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要把握關鍵期!
精神科醫師瑪格麗特·馬勒認為,在孩子14個月之前,孩子對待父母還處在完全的依賴狀態:孩子依賴媽媽的奶水,通過媽媽的奶水來獲得生理需求的滿足;孩子甚至在一開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個個體,無法分離;因為父母回應不及時,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或害怕,孩子所有的情緒,都是由父母而起。
圖自Pexels
但在14個月到2歲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他們學會了爬行和走路,開始認識到自己是獨立於父母的個體,並且想去探索周圍的環境。
但是,這種「獨立於父母」的感受又讓他們非常害怕,害怕被父母拋棄。孩子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到底是該保持和父母之間的親密聯結,還是讓自己完全獨立?
這種在分離和依賴之間的糾結會讓孩子產生不安、焦慮和無助等負面情緒。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自己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而此時如果父母能提供適度的情感支持,讓孩子明白,哪怕在過程中遇到困難,父母也仍舊在守護著自己。這也會讓孩子更加大膽、放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在這個階段,父母如何養育孩子,對於他們之後能否形成獨立的性格至關重要。
圖自Pexels
首先我們來看下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避免的幾個教育誤區:
1. 完全不分離
有的父母無時無刻守著孩子,滿足孩子一切需求。這種撫養方式,看似周到,其實是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永遠停留在「聯結」的共生階段。這樣,孩子無法真正獲得和父母分離的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2. 強制分離
如果父母突兀地和孩子分離,且在孩子需要父母情感支持的時候不予回應,那麼孩子則會陷入焦慮中,擔心自己被父母拋棄。
3. 對孩子忽冷忽熱
如果父母對孩子時而冷淡,時而熱情,不能做到持續地給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那麼孩子無法琢磨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會變得患得患失,不能給予父母完全的信任,也不敢依賴父母。
這些錯誤的教養方式會養育出怎樣的孩子呢?
以上不當的養育方式,會使孩子很難在獨立和依賴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孩子就如同坐在一個蹺蹺板上,如果沒有平衡,那麼很容易就會陷入獨立和依賴不對等的狀態。
獨立和依賴不對等的狀態可能會導致兩種負面的結果:
1)依賴無能(獨立過高)或者 2)過度依賴(依賴過高)。
依賴無能指的是不敢、也從不依賴別人。依賴無能的人總覺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依賴別人的行為讓他們感到羞恥,甚至對自己產生厭惡。同時,他們也不希望被他人依賴。
而過度依賴是指的是一個人過於依賴他人。這樣的人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完全由他人的評價決定。因此,他們往往會陷入討好他人的困境中,只有從他人的肯定中他們才能感到自己的價值。
這兩種狀態看似完全相反,其實都是害怕得不到他人情感回應的表現。依賴無能是因為害怕而遠離,而過度依賴則是因為害怕而抓緊。而這兩種不健康的狀態,都會使人無法獲得健康的親密關係,破壞人的人際關係。
圖自Pexels
那麼,在這個關鍵期,怎麼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康的獨立性格呢?
首先,父母應當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當孩子表現出焦躁、難過或者不安,需要安慰和幫助時,父母能夠提供給孩子想要的回應,如擁抱或安撫,而不是不耐煩或者惱怒。這是為了給孩子安全感。
同時,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父母應給予孩子一點獨立探索外界事物的空間,而不是一味地將孩子綁在自己身邊。這是為了給孩子發展獨立的空間。
在這樣的養育方式下,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漸漸尋找到一個依賴和獨立的平衡點,不再糾結於到底該依賴父母,還是和父母分離。這個平衡點能讓孩子自如地選擇何時依賴父母,何時獨立地去做事。且他們不論在哪個狀態下,都有自信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
而孩子在成年後,會成為一個懂得「適度依賴」的人。它指的是,一個人既不過度依賴別人,也不排斥在有需要的時候向別人尋求幫助。也就是說,既不是凡事靠別人,但也不是過度逞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健康的獨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