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如懿傳》:看懂了阿箬,你就看懂了人性

《如懿傳》:看懂了阿箬,你就看懂了人性



《如懿傳》:看懂了阿箬,你就看懂了人性


文 | 晚情





最近比較忙,所以看劇比較慢,目前只看到阿箬下線。




阿箬下線的那一集,說普天同慶也不為過,一大堆「盒飯已經熱好了」的彈幕,滾滾而來。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一個人可以這麼壞?她的良心不會疼嗎?



當然,也有人會說,這樣的人,根本沒良心,怎麼會疼呢?




但是,如果你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一下,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可以說,你若理解了阿箬這種人的心理模式,未來,你幾乎不會再被這樣的人傷害、背叛。






1、自視甚高。




阿箬是自小陪伴如懿長大的侍女,說是侍女,其實算妹妹也不為過,有什麼好東西,如懿總想著給她,做了什麼出格的事,也不忍心苛責她。



劇中,阿箬的嘴巴,看得我非常蛋疼,一度想把她縫起來,這要是我的侍女,早就家法伺候了,這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到處給我惹事、樹敵嗎?




但她渾然不覺,在當宮女時,就覺得自己比惢心高貴。




當然,這也不能怪她,她自小和如懿一起長大,情分自然不一樣,而且進宮以後,她的阿瑪漸漸被重用,連皇帝提起她的阿瑪,也是非常滿意。



在這樣的情形下,阿箬生出一些優越感,甚至野心,也不為過。




但她的本事遠遠配不上她的野心,這才是她的悲劇源頭。




還沒有黑化之前,她在紫禁城裡就已經橫著走了,如懿的告誡,她當成耳邊風,對同是大宮女的惢心,呼來喝去,優越感爆棚。




也虧得惢心真的善良大度,全部都由了她去,要是惢心稍微氣不過,給她使點絆子,就夠她受的了。




如果她只在延禧宮如此還好,偏偏她在外面也是一樣,得理不饒人,隨意挖苦、諷刺、教訓內務府的公公。




內務府的公公是什麼人?你得寵的時候,自然隨你教訓,低眉順眼的奉承你,等你失勢的時候,有你受的。




這種人,哪怕不是你的仇人,光是待在你身邊,就足夠連累死你。



所以,現實中,要遠離這種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2、自作多情。




一開始,皇帝對她也不錯,一來皇帝喜歡如懿,對她身邊從小一起長大的宮女,自然會厚待幾分。




而且她阿瑪的才能漸漸展露,皇帝愛惜人才,對他身在後宮的女兒,自然也格外看重一些。




可以說,這種厚待是源於她的阿瑪和她的主子。



但在阿箬心裡,則是這樣的:




皇上經常誇我伶俐,對我和顏悅色,他是不是喜歡我啊?如果他喜歡我,我是不是也可以當他的嬪妃了呢?




那我就是主子了啊,我早就不耐煩當宮女,伺候人了,我長得這麼漂亮,我阿瑪又被皇上看重,一宮之主才是我的歸宿啊!




所以,她這時候的心思是:




如果主子把我推薦給皇上,那就十全十美了,可是如懿沒有這麼做。




她覺得主子是不是嫉妒我啊,怕我上位了自己失寵?故意彈壓著我?




所以,後來高貴妃罰她時,嘉嬪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她很快就恨上了如懿:




我被高貴妃罰,你見死不救,是因為你嫉妒我,你早就看我不順眼了。




於是,她心安理得的黑化了,很多人覺得她是白眼狼。




我只能說,那是我們不了解她們這種人的心理,如果你沿著她們的心理去想,一切就有答案了。






前段時間,有位讀者離婚,她老公是典型的鳳凰男,全家幾乎都靠著她家的財產和關係過上好日子的。




離婚的原因是對方謀奪她娘家的一套房子,吃相實在難看,她是憤而離婚的。




離婚後,前夫氣得要死,恨不得她人道毀滅。




其實,從我們的角度而言,即便離婚,前夫一家在財產上也佔盡了便宜了,歸他的車子是她的陪嫁,婚後的房子,大半都給了他。




而且,因為當初的婚姻,他們一家從農村都變成了城裡人。




而她,財產損失了大半,青春耗去了數年,父母傷心不已,要恨也應該是她恨,可是對方卻不放過她,老是打著探視的借口,打擾她的生活。




她不解地問我:我實在不理解他的腦迴路,他有什麼資格恨我?




我說他當然恨你了啊,人家是這麼想的:




你們家就你一個女兒,以後你父母的財產都要你來繼承啊,在他眼裡,你父母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而你是他老婆,你的東西就是他的東西。




結果你倒好,居然跟他離婚了,讓他損失了這麼多財產,他能不生氣嗎?你別忘了他鳳凰男的屬性。




讀者恍然大悟:我靠,那是我娘家的東西,跟他有什麼關係啊,他哪來這麼大的臉?




我笑笑:




你生氣也沒用,你阻止不了他這麼想,人家就是認定自己吃虧了,所以恨你恨得要死。




阿箬的心裡活動簡直就是一樣一樣的,她覺得如懿沒把她推薦給皇帝,就是在打壓她;




她被高貴妃罰,如懿沒有救她(雖然因為幫她說話,如懿自己也被高貴妃罰了),但阿箬這樣的人,心裡盤著一條毒蛇,只看得見自己的不如意,是看不見別人的委屈的。




所以,在正常人眼裡,如懿對她那麼好,那麼包容,那麼照顧,而在阿箬眼裡,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如懿造成的。






3、能力與奢望不匹配的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短視。




只看得見眼前的得失,看不見長遠的未來。因為她們的眼睛已經被利益和慾望蒙蔽了。




劇中儀貴人曾經是皇后宮裡出去的,宮裡的人對她都不錯,起碼明面上還可以。




阿箬覺得自己只要做了妃嬪,大家肯定也會高看她。




我不知道儀貴人是怎麼上位的,從情節上來看,也許是皇后引薦的,也許是皇帝自己看上了她,但應該不是她絞盡腦汁,甚至越過主子得來的。




而阿箬卻是靠了賣主求榮,所以當她上位後,高貴妃看不起她,話里話外地挖苦諷刺她。




嘉嬪更是當眾甩了她一巴掌,告訴她:




別忘了你是怎麼爬上來的,賤婢就是賤婢,整個紫禁城有誰看得起你?




阿箬捂著臉說哪怕她已經是嬪位了,別人還是看不起她。




可以說,當她賣主求榮那一刻起,她在後宮的生涯已經斷送了,高位者看不起她,直接打壓她,宮女太監在心裡看不起她。




然後,她又把這種後果恨到如懿身上:




如果你當初把我舉薦給了皇上,我根本不用出賣你,可是你嫉妒我,不肯為我舉薦,害得我只好出此下策,落到人人看不起的地步,都是你害的。




所以,她才恨不得如懿死。






很多人不懂:我為別人雪中送炭,別人卻希望我家破人亡,為什麼人心可以這麼醜惡呢?




那是因為你不懂人性啊!




在這些人的眼裡,你要滿足她的所有慾望,如果沒有,你就該死,她遇到任何不如意時,對你的恨就會多一分。




所以,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大恩既大仇,因為你對一個人越好,她對你的期望和要求就越高,一旦不如意了,對你的恨也就越深。




有人說,最後的時候,阿箬哭了,看見她悔恨的眼淚,心裡也有一點不忍。




但是,如果一切可以重來,她還是會選擇這條路的,因為人性的必然趨勢會驅使她走向這條不歸路,不偏不倚。




這就是人性的力量與性格的宿命。






- END -




晚情往期熱文




《延禧攻略》:論魏瓔珞的感情觀


精通「人性」,你可以吃定任何人


怎樣才能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晚情PS:

早上是溫情脈脈的親子文,下午是冷靜理智的人性分析文,我覺得我快人格分裂了,寶寶們,過幾天我們要在育兒號搞活動,大家去關注一下吧!尤其是當媽和打算當媽的哦,么么噠,掃一下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啦!



長按

此圖(識別二維碼),添加晚情聊育兒



轉載請帶上以下信息,視為授權轉載



晚情,百萬暢銷書作家,雲意軒翡翠創始人,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新書《做一個有境界的女子:不自輕,不自棄》正在熱銷中,代表作《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微博:晚情的小窩,公眾平台: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長按

此圖(識別二維碼) 即刻購買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的精彩文章:

我媽幫我帶了半個月孩子,我和她幹了兩架
肯這樣吻你的男人,才是真的愛你入骨

TAG: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