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生命科學獎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生命科學獎

本文轉載自「青塔」。

出席本屆未來科學大會頒獎禮的還有丁磊、丁健、徐小平等捐贈人代表,饒毅、董欣年、駱利群、鮑哲南等科學委員會成員。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正式設立,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一年一屆,未來科學大獎的頒獎對象不限國籍,但需要是在大中華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及台灣)完成研究的科學家,且研究要具備原創性、長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國際影響。

2016年,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的「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得主分別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和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增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位獲獎人分別是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博雅講席教授許晨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2018年生命科學獎

獲獎人名單: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生命科學獎

獲獎理由:獎勵他們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植物分子遺傳學家。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學士學位 。1984年,中國科學院遺傳所 碩士學位。1985-1991年,獲美國布蘭代斯(Brandeis)大學博士學位。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李家洋院士長期從事高等植物生長發育與代謝途徑調控的分子網路研究和水稻品種設計育種,著重於闡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並致力於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高抗、高效新品種,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開創性貢獻,引領了該領域的國際科學前沿。李家洋領銜的團隊經過十餘年的艱辛攻關,通過分子設計育種技術,精準選出高產與優質的控制基因「組裝」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的難題。該研究成果「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也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於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2017年7月,任青島海水稻學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發表了對轉基因的看法。對於轉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過安全檢測的轉基因作物,都是沒有問題的。袁隆平表示,轉基因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張啟發

張啟發,1953年12月出生於湖北公安,作物遺傳育種和植物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6年張啟發從華中農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學位後留在該校從事博士後工作;1986年回國後在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擔任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首任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200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1年擔任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主任;200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獲得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張啟發一直致力於水稻基因組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開發抗蟲、抗旱、少化的「綠色超級稻」,其領銜開發的「抗蟲轉基因水稻」就是綠色超級稻研究中的一部分。

(部分內容來源: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百度百科)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首批!兩篇論文共同證明:「魔剪」CRISPR可準確評估心臟病基因檢測結果
PNAS:新方法有望消除杜氏肌營養不良症小鼠對基因治療的免疫反應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