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全是主觀感受!大腦活動習慣決定了你的心態
人可以分為兩種,有的人面對事情時總是看到事物的陽光面,每天都是笑容滿面,他們是樂觀主義者;有的人整體愁雲滿面,杞人憂天,稍有挫折就感覺天都要塌了,他們是悲觀主義者。生活中還是更需要樂觀人士的,消極者通常會不由自主地給自己負面的心理暗示,做事情畏首畏尾膽戰心驚的,結果越怕什麼越來什麼,事情果然被搞砸了。
除了看問題角度影響之外,較能被大眾普遍接受的觀點還有壓力使人愁苦。整日活在巨大心理壓力之下的人,往往會充滿悲觀、煩躁等負面情緒,久而久之或是內心崩潰,或者徹底沉陷,患上抑鬱症。比如動物園內長期被鐵籠禁錮的野生動物,很多都會做出自殘、絕食的行為。
那麼為什麼人看事物的角度會有差別呢?不同個體選擇某種態度是偶然還是必然呢?經過長期科學研究,科學家終於找到這些看似毫無規律的個體差異之間,存在某種共同點。通過對動物的腦部觀測發現,大腦中存在一塊區域——尾狀核,專門負責調節動物體情緒的變化。刺激尾狀核時,動物就會做出消極的舉動。據此,科學家推斷長期陷入負面情緒的人,很可能是由於大腦尾狀核出現異樣。
在同一個體的尾狀核部位給與多次刺激後,科學家驚人的發現,該個體會形成習慣,當面對事情時,身體會不自覺的主動喚醒尾狀核部位,進而使該個體對外表現為情緒消極。也就是說,悲觀的人之所以悲觀,很大原因是他們的身體幫他們做出了選擇。
不過,人的大腦結構要遠比動物複雜,科學家相信,尾狀核的活動只是消極情緒產生的因素之一。在觀察過消極者頭部的核磁共振影像後,科學家發現,每當人產生悲觀情緒之後,人腦尾狀核周圍的區域也會活躍起來,進而減少大腦分泌多巴胺。對於多巴胺,讀者朋友們一定都很熟悉,它是一種神經傳導劑,大腦分泌多巴胺會使人喪失恐懼、感到興奮。
既然人的情緒能夠通過大腦控制,那麼許多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就有了突破口,科學家會繼續對大腦進行觀測、研究,早日摸清大腦控制人行為的機制,推進人類的心理健康更進一步。
※禁止氟利昂並非商業騙局,科學家:禁止後臭氧空洞幾近消失
※真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恐龍滅絕?已經在地球上發現蛛絲馬跡
TAG:十萬個你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