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保持體重 先做減法

「吃飽了撐著」,這不僅僅是一句民間俗語,還是很多現代人的真實情況。在很多人眼中,胃口好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年紀大了之後「能吃是福」。但是吃得太飽,不只是增加體重這麼簡單,它真的可能會撐出病來。營養學家建議,每一頓飯都不妨給自己的飯量做個「減法」,吃到「七分飽」就行,淺嘗即止。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飯量七分飽剛剛好

到目前為止,「吃要吃飽」仍是很多人的飲食要求。毫無節制的飲食使人的胃、腸等消化系統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如果飽食,上頓的食物還未消化,下頓的食物又填滿胃部,消化系統得不到應有的休養。

「七分飽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提醒人們吃飯不能過量。」專家說,七分飽是因人而異的,並沒有一種精確的量化標準。

七分飽應該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專家還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在控制總熱量下進行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體重超標是很多現代人的身體現狀,給體重做「減法」的首要,就是給嘴巴減減負。現代人物質生活富足,但是總會忽視「過滿則溢」這個道理。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是需要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趙泳誼說,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自己上一頓沒吃到七分飽;如果到下一頓前還覺得飽,就是吃太多了。

專家提醒,做減法也要減得科學,有的人飲食不規律,經常餓一頓、飽一頓。如果早飯和午飯吃得少,到了晚上會感到格外飢餓,甚至大吃特吃,就會導致熱量進食過多,加上缺乏運動、脂肪堆積,很容易導致消化系統負擔過重、心血管疾病頻發。「七分飽」要在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的前提下進行,特殊人群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肥胖病人需要減肥,或消瘦病人需要增加營養,「七分飽」並不一定適用,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調養內臟 要用減法

陳叔平日喜歡「喝兩杯」,為了「護肝」,他特地買了「護肝」保健品,又自己到藥房揀幾味「護肝」中藥煲來喝,沒想到半年後轉氨酶更高了。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其實「護肝」簡單一點就好,放棄「多吃點什麼來養肝」的念頭,不給肝臟增加額外負擔,就是最省錢的保養。

1想養肝,簡單一點

脾胃病專家、主任中醫師範明表示,肝臟的生理功能包括解毒功能、代謝功能、分泌膽汁、免疫防禦功能等。同時,肝臟也很容易受傷,日常生活中像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濫用藥物,都是非常傷肝的行為。

為了護肝而去每天吃護肝葯,有可能會得不償失,因為藥物代謝必須要經過肝臟,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長期服用都有可能損害肝功能。而且,這些「護肝、保肝」的保健品,吃進去一樣需要肝臟代謝,同樣增加肝臟的負擔。

范明表示,其實飲食簡單一點,做好預防,不給肝臟添麻煩,就是最省錢有效的養肝方法。像陳叔這種情況,就應該少喝一點酒,不要隨便吃藥,放棄那些「吃點什麼養養肝」的念頭,不給肝臟增加額外的負擔。

2其他臟器調養也要做減法

很多人都追求補腎、護胃、養肺等,道理也是跟「護肝」一樣,簡答一點,做做減法,反而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我們吃什麼東西都有一個度,超過了界限的話,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會傷身體。

補腎的減法法則:切勿濫用藥物。人體內產生的很多「垃圾」都是通過腎臟由尿液排出,其中包括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一旦體內藥物蓄積過量,很容易出現藥物中毒,導致腎損害。部分藥物會直接對腎臟有毒副作用,甚至包括一些感冒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尤其是腎功能不佳及已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更要慎重用藥。

護胃的減法法則:一周輕斷食一天。很多人過於放縱自己的胃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油膩肥厚的食物會導致油脂過多,不易消化,而且會加重腸道的代謝負擔,容易腹脹,長期下去,易長大肚腩。不妨每周挑一天,選擇少油、低鹽飲食,不吃肉和含油食物,吃些蘸醬菜、水煮菜。平日食用的各種食物,也要好消化,這樣可以養脾胃,減輕腸胃負擔。

養肺的減法法則:減少煙霧吸入。肺癌發病率高企,除了眾所周知的吸煙之外,二手煙、廚房油煙、裝修污染、汽車尾氣等廢氣,或也是引發肺癌的危險因素。因此養肺的對策就是遠離各種煙,做到減少煙霧吸入的機會,包括戒煙、保持廚房的通風換氣、別在塵土飛揚的馬路邊上鍛煉身體等。


保護關節 做點減法

陳阿姨自從退休後便迷上了廣場舞,退休後每天早上一場早舞,晚上一場廣場舞,樂此不疲。可是近段時間,陳阿姨的膝關節出了問題,時不時腫脹、麻木和疼痛。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字患上了關節炎,主要是因為膝蓋長期磨損導致的慢性勞損。其實有運動愛好是一件好事,但也要記住,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適當的運動有好處,過量運動就會對身體有害了。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1千萬別過度使用膝關節

鍛煉是一件好事,但盲目跟隨潮流,或由於運動不規範等因素導致運動型損傷的患者,在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

骨傷科主任中醫師趙傳喜指出,膝關節炎有多種發病原因,夏天開冷空調溫度過低、外傷、勞損及其他內科系統疾病(如風濕、類風濕等)都會引發疾病。像陳阿姨這樣,每天跳舞需要經常反覆使用膝關節,加上本身隨著年齡增大,膝關節功能逐漸衰退,便會使膝關節過度勞損,引發疾病。如果不改變運動習慣,適當減輕關節負擔,病情就會隨著不當運動而繼續加重。

還有一些運動愛好者參與像長跑、球類運動等,如果長期過量運動,同樣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例如跑步引起的半月板損傷,韌帶拉傷心率加快等。因此,運動不要過量,適當做做減法,找到自己最適宜的運動頻率和節奏即可。

2運動強度也要適當減下來

趙傳喜提醒,中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方面應選擇舒緩、柔和的項目,不宜太過猛烈,運動難度和強度都需要適當減下來。以下這幾種鍛煉方式都不建議進行。

減法防病 簡單一點就好


1.爬山:上山時膝關節負重等於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衝擊力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因此,有膝關節病變的老年人應盡量減少爬山。

2.爬樓梯:爬樓梯時,膝關節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會使損傷加重。而且,爬樓梯時膝關節彎曲度增加,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也相應增加,加重膝關節疼痛。因此,患膝關節病的老年人應減少爬樓梯。

3.長距離快走:當人在快速奔跑行走時,心跳和呼吸加速,對心臟和呼吸系統的壓力加大,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長距離跑步或暴走均不利於控制病情,可考慮慢跑或者勻速慢走,同樣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醫生的小紅書 的精彩文章:

頸椎疼痛難忍,牢記這一個辦法,每天花幾分鐘,輕鬆遠離頸椎病
請慎用止痛藥!腎科醫生沉痛告白

TAG:馮醫生的小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