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追尋歷史的足音

追尋歷史的足音

原標題:追尋歷史的足音


  本報記者 隋二龍 趙蓓蓓


遼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一個具有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市。清朝康熙年間(1661-1722年),遼源一帶正式劃為盛京圍場,專為皇室狩獵用地。清光緒4年(1878年),盛京將軍增祺向清廷奏請開禁。光緒28年(1902年),開放圍場,清政府在圍場一隅辟縣設治,始稱西安縣,後改為西安市。


1952年4月,西安市以東遼河發源於此易名為遼源市。


1983年10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遼源市改為省轄地級市,城區設龍山、西安兩區,同時恢復東遼縣建制,將東遼縣、東豐縣劃歸遼源市。

幾千年前的人類文明


自古以來,遼源就生活、勞動、繁衍著一支中華民族的遠古人群,這裡的先民為創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時期,大致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留下了他們的生存足跡。從遼源市區水源地遺址發現的「人」字形刻制紋陶片和東豐、東遼幾處遺址中採集到的打制石器可以得到證明。


據文獻記載,商周時期東北廣大地區一直為肅慎、穢貊、東胡等少數民族和原始部族所居住,史書中將這些民族統稱為「東北夷」。如顏師古注的《急就篇》中有「貊者,東北之夷也」之語。《逸周來·王會篇》中說:「穢人的稷慎(即肅慎)良夷之間」。而《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貊國在漢水東北」,吳承志《山海經地理今釋》卷六中認為此「漢水」應作潦水(即今遼河)之誤。可見,遼源地區正是穢貊族系的生活區域。此後,夫余、鮮卑、高句麗、契丹、勿吉(女真)等民族都曾在這裡活動過,這從地上地下保存的古代遺址都可以得到證實。


從目前發現的各個時期的遺址分布情況看,遼源地區的先民在原始社會時期,大多「依山谷以為居」,居住場所一般坐落在丘崗的自然陽面緩坡,接近頂端,墓地也位於附近,基本上與居住地為同一地點,或在山頂,或在山坡。這主要是由於社會生產的限制。當時的人們只有依靠大自然給予的自然條件才能夠生存下去。隨著歷史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到了青銅器時代,人們為了取水、交通或捕撈的需要,開始移居到較為平坦的地域,沿河而居了。從遺址中採集到的文物可以看出,先民們的生產工具主要是打制與磨製的石刀、石斧、石鐮、石鋤等,生活用具主要有罐、壺、杯、鼎等陶器。陶器燒造的火候較高,陶胎厚拙,顏色多以褐色、紅褐色為主,也有一些是黑色和土黃色。


到了鐵器時代,從發掘的遺址看,遼源地區的先民們仍然居住在較淺的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從事著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生產勞動。但制陶、縫紉等手工生產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並掌握了青銅器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事一些比較簡單的鑄造,如刀、剪、劍、鏡等青銅工具。鐵器種類主要有鋤、鐮、刀等。


漢代後出現城池


到了漢代,出現了城池。城池一般位於地勢險要、緊扼水陸交通要道的山丘上,規模較小,周長大多在220-520米之間,城垣為山皮土堆築,有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往往設兩重城垣。漢文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活動於渾江、鴨綠江流域的高句麗奪取了遼東,遼源地區進入了高句麗時代。此時,遼源市區內的龍首山是一座重要城池。古城以龍首山的自然山勢疊土修築而成,形狀略呈橢圓形。從採集到的文物看,當年的古城內殿舍鱗次櫛比,人煙稠密。這裡居高臨下,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此外,在距離市區不遠的工農山古城和城子山古城也是兩座較為重要的城池。


遼金時期,遼源地區的活動人口增多,僅發現的城址、遺址墓葬就達近百處。這個時期所築的城池,可分為山城和平原城兩類。無論是山城或平原城,大多依山傍水,以便於從事農牧漁獵活動。城的規模較小、周長多在120-200米之間,基本為方形,一般為土築城垣,個別城基也混有石塊。城池沿河而設,較為密集。


現今,東遼縣安恕鎮城仁村小城溝古城是當時最大的城,它周長達2000米,城內灰色方磚、布紋瓦較多。根據《東北古印鉤沉》一書記載和當地農民介紹這裡曾出土過一枚「合里哥謀之印」。「謀克」是「百夫長」的意思。金代在實行路府州縣制的同時,還推行猛安謀克制。「三百戶為一謀克」。可以看出,金代時期小城溝古城是當時這一帶的統治中心,最高統治者合里哥勃極烈就居住在這裡。

在距離遼源市區不遠的西安區燈塔鄉高古村西南約1公里處的平原地帶,也有一處古城。古城呈方形,周長1120米。從採集到的一些遼金時代文物看,800年前的契丹、女真族在這裡居住過。


史書記載,五帝時期,我國東北地區已設置「營州」。公元前16世紀,東北的肅慎族歸於殷商,納貢於中原,史書稱之為「遼東外繳」。到了周朝時期,設遼東郡,遼源地區在遼東郡的北部邊沿。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設右北平、遼西、遼東郡,管理東北地區,那時,遼源地區所屬遼東郡北部邊沿。


先民們經過幾千年的繁衍生息、勞作開墾,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一部分,也是後輩遼源人的驕傲。


與中原的關係及政權建設


早在秦朝之前,地處東北境的遼源地區與中原有著一定的聯繫。自三國時起,中原地區除晉朝有一段暫時的統一之外,基本上處於封建割據的混戰之中。此時,東北的高句麗時服時叛,並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曹魏時期,又一次擴大到東遼河上游一帶,此後一直到隋朝,遼源地區基本上屬於高句麗的勢力範圍。


唐滅高句麗後,原居朝鮮屬靺鞨族的大祚榮隨其父仲象徒居營州,後又來到今敦化縣址。大祚榮被武則天封為渤海郡王,唐玄宗時改稱渤海。渤海興盛時期,其地域廣大,南與朝鮮、新羅相接,東臨日本海,西南接唐盧龍節度使轄地,西靠契丹,也就是今天的雙遼、農安一帶,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遼源地區當時隸屬長嶺府和扶余府,東豐縣屬長嶺府西境,東遼縣屬扶余府。


遼滅渤海國後,基本結束了北方的地方政權割據局面。公元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設上京、東京、西京、中京、南京五道,遼源地區隸屬於東京道長嶺府。到了金代,金在東北設上京、咸平、東京、北京四路,遼源地區隸屬咸平路成平府管轄。元朝時,沿金制,遼源地區隸屬於遼陽行省開原路咸平府管轄。明朝,廢除了行省制,建立了十三布政司,轄全國府州縣。遼東都司和大寧都司統轄東北全境。再後來,明朝政府又設置三萬衛管理東北北方各族,遼源地區由三萬衛管轄。直至明末,遼源地區屬於海西女真的哈達部、葉赫部被努爾哈赤領導的建州女真所征服。


葉赫國東城的昨世今生


明朝末年,位於市區的龍首山是一座著名的城堡,是海西女真扈倫部葉赫那拉家族的東城所在地,史稱「葉赫國東城」。


葉赫國東城之所以修築在龍首山上,是因為這裡南臨東遼河,山勢陡峭,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的葉赫國東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外城周長2公里,東西各一門;內城周長1公里,築有高牆。南北各一門,有重兵把守。葉赫東城是明朝後期東北女真各部中著名城寨之一。

當時,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分為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分,海西女真各部中扈倫部又下分葉赫、哈達、輝發、烏拉4個小部,在這4個小部中,葉赫部又最強大。哈達部活躍在東豐一帶,輝發部活躍在輝南一帶,烏拉部活躍在吉林一帶,而葉赫部則活躍在今遼源市區、東遼縣、西豐縣、伊通縣南部、梨樹縣東南部的廣大地區。


居住在龍首山的葉赫部族的祖先原姓土默特,後改姓那拉,建立了部族政權,號稱「葉赫國」。其始祖是星根達爾漢,曾經任明朝塔魯木衛的衛指揮使。家族的酋長稱貝勒,酋長是世襲的。星根達爾漢死後,傳子席爾克明噶圖,席爾克明噶圖傳子棲爾哈那,棲爾哈那傳子諸孔厄,諸孔厄傳子太杵。太杵有二子,長子清佳努,次子楊吉努。太杵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清佳努和楊吉努統一了葉赫各部落,都作了葉赫那拉族的貝勒,依險修築兩座城池,兄弟二人各居一城。清佳努居西城,在「吉林界葉赫站」,即現在的梨樹縣葉赫鄉。楊吉努居東城,在「縣城東之龍首山,土人云大疙瘩者也」,也就是現在遼源市區內的龍首山。


努爾哈赤攻破東城後,為不使葉赫東山再起,將葉赫居民全部遷徙而去。從此,葉赫東城一帶地方人煙絕跡,土地荒蕪,成了狩獵場所。葉赫那拉部作為明王朝統治下的一個地方政權,結束了它百餘年的歷史。


遼源設治建城統攬


清朝康熙年間,遼源境內正式劃分為盛京圍場,直到光緒四年(1878年)盛京將軍增祺以「鮮圍場地多被流民私墾」為由,向清廷奏請開發。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經奉天督軍增祺奏請,在今遼源境內西部、東部各建置一縣,西部稱西安縣,東部稱東平縣,隸屬奉天省海龍府。


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東平縣始劃鄉牌,設置保甲,將全縣劃20個鄉、12個鎮、248個屯。


同年,奉天省改為遼寧省,西安縣遂隸屬遼寧省。


1912年,成立西安縣、東平縣行政公署,由遼寧省管轄。1914年,廢除海龍府,是年6月,遼寧省改為奉天省,西安縣、東平縣歸奉天省遼瀋道管轄,同年3月,東平縣改名東豐縣。1920年,西安縣、東豐縣歸奉天省直屬。1926年,西安縣、東豐縣由三等縣升為二等縣。由於土地大量開發,人口再次大増,成為奉天省聞名的農業集散地。隨之,縣城各種店鋪門房相繼建立。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實行省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西安縣、東豐縣隸屬遼寧省管轄。


東北淪陷時期,西安縣、東豐縣先屬偽奉天省,後屬偽四平省。「八一五」光復後,擬將西安縣改為北豐縣,但未被推行,仍稱西安縣。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屬遼北省第三專署。1946年2月屬遼北省二專署、5月屬中共遼寧省分委二專署。1947年,西安縣、東豐縣獲得解放。1948年7月劃歸遼北省第三專署。1948年10月15日,中共遼北省委決定建立西安市,屬遼北省直屬。原西安縣城區和礦區劃為市轄範圍,同時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與西安縣首次分設。1949年先屬遼北省,5月1日後隸屬遼東省。同年7月,西安市改為遼東省政府直屬市。1952年4月3日,因西安市與陝西省西安市重名,更名為遼源市。1954年6月,遼東省撤銷,遼源市和西安縣、東豐縣劃歸吉林省通化專區管轄,遼源為省直屬市。1956年8月1日,西安縣更名為東遼縣,東遼縣改由吉林省懷德專區管轄。1958年,遼源市劃歸吉林省四平專區代管。東遼縣、東豐縣劃入四平專區管轄。1959年3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吉林省政府決定撤銷東遼縣,將東遼縣的行政區劃入遼源市。1962年5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東遼縣建制。1969年5月14日,經吉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撤銷東遼縣建制,其行政區域仍劃入遼源市管轄。1976年1月22日,經吉林省革命委員會批複,恢復東遼縣建制。2月1日,市、縣分開辦公。

1980年1月29日,根據國務院[1980]27號文件「關於吉林省東遼縣與遼源市合併的批複」,將東遼縣行政區域劃入遼源市。遼源市仍屬四平地區代管。1983年10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東遼縣建制,遼源市升為地級市,下轄龍山、西安兩區和東遼、東豐兩縣。遼源市改為省轄市。


你知道嗎?


皇太極生母是遼源人


人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個清太宗皇太極,人們也知道皇太極的生母是孝慈皇后,但人們卻不知道,孝慈皇后是遼源人。


就在楊吉努派兵護送努爾哈赤回建州不長時間,明朝由於受到了哈達部的賄賂,誘殺了清佳努及其長子孫孛羅、楊吉努及其子哈爾哈麻。於是駐守西城的清佳努之子布賽和駐守東城的楊吉努之子納林布祿繼父位為貝勒。


明朝萬曆十六年(1588年)二月和五月,明朝總兵李成梁又率兵攻葉赫。西城主布賽逃到東城,與納林布祿合力抵抗明軍的進攻。因東城地勢險要,明軍久攻不下,只得罷兵。


為了抵抗明軍的進攻,壯大自己的力量,明朝萬曆十六年九月,納林布祿將他14歲的妹妹送到赫圖阿拉城與努爾哈赤成婚,努爾哈赤非常高興,親率諸貝勒、大臣迎接,大宴禮成。這位遼源姑娘就是歷史上的孝慈皇后。萬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19歲的孝慈皇后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皇太極,他就是後來的清太宗。


自此,葉赫那拉和愛新覺羅兩個家族的關係日益密切。


參考資料:《遼源今昔》。

專家簡介:曲道德,1964年2月出生。遼源市工商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第二屆中國鹿業協會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遼源市鹿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遼源市東遼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理論研究組組長。《遼源故事》主編。代表作品有《中國鹿文化》《塵封的秘密》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林日報 的精彩文章:

周保中整頓軍紀

TAG:吉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