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東北網9月8日訊(記者 莊園) 1500年前,處於涪、瓊兩江環抱之地的安居古城商賈雲集、人才輩出,詩人韓愈、書法家米芾也曾流連於此。8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千年的時運變遷並未讓安居古城的人文氣息有所褪色。如今,安居古城正充分利用好銅梁區的文化資源,打好「人文牌」,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安居古城。 東北網記者 莊園 攝

傳承文脈感知上千年的歷史脈絡

清晨的安居古城,是在店鋪的叫賣聲中蘇醒過來的。當街頭第一家雞絲豆腐腦開始冒出熱氣,慕名前來的食客已經到來。豆花的香味在青石板和明清老建築中飄散開來,恍惚間,還可感知古時安居的繁榮昌盛。

據歷史考證,早在2萬年前,人類的足跡就已經到達這裡。1500年前,勤勞的安居人在這片土地上搭瓦建房,引得商賈雲集,文人幽居於此。如今,1500年的時間悠悠而過,安居古城已成為原住民安居樂業、世人休閑旅遊的絕佳之地。

安居古城依山為城、傍水而生,既有巴渝古鎮特有的剛毅,也有水鄉的柔美與靈氣,在歷史的長河裡,瓊、涪兩江之水一直在此靜謐流淌,烏木溪穿城而過,造就了安居獨一無二的水墨山水。

當登上128級階梯,跨入安居古城星輝門時,一條古色古香的古街,如畫卷般展現於眼前。沿街是明清朝代的古老建築,古樸雅緻,彷彿還能觸摸到安居上千年的歷史脈絡。

古城中城牆院落、宗祠行會、宮廟建築群雄林立,老街建築以城牆為界,至今還保存有4000餘米長的老街巷。古城「九宮十八廟」享譽川渝,「安居八景」聞名遐邇,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龍文化、書香文化、抗戰文化相互交融。

作為一座文物寶庫,安居古城堆砌著各個時代的歷史文化遺存。至今,古城內有重慶市、區級文物古迹197處。這裡既有韓愈米芾等墨客流連於此的史事,也有第十四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舊址。緩步徐行,撲面而來的是歷史的厚重感。

在古城內,時常會聞到一股濃郁香甜的「米花糖」味道。但是,安居人並不把這叫「米花糖」,他們有一個更為文雅的叫法——「翰林酥」。

「翰林酥」這個叫法從何而來?華夏文旅公司相關負責人柏強告訴記者,安居自古才子輩出,自宋代便出進士,以明清兩代為甚。據統計,安居宋元明清中舉人者,多達200餘人,其中進士23人、翰林4人。人們為了弘揚文風,鼓勵學子好學上進,便把「米花糖」叫「翰林酥」。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安居古城變臉表演。 謝鵬 攝

承載鄉愁千年古城風韻猶存

隨著古城開發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人們對於鄉愁的追尋和守望,安居得以拂去歲月的塵埃,再現世人面前。

早在清代中葉,安居就修建了福建會館天后宮、湖廣會館禹王宮、廣東會館南華宮、江西會館萬壽宮、湖南會館濂溪祠等。這些建築風格各異,特地鮮明,千百年傳承下來成為鄉愁和記憶的承載之所。

游在安居古城中,隨處可見獨具安居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在湖廣會館能欣賞到川劇、荷花龍、天后宮祭媽祖等民俗活動,古城中還有旱船、舞龍、舞獅、水雲龍等表演應接不暇。

記者在古城看到,街巷兩旁遍布著兒時記憶里的各色小吃。一個沖著呼呼熱氣的大鍋,幾個竹製「小桶」,幾勺糯米粉,配上一團香甜的紅糖,記憶里的「沖沖糕」就做好了;石磨現磨出來熬制的豆腐腦,加上絲絲入味的雞絲,滿口都是童年的味道;當然還有賣燒餅的、舂糍粑的、陳皮糖的、項鏈小粽子的……古城歷史就這樣流淌在唇齒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還恢復保留了包粽子、刻章、打爆米花等傳統生活習俗,小巷子里,原住民用棒槌在石槽里打糍粑,當地特色的拇指迷你粽子,精緻可愛,這些傳統習俗的保留,增強了市民旅遊觀光和參與體驗的效果。

安居古城還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古城中居住著不少原住民,當地居民與歷史古迹共生共榮,延續這座千年古城的「生命」。走在小城裡,隨時可以看見在門口擇菜的老婆婆,身邊不時走過背著背簍的大姐,古城浸潤在一種原生態的氣息中。

為維持安居古城的淳樸民風,柏強告訴記者,在保護開發與業態培育過程中,安居古城盡量保留原住民的生活習性、風俗習性和民俗活動,大力支持原住民發展本地特色美食、工藝品,讓他們的原始生活狀態與古城完美交融。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全國重點媒體走進安居古城。 謝鵬 攝

文旅融合安居古城蝶變之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在安居古城的街頭,龍文化無處不在。銅梁,古為巴國之域,銅梁龍歷史悠久,觀賞性強,龍舞彷佛是烙在銅梁人骨子裡的印記,與生俱來。

銅梁作為龍的故鄉,揚名海內的扎龍技藝則源自安居。在安居古城中一個不大的臨街鋪子里,一位工匠正聚精會神地做著活路。靠牆的架子上,擺放著幾隻美輪美奐的小龍工藝品,過往的遊客還能窺見銅梁的龍文化。

李德瑜的銅梁龍扎制店便是其中之一。這個小小的店面是在政府的補助支持下,由李德瑜的外屋改造而成。李德瑜告訴記者,要經過制篾、扎龍、粘紙、填色、組裝等10幾道工序,才能做好一條完整的銅梁龍。

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傳承了幾代人的彩扎技術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每年的上元佳節,十里長街的龍燈彩扎總是當地的一大景觀。

隨著古城旅遊的開發,不止李德瑜,很多外出務工的安居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陳傑便是其中之一,中學畢業後,陳傑就加入了古城舞龍隊,現在每天在古城表演舞龍,月收入3000多元。

這一切都與銅梁政府努力打好「龍文化」牌,深入挖掘龍文化淵源,講好龍文化旅遊故事密不可分。近年來,銅梁促進文化特別是龍文化與旅遊發展有機結合、深度融合。

在古城街邊的小店裡,遊客可以學習舞龍、學習扎龍,參與到銅梁龍的製作過程當中,還可以購買龍綉、龍雕等工藝品。

柏強透露,除此之外,安居古城還推出了相思糍粑、安居貢米、摺扇、剪紙絲綢畫等60餘種頗具安居特色的旅遊商品,將文旅進行了深度融合。

提檔升級用美麗景觀文化旅遊留住遊客

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公示了276個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名單中,銅梁區安居鎮名列其中。

安居古城「九宮十八廟」風貌依存;翰林院、大夫第香氣誘人;街巷明清建築鱗次櫛比。不僅是安居古城,目前銅梁擁有不可移動文物506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多達48項,說書彈唱、旱船廟會、號子歌謠等古樸民俗風情特具特色。

柏強告訴記者,下一步,安居古城將對景區進行提檔升級,繼續深挖文化、延伸文化產業鏈,用美麗景觀文化旅遊留住遊客。

據了解,安居古城引入中鐵集團,投資200億元對古城進行全面改造。目前,安居古城正加快情景水街、烏木溪綜合整治、後河街改造,安居古城重點項目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

柏強透露,目前,安居古城投資8000萬元打造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四星級山水園林酒店,目前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和配套建設,建成投用後將填補安居古城無星級酒店空白。安居象山玫瑰花海項目,目前完成花海觀賞區、觀賞魚基地及仿古船主體工程,現已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

據統計,2017年,安居古城已經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34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6.2億元。

「通過創建工作的具體實施,安居古城旅遊景區將形成一個文化特色彰顯、品牌深入人心、服務實施完善、景觀豐富多彩、產品體系豐滿、管理體系健全的區域性旅遊綜合體。」柏強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