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竹筍樓」,竟是混凝土與竹子的奇異融合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蘇軾在《於潛僧綠筠軒》中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竹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臨湘市地處洞庭湖北部,相傳東吳名將黃蓋曾在雲夢澤太平湖也就是今天的黃蓋湖上「折葦作標」,開啟了用浮標垂釣的先河。
依託當地的資源稟賦、歷史傳統,將竹藝產業、浮標產業同文化旅遊產業無縫嫁接,成為此次規劃的核心。
建築規劃成品字型擺布,形成良好的圍合感,讓園林步步生景,風雨連廊很好的解決了穿行於各建築遮風避雨的問題,遠遠望見的竹筍塔則形成了良好的視覺標誌物。
總平面
臨湘全域旅遊標誌塔
建築造型來源於春筍形象,遠距離觀之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
塔的頂端設有照明設備,外觀穿插的玻璃元素,刻畫出一層層剝開的筍衣,亮起的燈光就好像竹筍外衣的輪廓線,將整個竹筍的輪廓完整的勾勒出來。
其餘外部材料均採用竹元素呈現,底部採用暖色調的自然山石,營造一種竹筍生長於泥土之中,雨後破土而出之景象,與周圍綠蔭環繞,相映成趣。
古人素來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
人與自然的相通性古來如此,凡事應順乎自然規律,方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設計師於細節中大量運用當地竹木材質,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竹藝產業的發展。
浮標展廳
設計師將室外的竹元素以巧妙手法引入室內。
團隊模仿竹子的自然生長之態,並採用了傘形的骨架作為展廳中兩根極有衝擊力的支點,從而形成一種散發性的天花,而實際上整個建築是由鋼結構構成。
樓梯環繞著傘形的骨架盤旋上升,形成流動的韻律感。而難度較高的竹工藝施工則由浙江工人配合完成。
在賦予空間以歷史韻味的同時,現代人追求的舒適、寧靜與美好在這裡同樣可以得到滿足。
陽光穿透玻璃屋頂,穿插過竹子的間隙,斑駁光影交織於地板上。這般光與影、明與暗的節奏和韻律,無形中營造出空間的戲劇性。
設計師希望用一種材料手法,貫穿整個空間的設計,因而在廚房後勤區的外牆以竹子為模板,製作有「竹」肌理的牆面。
為了處理牆面的凹凸感,團隊把整個核心筒的周邊全部做成天光處理,通過光線的照射,讓大面積的灰牆顯示空間的層次,打破呆板。
一層平面
為了體現牆體的層次感,全部牆面採用豎向竹紋理來表現,當天光灑入室內,整個牆面看起來非常高大立體。
整個走廊如果不採用天光就會非常黑暗,從節能角度考慮,設計師引進了大面積的天光自然灑落,不僅解決採光問題,還有一種將灰色水泥裸露在自然裡面的感覺,空間氣質因而得到升華。
綠竹帶斜暉,猗猗有餘態。
微風到簾櫳,舞影入圖繪。
更無餘聲雜,直與妙意會。
掩卷罷吟哦,誰同此三昧。
從園中閒遊舍內,穿行於光影婆娑中,感受隨意舞動的竹影帶出空間幾分靈動的氣息。
山隱團隊帶著夢想回歸江南,懷揣著情懷與信仰,秉承著文化傳承的使命,用藝術的演繹形式,於浮光掠影中探索文化傳承。
項目名稱丨臨湘市全域旅遊服務中心&浮標國際垂釣園
項目類型丨文旅建築
投資建設丨岳陽惠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丨山隱設計集團
項目面積丨規劃面積280畝,建築面積6000平米
主要材料丨竹子,混凝土
建築設計丨郭明,及恆煒,李琦
景觀設計丨彭燕輝,馬蘭
室內設計丨王鵬,謝小英,仝閃閃,王濤
軟裝設計丨沈潔、吳雪、余小雨
現場執行丨郭助華,於凱華
攝影丨史雲峰
文案丨李州浦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吳桐:續自家「舊」,還需用外來「新」
※用設計展現文化中國:設計中國 ·丹麥特展進入倒計時!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