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選這個專業,就斷了你的經濟來源!」18歲女孩為夢想眾籌學費

「選這個專業,就斷了你的經濟來源!」18歲女孩為夢想眾籌學費

林玥托著下巴,趴在車窗前,出神地望著窗外……道路兩旁,高聳的樓房漸次後退,到了學院東路,香樟樹下,計程車、三輪車、公交車連成一排,兩邊人頭朝著黑色鐵門涌動,拖著箱子、抱著臉盆、背著大號背包。

眼前的景象,不再是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粵北小鎮,離家1600多公里,她只帶了一個行李箱、一個背包、一張吉他,身邊沒有家人陪伴。

林玥發在QQ空間的說說

林玥是背著家人來讀大學的。她的夢想是學習數字傳媒專業,而家人卻希望她讀護理中專。爭吵之後,林玥幾乎與家人決裂,一個人毅然奔赴成都上學。

她在暑期打工掙到了一個月的生活費,而學費,則通過網路眾籌,依靠688名網友的接力,湊齊了。「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確的,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她說。

丨 最後一分鐘營救 丨

父母反對專業,自己背著眾籌學費入學

「最後一分鐘營救。」9月7日晚上10點,林玥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12000元的學費已成功支付。

就在一天前,她還一籌莫展,抱著文件袋,四處找人開證明。從新都區學院東路到新都街道辦事處,林玥找了一輛三輪車,「三輪車十多塊錢,如果坐網約車要二十多塊。」林玥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她暫時和朋友合租,等手續辦完,她就去大邑的學校。

成都的天氣比韶關老家更熱,在街上沒走幾步,鼻頭就滲出了汗珠。烏黑的學生頭,穿著一件黑色短裙,林玥還在腰間系了一根白色穗帶,整個裝束就和她畫的動漫人物一樣。

今年夏天,她報考了四川成都一所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父母的極力反對,讓她不得不「背水一戰」,沒有學費、沒有補給,她背著家人踏上了獨自的大學之路。

「開始本來打算休學一年,等打工湊夠了學費再讀書。」她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學長,大家便建議她在網路募捐平台募捐。9月4日這天發起募捐,兩天的時間就籌夠了12891元。「我趕緊把它關了,因為還有人在捐。」10塊、20塊、50塊……捐款的有老師、同學、也有一些素未謀面的人,一共有688人捐了學費。

林玥在網上留言,希望能與他們加為微信好友,等以後工作了,再把錢還給他們。消息發出後,只有十多人加了她,更多的人則是鼓勵她,或者給她介紹兼職。

丨 與整個家庭對立 丨

暑假離開家,兩度打工攢錢準備逃離

填報志願時,林玥就站到了整個家庭的對立面,林玥已經提前「嗅到」了暴風雨的氣息。利用暑假打工的機會,她離開家,來到廣東湛江。

一開始,她在網上找了一家水果店,到店裡剝荔枝,足足剝了一個月,賺了797元。在微信上,一位同學找她借錢,林玥就把剛賺的工資都借給了同學,「後來才知道這個同學被盜號了,微信里的錢也被騙光了。」林玥的第一次打工,給自己的路費都沒攢夠。

從水果店出來,她又找了一家湘菜館,每天端盤子、收盤子,「飯店包住不包吃,每天早晨吃一根油條和雞蛋,中午隨便吃點,晚上如果不餓就不吃。」林玥埋著頭,雙手放在膝蓋上,低聲說著,「還可以減肥嘛。」在湘菜館打工中途,家裡人又打來電話,催促她回去報名。

「就是家裡人幫我找的護理學校。」林玥不得不提前離開,因為沒有干滿一個月,老闆沒給工錢。回去的路上,她還是沒有死心,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又花300多元在網路上做起了兼職,從商場里進貨出來,在網店上賣美瞳。「一天還是能賺幾十塊,最多的時候賺了八十多塊」。

丨 徹底激怒父親 丨

放棄衛校後,父親不退學費稱斷絕父女情

去往韶關的一所護理學校,父親林予一直陪同著,「家人說我不去報名,就再也不管我了。」林玥說,「我就想著先答應他們。」去學校那天,太陽很刺眼,午飯時,一家人找了一家湘菜館,埋頭吃飯,大家都沒怎麼說話。到了學校,父親拿出2400元要交給老師,林玥卻問了一句,「這錢還可以退不呢?」老師把錢放在一邊,抬頭盯著站在一旁的林予,反覆問他們到底商量好了沒有。

林予趕緊把錢推過去,拍著女兒的肩膀說,「都已經決定好了。」報名的老師看到林玥一臉不情願,隨後又讓林予和女兒再溝通一下,等到心甘情願了再來。「但我父親說不用了,已經商量好了。」林玥說,報了名,她在臨走時又反覆確認了一遍,是不是不來讀書都可以退,老師不耐煩地點了點頭,而她自己也拿定了主意。

林玥在做暑期工的時候就拿到了四川的這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打電話讓同學去學校幫忙領了然後快遞到湛江。「不能讓家裡人拿到,如果他們拿了,肯定就走不了了。」林玥一直藏著這份錄取通知書。

錄取通知書信封

她瞞著家人,偷偷收拾好了衣服,夏天的、冬天的,她都疊在一起,「中途肯定是不可能回去了。」林玥說,出發前,她找朋友借了800元,並買了一張9月1日從湛江開往成都的火車票。

離開時,她給爸爸發簡訊,讓他把學費退了,並告訴他,自己從來沒有打算去讀衛校。這番話徹底激怒了父親。他一連回了四條信息,質問女兒是不是想獨闖。

在簡訊中,林予責備女兒失信於親人,「錢,我是不會退了,就算是砍斷父女親情的利劍吧」。他在簡訊中表示,甚至連電話號碼,他也不會再啟用了。

丨 夢想由來已久 丨

從小喜歡繪畫,腦子裡是漫畫構建的世界

老家靠近湖南,林玥身上還是有幾分「辣妹子」的氣質,小時候父母離異,(自己)就和叔叔住在一起。外公叮囑叔叔,該打的時候一定不要心軟。「以前被追著整個村子打,印象太深刻了。」林玥說,自己的性格像媽媽,太倔了一點。

初中時,她喜歡上了繪畫,開始畫一些畫送給朋友和同學。放假在家,她就在網上搜索一些教程,跟著臨摹起來,整個假期都在和這些水彩、畫筆打交道。高一時,她的畫被選到學校參加展覽,在同學的建議下,她加入了學校文學社。

「當天我就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林玥記得,和自己的激動相比,媽媽顯得很平淡,只說「知道了」,隨後掛掉了電話,「那天她應該很忙」。

上學期間,林玥的外公生病住院,她在網上買了一幅數字油畫,回到家開始往上面填色。「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她希望外公能夠健康,就像向日葵一樣。但她沒敢把畫親自交到外公手上,給到舅媽後,自己躲在門外哭了起來。

在她家裡,屋裡也貼滿了各種各樣的繪畫作品,她喜歡宮崎駿、也喜歡新海誠,滿腦子裡都是繪畫構建起的世界。在高中的時候,她選擇了學藝術,家裡也花了4萬多元,「那時很多老師去遊說,媽媽還是同意了。」

不過,大學的專業關係到未來的就業,一家人開始緊張起來。

丨 與家人決裂 丨

全家人出動規勸,她還是沒妥協

選擇數字媒體專業,林玥表示,這在今後可以學到很多影視後期製作。今後回到老家,還打算和同學一起創業,做一家視頻工作室。她的這些「遠大計劃」,遭到了家裡人的一致反對,首先反對的就是家裡的「意見領袖」——姐姐。

姐姐學過法律,是一名公務員,對於妹妹的這個想法,她持反對態度。在林玥給出的微信截圖中,姐姐一遍一遍地強調,「你報的那些高價大專傳媒,出來註定打工」、「你要爭取就自己想辦法,別指望我」……一連發了六條信息,最後她表示,「你非要挑戰我的底線,像你這樣朝三暮四,你愛怎樣就怎樣……你打工都不關我事。」

姐姐在微信里的規勸

母親也在微信中一番唇槍舌劍,在截圖中,她表示,「你不用說對不起,你已經是成年人了,想做什麼是你的事情……到時候別在我面前哭。」

從小學開始,她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在這個關口,外婆也被搬了出來,對她進行規勸。林予也是反對女兒的,也是整個家族意志的「執行者」。

「讓她去學護理,不是一個人的意志,而是整個家庭系統的願望。」林予說,自己是家庭的中心支柱,但這件事情是孩子媽媽的意願,孩子姐姐來幫忙操作(聯繫學校),自己出錢帶她去報名。「大家都清楚,學護理在以後出來是有人管的,能找到工作。」

林予自己也是一名老師,但他不願意讓孩子去冒險,畢竟,讓孩子呆在老家,大家能幫她找到一份工作。

///

女兒:大人對不確定充滿了「恐懼」

林玥的一名同學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林玥從小就喜歡畫畫,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很強,她總是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林玥身邊也有很多學過護理的同學告訴她,「如果自己不喜歡,千萬不要去。」

這個喜歡看動漫視頻網站的女孩,和家裡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爸爸喜歡看諜戰片,媽媽喜歡看肥皂劇,大家平時接觸的東西也不一樣。」在高中學藝體的時候,攝影老師告訴她,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個地方,外面的世界還很大。「雖然攝影課只上了三天,但我很喜歡攝影老師說的這番話。」林玥的手機照片也經常發在QQ空間里,這些照片總能得到老師的誇讚。

在家裡,卻沒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優勢。

「我們這裡就是一個小村子,大家接觸的事物也有限。」林玥表示,是大人們對不確定的東西充滿了「恐懼」。

父親:希望她能夠走最穩妥的路

林予不用微信,在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次撥通電話後,他沒有接,直到第二次撥通,他才在響了數聲之後接通了。「如果不是成都的號碼,我可能不會接。」林予說,自己喜歡清靜,不喜歡被打擾。

女兒的離開,讓他憤怒。他說,在簡訊里提到的註銷電話,都是氣話,「畢竟還是自己生的女兒,還是希望她好。」 林予嘆氣道,「一個女孩,從廣東到四川那麼遠的地方,這麼遠根本照顧不到啊。」為了這件事,大家互相也通了氣,要截斷女兒的經濟來源。

讓大家意外的是,林玥還是出走了。「那天他打電話說要走,我在流淚也在『流血』,一直忍住沒哭出來。」林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女兒藝考也是瞞著自己去的,最後選擇專業,父女兩人各讓了一步,去掉了美術和攝影兩個專業。「我能挽救的,就是讓她選擇學編導。」他其實已給女兒設計好了一條道路。

今年50多歲的林予也承認,自己對數字傳媒行業不懂,「我認為傳媒這個東西現在好像比較熱,它的未來會怎麼樣?我對這個東西是一頭霧水。」林予接著說,家裡(關係網)對這個領域也是空缺的,在這方面沒有人,但如果學了護理,我們肯定是能幫上忙的。「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庇護下健康成長呢?」林予說,自己也是讀書人,教過英語、教過歷史,道理都懂,但真到了那一步,還是不肯放開手。

想到女兒已經逃出 「掌心」,他也慢慢學會釋然,「我告訴你一個秘密……」電話最後,林予提到,當年他給女兒起的名字中,有一個「蓉」字,後來改了名字。「現在想想,可能還是和成都有緣分吧。」林予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教育專家:選擇專業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

對於林玥遇到的問題,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與心理學院游永恆教授認為,孩子父母看問題還是太僵化了一點,他們對大學賦予了太多的期許。「孩子在異地的生活也好、未來的工作也罷,父母都不必太過擔心。」游永恆說,大學是孩子的一個重要成長過程,品德和能力才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

游永恆認為,父母設計的道路只是為給孩子找到一個工作,這個層次是很低的,他們沒有考慮這條道路是否符合孩子興趣、適合孩子發展,而且,如果選擇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也不一定能學好。他表示,長期的經驗限制了大人的眼界,判斷問題的方式也過於主觀,在專業這件事情上,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也認為,專業選擇的決定權最終在孩子身上,父母只能提供參考意見,「畢竟孩子已是成年人了,即使採用強硬的行為也不能改變現狀。」他認為,很多父母怕孩子選錯專業會吃虧,但這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因此在林玥這件事情上,父母還是應該理解孩子,相信過一段時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還是會得以修復。

(文中林玥、林予為化名)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宦小淮 實習生 廖靜 攝影報道

編輯丨汪垠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外婆」變「姥姥」,改變一個詞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服刑近10年後出獄 「包工頭」等到無罪判決家卻散了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