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白露滿山山葉墮:秋季生津防燥指南

白露滿山山葉墮:秋季生津防燥指南

時間已經進入到公曆九月,月初的白露節氣提示著人們天氣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白露(資料圖)

「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氣迅速轉涼,溫度驟降,清晨時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的物體上會有凝結而成水珠的現象,古人以此而將這個節氣定名為「白露」。

白露節氣之後,即便是在炎熱的南方,高溫也會在大部分地方「退卻」,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會感覺到又「活」了過來。

白露不僅在氣候上是一個轉折,還意味著人們經過一年的辛苦後進入了收穫的季節,人們在這時有了較為充足的物資來交換生活日用。

而對於頑童們來說,日子就「不好過了」。在現代,白露之前大、中、小學校就已經陸續開始了新的學期。在古時,白露前後意味著那種摸魚、游泳、掏鳥窩等夏日時節自在狂野的日子結束了,學習、啟蒙的時候到了。

「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君子人尊尚德行,學習教化之事。在《禮記·王制》中有學童入學的禮儀規範,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所以,白露不僅對於農事來講既是收穫的時節,也是播種的時節,對於古代走科舉仕途之路的讀書人來說也是播種希望的時節。

北京國子監辟雍殿(資料圖)

現代中國的教師節(9月10日)最終也是定在白露節期間,在這裡提前向老師們致以節日的祝福。

白露時節早已出伏天,太陽也漸漸地遠離,日照逐漸減少,暑氣漸消,空氣中的濕度明顯降低。同時秋風一起,也加速了空氣中濕度的下降,所以,這時人們會感覺天高雲淡、秋高氣爽。

氣候乾燥,空氣濕度過低,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人體津液水份也會隨之耗傷,機體同樣會感覺不適,會表現為咽癢乾咳,甚至咽干口燥、口唇乾裂;還有人會覺得眼乾、鼻癢、皮膚瘙癢有劃痕;還有很多人的毛髮也會分叉、脫落。

秋高氣爽的北京城(資料圖)

很多人會覺得,乾燥可以通過多喝水來解決。其實不然,人體飲入的水與體內的體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物質。

人體內的津液才能夠解決乾燥帶來的問題,水谷必須經過人體的消化才能轉化為津液。

《素問·經脈別論》對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有簡要的概括,「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水液進入到胃中,放散精氣,上行輸送到脾;脾散布精華,又向上輸送到肺;肺氣通調水道,又下行輸入到膀胱。我們所喝的水就是這樣通過氣化水行,散布到周身皮毛,流注在五臟經脈之內。

秋天也是水果收穫的季節,水果或果汁是比較容易轉化為津液的,所以這時可以通過吃梨、喝梨汁,或服用秋梨膏來緩解秋燥。再有就是可以喝些酸梅湯,很多人認為酸梅湯應該是夏天的飲品。

《素問·臟器法時論篇》說:「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肺病需要收斂的情況下,應該使用酸味葯,需要用補法時,選用酸味葯來補肺,所以其實秋天才是拈酸吃醋的時候。

買烏梅120克,代代花30克,桂花10克。先把2升水煮開,放入洗凈的烏梅再煮開,用中火或微火煮1小時。當水剩下1升時,撈出烏梅,放入代代花和桂花,再煮三五分鐘,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生津飲品酸梅湯(資料圖)

最後提醒大家,關火後最好把湯放至自然冷卻後適量飲用。建議不要冰鎮後飲用,常溫才會有利於緩解乾燥,並且不會損傷脾胃。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重視對道家思想中生態智慧的研究
《焰口》是怎樣的一部經典?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