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東坡的曠達與洒脫: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的曠達與洒脫:一蓑煙雨任平生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作者:慶山

蘇軾,彷彿一個永不被打敗的戰士一樣,在被貶黃州後一身輕鬆又一身虛浮,如離枝的葉,離花的瓣,在狂風中漫天轉悠,極端洒脫又極端低賤,低賤到誰也認不出誰。蘇東坡在被貶黃州還是很凄苦的,原來的世界已然在他的身邊消失,一代名人在黃州就混跡在樵夫民間不被人認識,而他優美的詩文,是在對凄苦的掙扎和超越。

孩童時代我們吟誦著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中學時代,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高中時代,《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引發我的無限感慨。越長大越發現蘇軾的一生就像一部史詩般存在。

《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獨。

此詩作於公元1083年,其意大致為: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人群開始安靜。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徘徊?唯有那縹渺高飛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裡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願受苦。此首詩用極美的意境道盡了孤獨無告的精神遭遇,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囂,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於是對話也一定會變的異乎尋常。就是這樣豐富的內心思辨,才使得蘇軾不至於在田野間迷失了方向,而更是為後人留下長久吟誦的詩詞。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觳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即蘇軾黃州被貶第三年。全詞風格清曠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展現了作者曠達又傷感的心境。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兩句。一句是"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句詞化用了莊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學思辨,發出了心靈無有寄託的深沉喟嘆。另一句是"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趁此良夜,駕一葉扁舟,隨波逐流,任意東西,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到無盡的大自然中。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於元豐五年(1082年春天)是蘇軾醉歸遇雨抒懷之作。作者借雨中瀟洒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其中,"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詞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懷和隨遇而安的恬淡心境。有利地強化了作者在面對人生風雨時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這篇文章作於蘇軾被貶黃州的第四年,元豐六年,蘇軾的心境已經變得相對恬然自如了很多。在讀這首詞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絲絲的禪意。這首詞跟白話文無異,不用多加解析,我們也都能感受到蘇軾的樸素淡泊。蘇軾對於月色美景作了美妙描述,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小小片段。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的精妙也就在於此。那麼,你眼中的東坡居士是怎樣的人呢?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早年為官比較順遂,詩詞題材大都豪放不羈,這也是他所追求的豪放風格,有別於北宋早期溫婉柔媚的填詞風格。中年時,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捲入政治漩渦,受誣陷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蘇軾完成了"從蘇軾向蘇東坡的轉變"。如果說,前期的蘇軾是在不斷探索中,那麼,經歷了"烏台詩案"的蘇軾,成為了北宋時期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的一生也因此光輝熠熠,永遠被後世所銘記。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有聲有色,夏日韻味
湮沒已久的曠世絕學,曾國藩、李嘉誠的床頭書!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