧鋒與夥伴在矽谷創辦的網路安全企業NetScreen以42億美金的價格被收購,成功的事業奠定了更加自由的思考方式,他給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定下兩個基礎目標:有意思,有意義。

他選擇了做早期投資,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公益事業上。其中,前者於他而言是興趣所在,鄧鋒至今仍然保持著每天見2-3位企業創始人的工作節奏;而在公益事業上,鄧鋒的標準是,一定要以創新的方式做公益,例如,他作為創始捐贈人參與了西湖大學的創辦,同時也與很多投資家、企業家聯手捐贈了被稱為「民間諾貝爾」的未來科學大獎。

「我們希望讓科學家成為明星,讓年輕人也嚮往成為那樣的科學家。」

以下為訪談實錄:

創業邦:你此前提出看好未來一段時間的科學技術創新,值得關注的技術創新主要有哪些?

鄧鋒:歷史上,互聯網最早就是以技術創新的形式出現的,隨後帶來大量的新應用,現在無論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還是生命科學,也開始出現很多新的應用場景,但這背後有大量的科技創新做引導。

創業邦:從技術落地應用的層面來看,最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方向又是什麼?

鄧鋒:第一塊是大數據、IOT加上人工智慧,這三種新技術疊加起來看,更加有意義。如果單獨看人工智慧,那麼它的演算法算力發展需要時間,並且壁壘其實在於數據,而單獨看數據的話,很多人又說大量數據掌握在巨頭平台手中,那麼投資方向怎麼找?如果我們把IOT+數據+人工智慧,你會發現能帶來更大的創新,也給投資帶來了新的機會。

第二塊是健康醫療、生命科學,特別是基因組學、蛋白組學所引領的整個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其中包括靶向葯、基因測序、細胞治療等,這些是推動醫療健康未來10-20年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分別談論技術驅動和應用拉動的話,我更看重應用拉動,應用才是真正能把技術落地。比如我們投了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叫Sensoro,是利用IOT物聯網技術做消防系統。但我第一次看這家公司的時候沒有投,因為當時他們沒有找到殺手級應用,後來發現,他們的技術在消防場景中應用很好,煙霧報警器四年更換一次,貼在牆上就可以,設備都連在一起,一樓著火十樓就可以報警。他們可以做到全國聯網,比如寧波下面一個小鎮里某地有問題,總台馬上就接到報警,迅速幾個電話,就可以把指令傳達給物業、消防和業主。這種產品就是有很好的新技術,但沒有應用拉動的話,它要發展也很難。

創業邦: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你始終置身於信息科技浪潮之中,那麼在縱向時間軸里,如何理解今年的「至暗時刻」?

鄧鋒:首先,我們沒有特別悲觀,其實北極光今年的投資節奏比2017年還快一些。

對投資機構來說,現在是募資前端變冷,在投資這一端,消費互聯網的機會在變少,可to B的投資機會並沒有減少,此外醫療健康、生命科學也依然很火,因此也並不是整體上變冷,而是冷熱不均。

這個過程中,資本會向頭部集中,對產品高壁壘、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來說,機會其實在增多,全球科技發展的上升期是一個長周期,除了一些短期的市場概念之外,像基因診斷這些技術都是長周期的,成本一定是越來越低,檢測一定是越來越準確。在一個長周期里做科技投資,不能被短期的噪音過分干擾。

創業邦:作為北極光創投的管理者和作為投資人,哪一個對你的時間精力要求更高?

鄧鋒:對我來說大概四六開吧,40%的精力做管理工作,60%做投資。其實企業管理的成本不是線性的,所以我始終把團隊人數穩定在一個相對恰當的規模上。這也和北極光的投資策略一脈相承,我們投資的賽道數相對較多,但不會在某一個賽道里覆蓋式地投資,而是做精品投資,即每個賽道里投資最好的一到兩家。

我目前還是會每天見兩到三家企業。所謂勤奮這個概念,是來自於你認為這事兒挺辛苦,比如如果說要去打高爾夫,我得拿出勤奮的精神才能去。但我覺得見企業、見創始人是興趣,跟企業家要做一些業務創新,我會覺得是開心的事。

創業邦:作為一個曾經的企業家,又作為投資人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你如何定義兩者之間的身份差異?

鄧鋒:做過運營工作,經營過企業的人,有時候做不好投資,原因在於他容易按照過去的思維思考問題,他認為自己懂業務懂管理,這種心態就容易出問題。

做投資的工作,沒必要過於聚焦,我的視角可以很寬,跟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看到大量的創新,很多企業的成功都有我一份功勞,通過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這種心態也很好。

其實做早期投資有一個優勢,企業家跟我們關係更近,某種程度上我們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的。大家都看不清楚的時候,我們投進去,這對企業家非常重要,而且往往還能幫得上忙。

創業邦:如果現在回到30歲,你會選擇做投資人還是做企業?做企業的話會做什麼?

鄧鋒:人的一生就這麼多時間。2004年,我和夥伴共同創建的NetScreen被以42億美金併購,我從那時候就認為,今後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做到兩點:有意思,有意義。

比如我現在很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是智能寵物,是非常智能化的硬體寵物,它可以讀懂你的感情,跟你能帶語氣地聊天,可以陪著自閉症的兒童,陪伴老人。這是一個非常好但門檻特別高的事情。這個項目是能短期賺錢的嗎?很難。但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有意思。一方面好玩,另一方面能改變世界。

創業邦:感謝參加創業邦的「大佬午餐拍賣公益計劃」,多年來,你也頻繁發起、參與各類公益事業,你對公益事業的認知是怎樣的?

鄧鋒:回想起來,我似乎是總能處在每一個大浪的前端,包括進入中關村,在矽谷創業十年,做風險投資,都是在浪潮的前期參與進來的。

在公益事務上,我不但很早就參與進來,還在支持很多很創新的公益項目。其實我經常會有很多很酷的想法冒出來,在公益上有哪些事情,是別人不能做而你能做的?我沒有去做過希望小學,不是說希望小學不重要,只是很多人都能做,我反而可以做些不同的事情。

我沒有捐過任何一座樓,做公益我更看重人的因素,此外也會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做管理,你只有好的公益想法不行,還要有很好的執行力,有專人負責,假設項目是按10年期設計的,但是第一年執行之後,你彙報的結果不好,抱歉,後面9年的支持沒有了;所以我希望是用商業思維來管理做公益項目。

我做公益一個大主題是教育,第二塊是中美關係,這都跟我的資源背景有關。一方面我在中美市場都做過創業和投資,另外,我在教育界也有很多資源,特別是高等教育,和清華有很多合作。又比如說,我參與設立西湖大學,不同於國內現有的私立大學,主要是解決就業問題;西湖大學的目標是做頂尖大學,現在只招博士生,本科生以後慢慢會招,就是用一種新的思路來做中國的教育科研。

關於未來科學大獎,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改變一點社會風氣,讓整個社會更加崇尚科學,更加尊重科學家,我們辦未來論壇,做頒獎典禮,就是希望讓科學家成為明星。這又是一個創新的舉措,以前科學家都是默默無聞的,但現在通過宣傳,可以讓年輕人覺得,我將來也希望成為他們那樣的科學家。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3年,6代機器,5輪融資,做好這杯咖啡生意靠什麼?
張飛充電完成KYMCO Capital 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鋰電分時租賃市場布局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