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非媒駁「中國債務陷阱」論:美國才是債務陷阱的始作俑者

非媒駁「中國債務陷阱」論:美國才是債務陷阱的始作俑者

【編譯/觀察者網 王愷雯】

2018中非合作論壇於4日閉幕,同一天,美國駐辛巴威大使館推特賬號「恰逢其時」地分享了一篇題為「美國援助如何避免『債務陷阱外交』」的文章,意圖列舉中國貸款導致他國陷入「債務陷阱」的案例,抬高自己、貶低中國。

不過,這篇文章遭到了辛巴威媒體的駁斥。

辛巴威主流媒體《先驅報》9月7日刊登題為「美國對中國『債務陷阱』的嘩眾取寵」一文,指出非洲歡迎中國的理念,而美國不但好管閑事,還是債務陷阱始作俑者。

報道截圖

文章開頭就指出美國大使館的不良企圖:那篇文章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發表,但他們卻選擇在中非合作論壇期間分享,顯然是意圖對中非關係進行攻擊。

文章稱,首先,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國家,對中國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和注重發展的理念表示歡迎。

美國模式剛好相反:它以「老大」自居,愛管閑事,發展理念是把整個國家夷為平地,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些國家在重建之前都被美國徹底摧毀。

中國已經向非洲表明,可以在不干涉及破壞他國的前提下專心幫助他國發展。

發展中國家需要修建大壩、公路、鐵路和機場這些關鍵的基礎設施,而中國正在為非洲國家提供這些,這也說明中國通過自身發展經驗真正地了解發展中國家之所需。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0日,中國承建的蒙內鐵路正式竣工通車 @視覺中國

中國的發展之路是實際且鼓舞人心的,這也是中國能在發展中國家找到志同道合者的原因。

文章指出,美國所犯的錯誤是低估了中國的榜樣性和實用主義,後者也正是第三世界國家所尋求的發展道路。

誰才是非洲的「債務陷阱」?

文章接著說,事實上,美國才是20世紀以來債務陷阱的始作俑者。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們被當做促進戰後西方重建的工具。

儘管後來希望改善經濟的非洲國家也加入這些組織,但70年過去了,它們也未對非洲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包括辛巴威在內的非洲大多數國家陷入嚴重的債務陷阱,直到現在還仍在試圖擺脫這一陷阱。

文章指出,許多學者,即使是西方學者,都同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代表的全球金融體系,是為了使南北鴻溝永遠存在,讓南半球(新興經濟體)長期依賴並受制於北半球(發達國家)。

文章稱,布雷頓森林體系內部出現一種奇怪的趨勢:與向支持戰後歐洲基建與金融不同,無論在規模還是形式上,發展中國家都無法享受到類似待遇。因此不得不承認,該體系已經成為北半球(歐美)對世界施行經濟霸權的工具的說法。

但是,中國和非洲的關係,與歐美和非洲的關係截然不同。在1978年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前,中國也在道義、技術和物質上支持非洲大陸。

辛巴威旺吉火電站,2015年,中企與辛巴威簽署旺吉火電站擴機項目協議,這是該國30年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到了2018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現在正通過有針對性的支持,向非洲國家提供財政上的幫助,同時進行工業、基礎設施和市場建設。

文章最後寫道,從開普敦到開羅,公路、體育場、機場、水壩、發電站,中國在非洲大陸的足跡清晰可見。

而那些前殖民國家和其繼承者們,除了那些豪華官邸之外,沒有留下任何有意義的基礎建設。

美國慣於將中國援助他國的行為抹黑成製造「債務陷阱」,近期這種論調頻繁出現,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8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

同樣是資金,怎麼西方國家提供的就是「餡餅」,而中方一提供就變成了「陷阱」?這是不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我要指出,中方提供的有關貸款從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我們高度關注受援國債務的可持續性,充分尊重受援國政府的意願,把資金投向基礎設施等受援國急需發展且存在資金缺口的領域,幫助有關國家克服發展瓶頸,增強造血功能,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改善當地民生,受到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

我想奉勸有關人士,不要在別人埋頭建路的時候自己忙著去「挖坑」,而應與中方一道,真心實意地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多做好事和實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紀念獨立日卻遭刪帖 臉書AI判定獨立宣言涉種族歧視
正統猶太教徒拒坐女性旁邊 以航竟讓女性換座?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