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青春疼痛文學教母」饒雪漫:17歲,看完我的書你知道怎麼去早戀

「青春疼痛文學教母」饒雪漫:17歲,看完我的書你知道怎麼去早戀






故   事

/


Vol. 

429




作家饒雪漫的故事。








戳 視 頻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對話「文字女巫」饒雪漫

關於春夏自薦信事件詳細回應內容請參看文章結尾。








▌ 全文總計3383字,閱讀時長6分鐘。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我還是相信,星星會說話,石頭會開花,穿過夏天的木柵欄和冬天的風雪之後,你終會抵達。


 


我們想要一牽手就可以結婚的愛情,但卻生活在上了床都沒有結果的年代。




——饒雪漫






每隔一段時間,網路上的心靈雞湯大V們都會狂發一通這些金句,每每此時,饒雪漫這個名字,就會再一次被提及,特別是那些幽幽怨怨,悵惘迷失的花季雨季少男少女們。


 


說到饒雪漫,對於90後和00後來說,並不陌生,她於這兩個時代年輕人的意義,就和瓊瑤對於80後一樣,既是青春的標誌,也是最純粹時光的記憶。自14歲步入文壇開始,饒雪漫已出版作品五十餘部,《小妖的金色城堡》、《左耳》、《沙漏》、《離歌》、《秘果》……以及最近剛剛出版的《大約在冬季》,都為大眾所熟知,其中《左耳》在2014還改編拍成了電影,由蘇有朋執導,楊洋、馬思純、關曉彤等一眾現在已然大熱的明星主演,在當年的影視圈掀起了一股青春電影的風潮。


 




饒雪漫還有很多別稱,「文字女巫」,指她文風飄逸;「文壇後媽」,說她的書中人物感情都不圓滿;還有所謂的「青春疼痛文學教母」,是因其小說都在直面青春的傷痕與淚水。每個年齡階段的人,眼中都有著不一樣的饒雪漫。十幾歲的男孩女孩們因書中角色而瘋狂,愛慕、模仿,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則評述著小說情節的幼稚與矯情,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小孩看了饒雪漫,也會愛一場夢一場,陷入早戀的旋渦。這樣一個作家,大概很多人都會好奇文字世界之外的她,是怎樣的存在。


 


2018年9月1日,我在廣州的一家書店見到了饒雪漫。






我並不是饒雪漫的書粉,這也讓我可以有別於那些在簽售會激動得顫抖痛哭的粉絲,清醒冷靜地看到一個真實的饒雪漫,並與她聊到一些爭議性話題,她非常健談,我們聊到了她的新書《大約在冬季》,也聊到了部分網友對她的評論,後來她聊得開心了,提到了蘇有朋、馬思純,以及前兩年引發網路熱議的公布春夏自薦信事件,這也是饒雪漫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正式聊到這件事。






  與饒雪漫一起,重返十七歲  




十七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也許那時候的你正在暗戀隔壁班的女孩,煞費苦心地製造著一次次「偶遇」;


也許那段時間你正在叛逆高峰,逃學打架翻牆蹲網吧,無一不精;


又或者,那個時候你正在為高考奮力一搏,日夜苦讀;


 


饒雪漫寫過一句話:「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十七歲,一個美好的年紀,情竇初開、滿心憧憬、任性、驕傲、無知、也無畏……饒雪漫小說中的每一個字,都在寫17歲。有人說,饒雪漫是最懂17歲的人,也有人說,17歲的人因為饒雪漫而懂得了人生。






17歲,成年未滿,十七歲時候的饒雪漫,是在四川自貢度過的。那裡有很出名的恐龍岩,在那個年代,自貢相對比較閉塞,年輕人沒有更多的樂子可尋,但饒雪漫有著自己的消遣,讀三毛的書,聽齊秦的歌,成為她青春時代最滿足的事。這兩個興趣無形中也影響著饒雪漫此後的人生,在多年以後的今天,饒雪漫和三毛的侄女成為了特別好的朋友,也和齊秦交情頗深,新書《大約在冬季》就是由齊秦的同名歌而得來。也許生命中有很多的東西,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只是身處其中的人不得而知罷了。


 




17歲,也是一個開始體會離別的年紀,在饒雪漫的世界觀里,別離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饒雪漫書中人物的影子,在饒雪漫看來,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對別離,可能跟自己的親人別離,可能跟自己深愛的人別離,也可能是離開喜歡的一個城市,一個地方,別離是一直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功課。就像《大約在冬季》,也許會相聚,也許不會。


 




《大約在冬季》出來之後,受到了很多書迷的喜歡,馬思純、齊秦、林心如、路金波等眾多名人在微博曬書以示支持。別人很難想像,這本書饒雪漫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寫成了,她說:「寫作對我來說不需要一個事情觸動才能去落筆,我可以毫不汗顏地說我是一個專業的作家,因為已經有五六十本書在那裡,寫作除了天賦以外也有一定的技巧和經驗。」


 


曾經有一次饒雪漫簽售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問她:「我想買你的書,能不能送我一本?」


饒雪漫好奇:「為什麼你不自己買?」


小朋友說:「媽媽不讓我買,媽媽說看完你的書會早戀。」


饒雪漫就笑了,告訴他:「你去告訴你媽媽,不看我的書你一樣早戀,但是看完我的書你知道怎麼去早戀。」


 




一個好的文藝作品都有它的力量,在饒雪漫的心裡,覺得如果那些少男少女因為看了她的書,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個體活在這個世界,也不是一個異類在奮力生存,了解到不是只有自己想要變壞,想要叛逆,覺得孤單,那她寫這些故事的目的就達到了。在饒雪漫看來,她的書一直在講成長,她希望別人能在故事中去找到更多成長的真相和力量,以便成長過程中出現創口時,不至於那麼疼痛。






  「如何才能真正地忘記一個人呢?  


  你就當他死了。」  




青春的故事永不落幕,饒雪漫用自己的文字,帶無數的人進入青春中痛與美的世界,她像一個心靈捕手,捕捉每個人內心最青澀最隱秘的故事。


 


饒雪漫書中有一句話,馬思純特別喜歡:「這世界所有的死別都好過生離。」也許很多人並不理解,覺得活著就是最好的,其實在饒雪漫看來,活著,並不單只肉體的存活。可能你一輩子再也不能相見,明明知道他還在這個世界,卻無法相見的那種痛苦,與他死了沒什麼兩樣,你不能交流,不管你多麼想念他,你也只能面對別離,學會放下,學會思念。






李宗盛有一句歌詞:「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饒雪漫的書,也許更多的是在教會大家如何去面對愛,特別是那種沒有辦法得到的愛。






上網搜索饒雪漫,不乏很多質疑他的言論,有人說她更像一個商人,而非作家,有人說她寫的小說沒有真正的文學價值,於文壇而言形同雞肋。饒雪漫說:「我很反感很多人沒有讀過所有的文學作品就去評價,想當然,我也不介意任何人給我的標籤。」早在電影《左耳》上映前,也有很多人質疑饒雪漫,認為一個作家涉足影視並不能出到好的作品,那樣的青春片也未必能有好的市場,饒雪漫從來都不去理會這些聲音。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饒雪漫也是一樣。所以她從不願為了取悅讀者,而去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她認為那樣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非常殘忍。生命是充滿變數的,可是一個睿智的足夠聰明的人,知道在變數中如何保持自己不變的心態,那就是認真地、努力地、勇敢地、真誠地活下去。


 


現在的饒雪漫,有著多重的身份,既是作家,也是編劇。


身為作家,她說:「作家靠寫作養活不了自己是可恥的。」因為她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有自己的夢想,但是自己的夢想要自己養。


身為編劇,她說:「寫劇本太難了!我用了三年的時間也沒有完全地適應。」她覺得一個編劇既要考慮導演怎麼想,還要顧及演員怎麼演,甚至要考慮製片成本,實在太難。






  饒雪漫回應春夏自薦信事件  




饒雪漫的小說不光影響了無數書迷,也挖掘了一大批當下流量擔當的明星,蔣勁夫、林更新、馬思純、王子文、陳意涵……都在其列,但是很多網友更喜歡討論的,是當年饒雪漫公布了春夏的自薦信事件。






對於這件事,在多年後的今天,饒雪漫很認真地做了一次正式回應。


 


饒雪漫

:「

我印象很深刻

春夏當時來參與我們《左耳》的海選

她是我一個特別好的朋友茉莉推薦給我的

海選結束之後她應該是給我們的公眾號寫了一封自薦信

因為當時我們《左耳》在選角的時候有一個公共的郵箱

她應該是把自薦信投到了這樣一個郵箱

但是實際上當時我因為特別忙我沒有完整地去看這樣的一封信

然後當時有工作人員問我說你能不能去問一下春夏我們可不可以公布這樣的一封信

然後我因為沒有她的聯繫方式我就問了茉莉

我說茉莉你幫我去問一下春夏可不可以公布這封信

然後茉莉後來回復我說春夏說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我們當時工作人員也沒有什麼樣的想法

他只是覺得這封信把他打動了

因為春夏那封信寫得特別好

然後就想著說可能對我們的選角會有一些幫助

看有這麼多的雪漫姐的讀者

或者是一些熱愛演藝事業的年輕人他們願意來選角

可能我覺得當時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就後來當影后之後這封信被扒出來

就變成了我去怎麼樣

但其實我從來沒有做過解釋

我跟春夏也有朋友圈

我們也經常聯絡我們也從來沒有去在意過這件事情

相反在意的可能是她的粉絲太熱愛她了

所以真正了解她真正熱愛她的人就不要去在意這樣一件事情

因為我感覺春夏本人是沒有很在意的

因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

這份過去我覺得當它一覽無遺地展示在別人面前的時候其實是這個人最勇敢的時候

她都如此的勇敢你還擔心她的人生有什麼問題呢。










  讀者說  


▲小丹,21歲,八年書粉。




小丹:「看《大約在冬季》,我哭了三次,我覺得她的小說很貼近我們青春時期的一些生活經歷,饒雪漫的小說裡面,總有一本有我們自己的影子,現在長大了,再回去看同一個故事,感受也不一樣,不至於覺得情節幼稚,但現實中自己處事可能會成熟一點。」




▲羅光敏,29歲,十年書粉。




羅光敏:「讀高中的時候開始看她的書,現在工作了,就少看了,但是她的書總會讓我想起青春時候的自己,想起那會兒一幫人逃課,想起自己學書裡面的情節去追女孩子。」




▲鄭佳佳,22歲,八年書粉。




鄭佳佳:「我家裡有饒雪漫所有的書,而且各種版本的都有,她書里的感情觀一直在影響我,教會我自立自強自信,一些女生在戀愛中會放低自己,但是她的書讓我懂得一個女孩要學會愛自己多一點,要不卑不亢。」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探秘特種犬部隊 | 命案追蹤,地震搜救,搜毒搜爆,一段驚心動魄的狗生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