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最早提出聯劉抗曹,赤壁之戰立奇功,凱旋而歸時孫權下馬致敬
原標題:此人最早提出聯劉抗曹,赤壁之戰立奇功,凱旋而歸時孫權下馬致敬
在《三國演義)里,魯肅是一個忠厚而略顯平庸的人物。他只是諸葛亮和周瑜的陪村,其實這不符合歷史的真實,真實的魯肅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大政治家。在赤壁之戰中,作為大政治家魯肅的オ幹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公元208年,曹操在消滅袁紹、平定烏丸、統一北方以後,躊躇滿志地揮師南下,試圖一舉統一全國。曹操南下的首要目標是荊州。荊州處於長江中游,和東吳接壤,曹操佔據了它便可順流而下,所以荊州得失直接關係到東吳的安危。在曹操揮師南下的時候,荊州牧劉表剛剛病死,其子劉琮繼任。當時的荊州,局面混亂,人心惶惶。
在這關鍵的時刻,魯肅向孫權提出了「聯劉抗曹」的政治主張他先分析荊州的地理環境及其與東吳唇齒相依的關係,繼而提出「聯劉抗曹」方針。
為了了解荊州的情況,並說服劉備抗擊曹軍,他建議孫權,讓他以弔喪名義去荊州慰問劉表的兩個兒子和軍中主要將領,並說服劉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孫權非常費同魯肅對判州形勢的分析,並派他代表東吳出使州。魯肅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趕到荊州,此時荊州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劉瓊已經投降了曹軍,劉備正「惶遽奔走,欲南渡江」。面對新的情況,魯肅當機立斷,急忙趕抄近路,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東北)與劉備相遇,他向劉備轉達了孫權聯劉抗曹的主張,要求劉備與孫權同心并力,共拒曹軍。
魯肅的建議與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提出的「結好孫權」的戰略完全符合。孫劉雙方很快達成了組成聯合戰線的協議。
關於孫劉聯盟,人們多歸之於諸葛亮的功勞。確實,諸葛亮東吳之行對孫劉聯盟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孫劉聯盟過程中,魯肅所起的作用恐怕更大於諸葛亮。從孫、劉兩家的力量對比來看,東吳在面臨曹操大軍壓境之際局面雖然岌岌可危,但至少還佔據江東一大片土地,進退尚有迴旋餘地。而劉備則勢單力薄,身後無立錐之地,正準備倉皇南逃。諸葛亮之所以能順利地說服孫權建立起孫劉聯盟共同抗擊曹軍,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魯肅對孫權的影響。魯肅更大的作用是駁斥了東吳投降派迎降曹操的濫調,堅定了孫權抗戰到底的決心。
曹操不戰而得荊州之後,又想用武力迫使東吳投降。他給孫權下了戰表,把二十餘萬軍隊說成八十多萬,並揚言要和孫權決一雌雄。孫權拿了曹操的戰表與群臣商議,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皆勸權迎之」。他們認為曹操佔據荊州,有了水軍,可以水陸俱下,面東吳則失去憑藉長江天險抗拒曹軍的優勢,更何況孫、曹兩方力量眾寡懸殊,所以只有投降才是上策。在朝野上下一片投降的喧囂聲中,唯有魯肅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一言不發。在孫權起身更衣時,他抓住機會追上孫權,孫權知道他有話說,便握住他的手讓他說,魯肅這才鄭重地向孫權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魯肅從孫權的切身利益出發,指出了投降曹操的不可行,堅定了孫權抗擊曹操的決心。
大計決定以後,魯肅又針對滿朝大臣投降派居多的狀況,勸說孫權從郗陽召回周瑜,在魯肅和周瑜的努力下,東吳積極地進行備戰工作,全國上下充滿了抗戰氣氛。終於,在赤壁之戰中,周瑜在劉備的協助下,取得了決戰的勝利。不可一世的曹操丟盔棄甲,狼狽逃歸。這次戰役莫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對孫劉聯盟,合力抗曹,王夫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魯(肅)葛(諸葛亮)定交,合力以與操爭存亡,一時之大計無有出於此者。」孫劉聯盟的發起者是魯肅和諸葛亮。赤壁之戰大敗曹軍,魯肅之功不可沒。所以,赤壁戰後,魯肅從前線凱旋時,孫權特地「持鞍下馬」,向他表示敬意。
知歷史工作室歡迎您來稿,來稿需是原創首發
謝謝參與支持,讚賞是動力,轉發是鼓勵,原創不容易,請多珍惜!
※此國是草原霸主,外國人曾把它代表中國,只因得罪一牛人離奇消亡
※劉備一生共有九次大敗,前八次成就了帝業,最後一次卻要了他的命
TAG:新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