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人,敗亡後被尊為地方神,後裔卻以賣身為生
元末明初的眾多義軍中,能對朱元璋奪取天下構成威脅的主要有2支隊伍:大漢的陳友諒和大周的張士誠,民間有歌謠唱到「友諒最桀,士誠最富」。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陳友諒軍的勢力強大且能征善戰,甚至強於朱元璋的明軍。1363年9月,明軍和漢軍在鄱陽湖爆發了中世紀世界最大的一次水戰,最終幸運女神選中了朱元璋,明軍以20萬擊潰號稱60萬的漢軍,陳友諒也在戰場上被流矢擊中而死。
然而,陳友諒雖死猶榮,他在明、清兩代一度被湖荊地區的百姓奉為地方神,頂禮膜拜,香火不斷。陳友諒為何會如此受歡迎?他到底有怎樣的人格魅力呢?陳友諒祖籍為湖北省仙桃市謝家灣人,所以他本姓謝,其祖父謝千一入贅黃蓬山陳姓,遂改姓陳,其子陳普才生子5人,陳友諒排行老三,祖父3代都是漁農。有一次,一個風水先生看了陳友諒先祖的墓地後說:此家必出貴人,後來一語成讖。
陳普才見陳友諒並不像自己的其他兒子一樣一副漁農臉,而是長的姿貌豐偉,於是將他送入私塾,倒不指望他能登科及第,因為元朝的漢人想入仕比登天還難,只希望家族能出個讀書人。誰知陳友諒就學不到3年就因調皮搗蛋被輟學,陳普才只得帶他重操漁業,卻又發現兒子臂力過人,於是又把他送去學習武藝。陳友諒在父親的有意栽培下成為一個威武高大、略通大義、嫻於武藝的人。
後來,陳普才又經過一番打點,讓陳友諒在當地縣裡擔任一個小吏。1335年,紅巾軍起義席捲黃蓬山,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大破沔陽,15歲的陳友諒見勢加入紅巾軍,開始了戎馬生涯。經過十幾年的南征北戰,陳友諒靠自己的勇猛、強悍逐漸在起義軍中佔有一席之地,並憑藉堅毅、果斷的性格成為紅巾軍中勢力最強的人物。1357年,他乘上司倪文俊謀殺徐壽輝失敗,將其殺害、奪其兵權;後又殺推翻徐壽輝的天完政權,建立了大漢政權。
由於陳友諒做過元朝官吏,對元朝官場權術比較熟悉,因此養成了猜忌、好權術的特點,這成了他最大的弱點。朱元璋正是利用陳友諒的猜忌心理,多次實施反間計,不僅讓陳友諒誤殺大漢名將趙普,還成功化解了陳友諒與張士誠的聯合。陳友諒好權術,致使他弒主稱帝,使得群下多不服而反叛,終致滅亡。陳友諒雖然軍事力量比朱元璋強很多,卻因他的性格在與朱元璋的屢次較量中處於下風。
此外,陳友諒過分相信自己的軍事才能,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不注意收羅士人、謀士;貪圖享樂、生活腐化等等,這些都是他最後失敗的罪魁禍首。然而,陳友諒卻在湖荊一代深入民心,他死後被奉為地方神,享受當地的官方和民間的香火400多年,可奇怪的是,清代雍正時新上任的地方官趙錫禮問當地人他們祭祀的究竟是什麼神時,竟無人知道,最終將其毀壞,改奉關帝。
相比死去的陳友諒,活著的陳家及其將領的後裔就沒那麼幸運了。據史料記載,陳友諒及其將領的後裔共有九姓,他們被明朝定為賤民,禁止擁有土地田宅,被流放到杭州和衢州之間的水上,男子重操先祖舊業從事漁業。清人葉名灃有詩《九姓船》云:「畫眉夜三五,招邀少年郎。偷生迫水宿,不齒於編氓。九姓自蕃衍,鴆毒猶未央。」可見陳友諒及其將領的後裔女性皆靠賣身為生,到清朝還在繼續。
※他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家族5代名將3人入史,7世孫與諸葛亮齊名
※老紅軍臨終愧對外國媳婦,朱總理寄來一封信,為他完成未了的遺願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