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唐僧一身地藏王菩薩的裝束,他哪點不如地藏王?
原著道:「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狀元誇官的一般……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獎……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來迎。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各各歸依,侍於左右。」(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二回:唐王秉誠修大會,觀音顯聖化金蟬)
這段原著,描寫的是唐僧穿上觀音菩薩所化的老僧所贈的九環錫杖、錦斕袈裟之後的樣子。
僧人們看到唐僧,彷彿看到了地藏王菩薩。
當然,凡僧是沒有見過地藏王菩薩的,他們只是從佛典和寺院里看到過地藏王菩薩的樣子。
唐僧也的確像地藏王菩薩,因為他所用的就是地藏王菩薩的行頭。
吳承恩雖然沒說,但也能根據《西遊記》中地藏王菩薩成了誰來猜測。
原著道:「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師啟奏道:萬歲,有冥司秦廣王齎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幽冥教主,這就是《西遊記》里地藏王菩薩的職務。
地府,乃是天庭直屬機構,地藏王菩薩來此做教主,說明道教和佛教的地府機構已經合併,地藏王菩薩成為合併之後的大地府教主,而這大地府由玉皇大帝管理。
如此一來,佛教便沒有了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本可成佛,但他發下宏願大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雖然離開了佛教,但也還是去做與自己的宏願大誓相關的事情了。
佛教少了地藏王菩薩,看似沒缺什麼,其實卻一位能一心度人之人。
地藏王的那身裝束,不是他獻給佛祖,由佛祖給唐僧的,而是他不再是佛教編製,臨赴任之前將代表自己身份的袈裟和錫杖留下,佛祖自行處理。
就這樣,才有了唐僧那身裝束。
唐僧最後成為南無旃檀功德佛,與地藏王菩薩之前所負責的工作不同,但又有相似之處。
地藏王菩薩發願拯救地獄眾生,而唐僧也是拯救,只是他拯救的不是地域的眾生,而是能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
很明顯,唐僧在取經路上做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工作,不齋僧或因齋僧犯錯等的人都被唐僧度了,拯救了那些人,也拯救了僧人,然他們更加確信自己的信仰沒錯,只要信佛,就會得到庇佑;
想殺僧的妖魔鬼怪,唐僧也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去度,雖然沒能拯救他們,但也做出了努力。
唐僧最後的南無旃檀功德佛,其實就是地藏王菩薩走後的缺。
唐僧,一個補位者,只是他成佛了。
而這成佛,便是他不如地藏王菩薩的地方。
地藏王菩薩因「地獄不空」而不成佛,正法明如來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成為觀音菩薩。
這兩位,都是佛家典範。
而唐僧,是他們的反面。
唐僧想什麼?
幫助唐王超度亡魂、取經傳揚東土等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想成佛。
原著道:「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吳承恩《西遊記》第一零零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
唐僧,面對成佛,欣然接受,半點推辭都沒有。
的確,他歷經千山萬水,經受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有資格成佛。
可是,對於度妖魔鬼怪這一點而言,他是失敗者。
取經路上,妖魔鬼怪不是完全不可能度,可他一個也沒度成,要麼被仙佛擒回去,要麼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殺死。
被擒回去的妖魔,勉強算是唐僧的度,可這也是送給他的功勞。
一個妖魔鬼怪都沒度,還欣然接受佛祖的獎賞,實在不該。
他該怎麼做?也發下宏願大誓,「度不完妖魔鬼怪,誓不成佛」。
假如是這樣,那他才有資格去補地藏王菩薩的缺。
可惜,佛祖舉賢不避親,找了自己弟子補缺,到頭來得到的只是一個功利化的旃檀功德佛,而非地藏王菩薩的完美替代者。
唐僧的那身裝束,讓他像極了地藏王菩薩,可也只是停留在「像」的層次。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相關影視劇等),如有侵權,煩請原作者聯繫本文作者刪除,謝謝!
※《水滸傳》唯一靠年齡成為寨主的好漢,僅僅是年長?
※《西遊記》,凡人最怕哪些仙人?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