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細數南宋8大名將,炮轟蒙哥大汗的王堅僅居第七,韓世忠第四

細數南宋8大名將,炮轟蒙哥大汗的王堅僅居第七,韓世忠第四

南宋相比北宋,命運更加坎坷,遼國相比於金國更好溝通交流,且通過「檀淵之盟」後,遼宋之間幾乎就沒什麼大戰了;而西夏在種家軍的打壓下,幾乎都差點滅國,就更別說了;說起來,北宋在一定時間裡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尤其是在宋神宗時期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而南宋時期,和金國戰爭不斷,金國滅南宋之心一直不死;而且金國滅亡之後,南宋又面臨著新崛起的蒙古帝國的威脅,但越是這樣,越容易誕生名將,現在來盤點下南宋時期的八大名將吧。

TOP、8 畢再遇

畢再遇是武議大夫畢進之子,畢再遇初以恩庇補官,隸侍衛馬司。公元1206年,隨軍北伐,屢立戰功,遷為武功大夫。後因功歷任鎮江都統制兼權山東、京東招撫司事,驍衛大將軍。因其勇猛過人,熟知兵略,且善於駕馭兵將,威名遠揚。

畢再遇武藝超群,能拉開二石七斗的弓,反手能拉開一石八斗的弓,徒步能射二石,騎馬能射二石五斗。在開禧北伐期間威震金國,之後金人看見他的將旗,大喊「畢將軍來了」,就逃跑。可惜在「嘉定和議」之後,畢再遇屢屢遭貶,實在可惜。

TOP、7 王堅

這個王堅指的是南宋抗蒙名將;王堅首先是加入忠順軍,並秘密潛入蒙古軍造船之地,燒毀其船支二千餘。後在抗蒙總指揮余玠的率領下和曹世雄等在合州、廣安等地擊敗蒙古軍,而後升為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

公元1259年,蒙哥汗親率大軍圍攻合州,王堅與副將張珏堅守釣魚城,多次擊退蒙軍。蒙哥派晉國寶入釣魚城招降,為王堅所殺。蒙軍攻打九月不下,蒙哥為旋風火炮受創而死。蒙軍被迫撤退,史稱釣魚城之戰。但可惜後屢遭排擠,鬱憤而卒。

TOP、6 虞允文

虞允文原本是一個文人,而且還是進士及第出生,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但虞允文除了文才之外,還頗有武略;公元1161年,金帝完顏亮統率金軍主力越過淮河,進迫長江。兩淮前線宋軍潰敗,金軍如入無人之境。虞允文時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被派往採石犒師,正值完顏亮所統大軍謀由採石渡江。

新任主帥李顯忠還未趕到,虞允文見形勢危急,親自督師,向當時軍心散漫的士兵演說,鼓舞士氣;並隨即把散處沿江各處無所統轄的軍隊迅速統合起來,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於采石磯,結果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後又任川陝宣諭使,與吳璘共謀進取,收復陝西數處州郡。

TOP、5 劉琦

劉琦本是涇原經略使兼知渭州,,從張浚於富平與金兵會戰,立有戰功。後至臨安領宿衛親軍。公元1140年率王彥舊部(八字軍)赴任東京副留守,與順昌知府陳規守城抗金,以少勝多,破金兀朮拐子馬,史稱「順昌大捷」。

次年援淮西,與張浚、楊沂中破敵於柘皋。與韓世忠、岳飛等並稱中興名將。旋遭秦檜、張俊排擠,罷兵權,改知荊南府。金主完顏亮南下,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守淮東,屯軍抗擊金兵。後退至鎮江。次年憂憤而死。

TOP、4 韓世忠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他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韓世忠其實在南宋時期,無論是名望還是重要性都還要略勝於岳飛,因為韓世忠對宋高宗就救駕之恩;後來韓世忠還一手訓練出了韓家軍,乃是當時南宋的第一精銳,而且韓世忠麾下也有背嵬軍,精銳程度絲毫不弱於岳家軍中的背嵬軍;若非如此,也不可能打出「黃天盪大劫」那樣的戰績,而大儀鎮之戰更是被列為南宋「十三處戰功」之一。

TOP、3 吳玠

吳玠在北宋末年未冠時便以良家子身份從軍。宋徽宗時,他多次抗擊西夏入侵,又參與鎮壓方臘起義,再破「河北賊」,軍中初露鋒芒。公元1128年起領兵抗金,與其弟吳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後歸屬於曲端、張浚麾下。

富平之戰失敗後,於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中屢抗金軍,保全四川,史稱「微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吳玠汰冗員、節浮費,廣設屯田、修復廢堰,與胡世將創轉般折運法,使糧儲充足。

TOP、2 孟珙

孟珙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孟珙早年隨父抗金,並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而且孟珙一直被譽為是金庸小說中的郭靖的原型,因為孟珙也曾與蒙古的塔察兒交好,兩人一起打獵、喝酒,最後乾脆結拜為兄弟;可惜卻又不得不成為對手。

TOP、1 岳飛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公元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公元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公元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公元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古來名將皆鮮有善終,尤其是重文輕武的宋朝更是如此,實在可惜可悲可憐可嘆,如非如此的話,恐怕南宋北伐早就成功了,奪回原屬於北宋的領土,甚至更進一步奪回幽雲十六州都不無可能,可惜昏君誤國,奸臣誤國啊,縱然名將數不勝數,卻也只能是塗若奈何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細數上古8大神兵,誅仙四劍也只能排第三,軒轅劍位列第六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五虎上將」,真田幸村排第二,雷神排第三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