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街跑集合|小排量「大跑車」,騎士夢的入門之選

街跑集合|小排量「大跑車」,騎士夢的入門之選


近年來,

251cc到550cc排量的輕量級車型市場火熱

,不論國內外,

這一級別的檔車都成為騎士入門「跑車」的最佳首選





WSSP300賽事在2018年正式開始,

FIM之所以會積極的為300cc級別車款設立一個賽事組別,除了官方宣稱的希望為各國的地區性賽事提供一個指標外,最主要還是這一級別車款有龐大的市場,從小排氣量進階的門檻級別

。從WSSP300賽事中的註冊車輛中,除了YZF-R3、NINJA300與RC390外,HONDA的CBR500R也是符合賽制的車款。






KTM RC 390 ABS


KTM RC 390在2017年與同源的390 DUKE一同進行改款,但在外型的變化卻不如390 DUKE那樣的強烈,最為明顯的變化,就屬排氣改為傳統側排風格。

在車架、引擎不變的情況下,導入電子油門,並採用新的引擎供油MAP,比起舊款,擁有更為線性的動力曲線。在符合歐四排放規範的狀態下,依舊具備44hp的馬力輸出

。此外,強調READY TO RACE的KTM,也進一步強化RC 390的操控性能,包括

新的PASC輔助滑動離合器、可調拉杆以及加大至320mm的前碟盤

。另外2017 RC390也根據KTM從道路使用者收集而來的回饋,強化一般騎乘的實用性。包括視野更好的新後視鏡以及增加12mm厚度,提供更好乘坐感的后座,令RC390還具備道通勤車款應有的表現。






HONDA CBR 500R ABS


CBR 500R的研發市售,比較令人意外。

排氣量在 CBR600RR與CBR300R之間,可以說是差異於其他日系車廠的級別設定

。這樣的策略一方面是為了開發新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提供給歐洲新手騎士,一輛符合A2駕照,馬力最大的雙缸跑車。初代CBR500R於2013年正式上市,並在2016年進行首度改款,

通過LED大燈的導入,呈現更具侵略感的外型設計。在動力上,二代CBR 500R將動力曲線前移,換取更好的油耗,同時重新調整懸吊設定,換來更好的操控感受






YAMAHA YZF-R3 ABS


在日系四大廠之中,YAMAHAYZF-R3是最晚進入這一級別的車款,與其他日系300跑車相同,YZF-R3與2014年發表的YZF-R25同為雙生車款,以便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同時,

這一車系也是YZF-R家族中,問世最晚,最年輕的成員。全車設計上也充滿R系DNA要素,繼承09年式R1的大面積複合式導流罩為設計要素、雙鷹眼大燈、與R1相同的搖臂軸距比以及不對稱搖臂等等,都在在顯示出其原自YZF-R的家族基因





雖說是稱為R3,但YZF-R3實際排氣量則超過300cc,

採用並列雙缸321cc引擎,在10750rpm可提供42ps的馬力輸出

。除了在引擎規格上超越日系300級別跑車外,在前叉部份採用更高級別的

41mm正立前叉,搭載298mm剎車盤,同時壓低全車裝備重量,ABS版僅170kg的裝備重量,是日系300級別跑車的佼佼者






KAWASAKI NINJA300 ABS


自從NINJA 300出現後(國內為250,最新上市的是400),300級別的跑車就被重新定義,全新的造型下,更具鉤攝人心的魅力。

這款NINJA以初學者為主要購買人群,在騎乘與操控上的設定更為親民




就動力來說,依舊是NINJA250的

並列雙缸做為改款基礎,同樣的62mm缸徑下,衝程由原來的41.2mm增長為49mm,扭力的呈現從2.21kg-m躍升至2.9kg-m




KAWASAKI並不因為入門車款而吝嗇,

NINJA300搭載了許多中高階車款使用的技術

。像是為了對應

加大的節流閥

,採用了

雙節流閥機構,能讓引擎輸出更滑順,反應也更直接

。甚至打破了常規,把當時普遍搭載於日系600cc跑車的

滑動式離合器

,放到了NINJA300身上成為標配。






操控性能至上的硬派車款 KTM RC 390 ABS


在這四款跑車之中,唯一的歐系車款,也是造車理念差異最大的車款,就屬RC390了。

如果你想要一輛硬派風格,以彎道性能為主要訴求的車款,那麼就一定非KTMRC390莫屬





READY TO RACE的優秀車體架構


車架懸吊構成的車體架構,可以說是決定了一輛車在操控上的表現基礎,而其中車架,也是最不可能通過改裝方式加以強化的部份,因此原廠車架的表現,幾乎就決定了這輛車運動性能。在四輛車款中,

KTM RC 390是唯一採用鋼管編織車架的車款,在這樣的車體架構之下,讓RC390遠比其他三款車有跨級別的優秀體質

,在積極攻彎的情況下,還能擁有足夠的車體抗扭曲性。




同時,

穩定的車架對於激烈操控的幫助更是功不可沒

,進彎前因為大量重心前移而產生的後輪偏擺發生時,有穩定且能掌控的感受,會給予騎士更多操控自信。





而車架之外,

以原廠搭載的懸吊系統來看,RC390同樣給予了最能與READY TO RACE相襯的規格

。除了前、後避震都是KTM御用的

WP製品之外,倒立式前叉內管直徑更寬達43mm,這樣的規格放在日系車上,已經是公升級跑車水準

。也因此,即使全力剎車沖入彎道,因重心的大量前移造成後輪抬起時,騎士依然能通過紮實具支撐性的前叉,感受到輪胎擠壓路面所帶來的回饋,掌握前輪抓地極限。





除了WP43mm前叉帶來的表現,

WP單體後避震也展現出超出同級的水準

,即使沒有多連桿設計,通過優秀的阻尼表現,搭配輕量高剛性搖臂,讓整個攻彎的過程中,提供車輛優異的後輪循跡性,在彎道上划出心中所想的路線。不論從規格上,還是實際的表現上,

KTM RC390的車體架構,大大的超越了這次與之對比的其他三款日系車款,確實地呈現KTM品牌標語-READY TO RACE的精神




最具戰鬥性的騎乘三角


把手、坐墊乃至於腳踏的位置,儼然就是一部姿勢稍微直立的600仿賽。相比之下,其他車款騎乘姿勢真是輕鬆許多。但與其他單缸車不同,

RC390雖然有單缸窄瘦的身軀,把手角度卻很寬,又低又寬的把手,反而讓騎士以另一種侵略性的騎姿騎乘,能有效增加前輪荷重,以更激進的方式沖入彎道

。實際上只要騎過RC390,除了車體剛性、騎乘三角外,當油門轉下,那如同四缸車般的拉轉速度。重剎車之下,更接近打滑極限的ABS設定,騎上RC390,你很難不去享受那積極攻彎的極限快感。






能夠每天騎乘的輕跑車 YAMAHA YZF-R3 ABS


雖然說YAMAHA的YZF-R車系,代表的是自家最具性能的運動車款,但

官方也強調YZF-R3是一輛日常生活也可以輕鬆騎乘的YZF-R車款

,表明了YZF-R3特性。與RC390、NINJA300、CBR500R對比之後,未進入國內的YZF-R3確實最適合天天騎乘使用。





利於巡航的齒比


這次比較的四款輕跑車中,以排氣量最接近的兩款並列雙缸車款:YZF-R3、NINJA300,

最大馬力都在萬轉之後爆發,是最具動力延伸性的車款

。一般來說,這樣高轉出力的引擎設計,往往在高速巡航時也需要維持在一定的轉速之上,不但引擎震動增加,長時間巡航,對於騎士要一直維持在中高轉速也會增加疲勞感,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定速80km/h,小排量檔車會比起大排量檔車更覺得辛苦,因為整路的引擎轉速更高。





雖然YZF-R3和NINJA300的最大馬力分別出現在10750rpm與11000rpm,明顯是屬於高轉引擎。

但YZF-R3採用前15齒後40齒的傳動比配置,讓YZF-R3在六檔5500rpm,就能以時速100公里左右的速度進行高速巡航

,與排量更大的CBR500R表現接近。這樣的設定,讓

YZF-R3的加速力道比起NINJA300要弱一些,想要熱血騎乘、攻略山道的話,則需要更積極的保持轉速

。就這點而言,在運動騎乘部份,YZF-R3雖無法充分利用那42ps的馬力優勢,

但能以更低的轉速在一般市街騎乘巡航,讓YZF-R3對於一般騎乘的情況下更輕鬆




如果真的想要享受YZF-R3應有的加速性能,就必須自行更換前、後牙盤,將傳動比調整。需要注意的是,YZF-R3使用的時速感應並非通過前輪碼錶齒輪測得,而是直接對應引擎轉速,因此修改後,會讓時速表的誤差變大,需要另外通過外掛ECU或其他相關改裝手法進行調整。





無壓力的騎乘設定


只要親自騎過YZF-R3以及YZF-R家族的大哥R1或二哥R6,一定會對於YAMAHA官方強調的「可以每天騎乘的YZF-R」有強烈的感受。雖然YZF-R3搭配分離式把手,不過高於上三角台的配置,讓實際的騎士三角,與CBR500R和NINJA300相仿,都是

較為輕鬆的街跑騎姿

。因此在市區騎乘時,不會像YZF-R家族的大哥們那樣騎的腰酸背痛。





除了騎姿輕鬆之外,

僅780mm的座高,加上收窄的座墊前端寬度,增加雙腳的著地性,是這次對比的四款車型中的表現最佳

。搭配較直挺的騎姿、適當的舵角以及易於掌握的低轉動力,使YZF-R3即使在窄街道或是路口迴轉,都更易上手。從銷售情況也能看出:

無壓力的低座高加上易上手特性,令YZF-R3也成為相當多女騎士的首選





做為一輛運動跑車,YZF-R3同樣擁有一定水準的運動性能,雖然要達到RC390的運動性,需要一定程度的改裝,但以原廠即搭配41mm前叉來說,已提供良好剛性,搭配高轉引擎的配置,在山路上也具有相當的樂趣。但在NINJA300、RC390與CBR500R之間,

YZF-R3好上手程度高於其他車款,因此也是這一級別車款中,最適合做為日常用車的車款





配備完善的超值車款KAWASAKI NINJA 300 ABS


做為入門級別的車款,同時也是許多車友的第一輛檔車車款,性價比成為值得考慮的部份。YZF-R3和NINJA300這兩款日系300級別車款,以同樣ABS版來說,YZF-R3為25.8萬新台幣,而NINJA300為26.9萬新台幣(台灣地區售價)。雖然NINJA300比起YZF-R3稍貴,但

考慮騎乘的整體表現,以及車輛配備,NINJA300的性價比更高於YZF-R3





紮實的動力與底盤


NINJA300雖然在帳面數據上,馬力為四款車中最小,同時也需要最多轉速來累積,但實際上,與動力接近的YZF-R3相比,

由於齒比的配置關係,加速感受比YZF-R3更好

。NINJA300在低中加速的力道頗為紮實,雖然高轉速域可上萬轉,但

真正順手的飽滿動力帶,以5500rpm左右最為適合,比起YZF-R3需拉至9000rpm,要提早不少

。爬公路坡道在三檔下的加速頗為充分,不疾不徐的推動力相當順暢。在動力延伸性上,從引擎紅線設在13000rpm,就能知道NINJA300與引擎設定相近的YZF-R3相比,擁有更好的延伸表現,這也讓

NINJA300有著比YZF-R3更寬廣的動力帶,在山路騎乘上的動力持續性也更好




以五檔約8000rpm入彎,

拜UNI-TRAK多連桿後懸吊之賜,高速下的後輪貼地性非常穩固,前叉雖為37mm正叉配置,但在良好阻尼設定下,前輪的導向性也很精準

。騎乘三角也是較為舒適的街跑設定,但通過前後長度充足的坐墊,以及三款街跑騎姿中最為低矮的設定,讓騎士能輕鬆的趴低騎乘,降低體感風阻。進入山路之後,NINJA300的前叉阻尼反應表現也相當穩定,能給予良好的路感回饋,展現出運動車款應有的表現。

後懸吊的阻尼更是優秀,比起CBR500R更多了一分支撐性,山路回饋僅次於RC390



UNI-TRAK 多連桿,令 NINJA 300 在彎中提供的循跡性更好




搭載 A&S 輔助滑動離合器


NINJA300配備的A&S離合器,即為輔助與滑動離合器的縮寫,除了一般滑動離合器的功能外,還能通過離合器機構強化離合器片咬合力,減少離合器彈簧磅數,令離合器手感更輕

。這樣的好處在市區騎乘最容易突顯出來,操作離合器時不會感到很重,同時離合器的契合手感相當明確,加上雙缸的油門提轉相當輕盈,停停走走的離合器與油門的搭配操作,算是更加容易上手。



NINJA 300 標配A&S 離合器,減輕離合器操作負擔外,也提供更好的退檔感受




在A&S滑離的作動下,雖然引擎轉速隨檔位降低而攀高,但後輪卻能安然地順著路線續行,將原本應強烈且直接的引擎剎車,轉化成柔和滑順的減速力道。A&S離合器在山路進行運動操控時的優勢更為強烈,減速退檔入彎的情況下,能減少退檔補油誤操作,而降低車體動態影響,可以更專註在剎車與路線的控制上,在A&S離合器與ABS系統的雙重加持下,騎乘上的安定感也大大提升。



NINJA 300 引擎轉速可達 13000rpm,是同級車中,引擎延伸性最佳的車款




以這次集評的四款車型來說,搭載輔助滑動離合器的,除了KAWASAKI NINJA300外,就只有售價高達34.8萬新台幣的RC 390,加上NINJA 300在多連桿後懸吊、調校得宜的前叉阻尼以及更具加速性的動力輸出,同時相較YZF-R3ABS的25.8萬新台幣僅有1.1萬新台幣的價差,在整體性能表現上,NINJA300無疑提供了超越這價差所帶來的配備與騎乘感受。

如果在預算有限情況下想獲得最大騎乘樂趣的回饋,那麼NINJA300會是值得你選擇的車款






充滿本田風格的全方位車款 HONDA CBR 500R ABS


一直以來,

HONDA車款給人最明確的特色,就是毫無個性的騎乘感,而這種毫無個性的感覺,則是HONDA造車工藝的展現

。唯有一輛在制動、懸吊、動力曲線、車輛重心、騎士三角等眾多因素,都能完美的拿捏分寸,讓彼此匹配的恰到好處,才能達成這種好像毫無個性般的騎乘感。也正因如此,

HONDA CBR500R 在各品牌車款之中,對於整體騎乘上的全面表現,是最均衡的車款




HONDA CBR 500R對於整體騎乘上的全面表現,是最均衡的車款




最大馬力卻有最平順的輸出


CBR500R是這次評比的四款車中,排氣量最大,同時馬力輸出也最大的車款

。雖然CBR500R

搭載的是並列雙缸引擎

,卻不像 YZF-R3 或NINJA300,採用最大馬力在萬轉以上湧現的動力設定,而是將最大馬力設定在8500rpm 輸出,是四台車中,

最大馬力轉速、可用轉速最低的車款。





當然這一切都是 HONDA 原廠取捨之下進行的設定,

CBR500R 靠排氣量優勢,不需特別高轉,就能有廠家認為已經足夠的 50hp馬力輸出

。反而因為轉速不需要拉高,讓整個動力帶更平緩。

騎乘 CBR500R在各轉速的動力輸出上不會有太大落差,不像其他三台車款的動力曲線,隨著轉速提高而改變了個性

, CBR500R始終維持好好先生形象。在實際的騎乘下,平順的動力曲線在一般道路上,其實不太需要在意轉速,就能保持一定的騎乘節奏。雖然在騎乘上,比起其他三款車來說, 少了些熱血表現,在四款車中最難以感受到激情的引擎聲浪,但掌握好扭力優勢,在山路的速度依然不容小覷。



CBR 500R也是並列式雙缸引擎,但不到9000pm就進入紅線區,少了運動車款特有的高亢感受




由於將動力帶前移,CBR500R是四台車中,動力曲線最易上手的,似乎也很適合日常使用。很可惜的,

除了排氣量最大之外,其重達195kg 的裝備重量,也是最具份量的

。加上

座高又是四款車中偏高的設定,讓CBR500R在市區騎乘上,騎乘壓力上比起 YZF-R3更大





設定平衡的懸吊與制動


CBR500R所搭載的 41mm正立式前叉

,雖然與 YZF-R3是相同等級,不過阻尼設定上展現出 HONDA工程師的功力,

整體的阻尼表現,以原廠設定來說足以對應大多數的騎乘情況

。無論是在較差路面提供的舒適性,還是高速巡航的穩定性,甚至在山路也能有相當水準的支撐性,都有符合車款性能應有的表現。美中不足的是,前叉回彈阻尼稍快了些,以及前叉剛性對應CBR500R 的車重,在非常激烈的操控下略顯不足。而 PRO-LINK 後懸吊,採用HONDA 自家的多連桿系統,在彎中提供的穩定度則相當好,但在大傾角通過100km/h以上的高速彎道上,會開始顯得吃力,路面的不平會難以有效吸收。



前叉為預載可調設計,加上後避震預載可調,更能針對騎士進行設定




而另一個特點,就是 CBR 500R 的制動系統。

前剎車採用 320mm 浪花碟,與 2017 年款的RC 390相同,比起NINJA 300的290mm或YZF-R3的298mm 都大一個級別,有更好的制動效果

。而車上所

搭載的新NISSIN單向雙活塞卡鉗,有別於舊款,可提供更好的制動手感與力道,加上原廠即可調整剎車拉杆距離

,讓CBR 500R在制動性能上,無論是手感還是效果,都優於 NINJA


300與YZF-R3。



NISSIN單二卡鉗有相當好的手感性能,僅次於RC 390的對四卡鉗





各有所長,滿足摩友的跑車夢


或許

綿羊車款的無極變速、儲物空間,給予使用者極大的方便性,成為實用的交通工具

。然而,

檔車帶來全面掌控、駕駛樂趣,也是綿羊車款無法比擬的

。對於騎乘大型重機充滿興趣,未來也考慮升級的騎士們,此類車款自然成為入門的最佳選擇。





四款車型其實都能兼顧日常使用、運動跑山和練習基本功的需求。車廠也依據不同的造車理念,讓四輛車求同存異,各有所長。對於消費者而言,熱鬧的市場絕對是一件好事。




參考文章:




  • 大排講堂:KTM的小公舉與小王子-Duke/RC 390




  • 大排講堂:川崎(Kawasaki)及Ninja250/300




  • 大排講堂:雅馬哈(YAMAHA)及YZF-R25/R3



  • 大排講堂:本田(Honda)及CBR500R





大排君


大排講堂系列

:用於介紹一款車型的歷史內容,包含衍變和旁支


機車檔案系列

:用於介紹單獨年代車款的詳細文章,包含配置規格


大排裝備系列

:如果你是個騎士的話自然會去關注,雖然很多人不愛看


改裝檔案系列

:復古、性能、個性改裝定製,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參考


大排騎行系列

:騎行技術、機車配置理論知識的乾貨,真摩友參考


以上內容請在「

公眾號-菜單欄

」查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排摩托 的精彩文章:

大王金卡納|(開頭有彩蛋!)新手白皮書-萌新的金卡納日記(三-終)
不止中忍復出,夢想之翼的本田CBR600RR可能回歸?

TAG:大排摩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