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頓悟派、漸修派,南宗、北宗的由來

頓悟派、漸修派,南宗、北宗的由來

走進生命,打開眼界。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凡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高人

文:萬鈞 讀史開眼界 特約作家

久雨不晴,又潮又濕,連綿一段時間了。下午,終見雲開日出,便抓緊時間出門,好好走一下。

秋日陽光,亮的刺眼,照得人眼睛有些睜不開。隨手掏出墨鏡往鼻樑上一架,發現看景物還是不很清晰,似有一層薄翳隔著。取下,戴上,反覆幾次作了比對,情形依然如故。

心裡頓時不安起來:「完了,完了,難道白內障了?!還是手機、電腦看多了?!」

忐忑不安繼續前行了一段,眼睛看物很費勁,心有不甘,便再度取下眼鏡仔細看了一下,鏡片上似乎有點指紋印。於是對著鏡片長長哈口氣,擼起體恤衫下擺,把鏡片兩面反覆拂拭了幾遍。

再戴上看物,一下子就無比清晰起來:晴空高遠,蔚藍如洗,飄移的白雲,彷若一堆堆剛摘下的新棉在涌動;路邊行道樹上隨風舞動的葉子,油綠油綠,折射著秋日陽光,亮亮閃閃;人行道上,迎面而來一個戴著黃頭盔騎行自行車的小伙,似乎很詫異我為什麼朝他笑,從我身旁倏然而過……

經歷了一段雲霾晦暗、風雨如磐的日子後,感受到陽光格外燦爛,空氣格外乾淨,景物格外清新,心情頓時輕鬆愉悅起來,一如人生。

走在路上,聽風,觀景,不由想起禪宗五祖弟子神秀的兩句偈語:「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一個故事。

南北朝時,佛教禪宗傳到第五祖弘忍大師,他在湖北黃梅開壇講學,手下弟子五百餘眾,其中翹楚者上首大弟子神秀是眾僧公認的禪宗衣缽繼承人。

隨著身體漸漸老去,弘忍便想在眾弟子中物色一個繼承人。一日,他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

偈語,即附綴於佛經的讀後感悟,或者修行實踐中得到的體悟。

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被別人說是出於要達到這個目的去作偈語,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第二天早上,眾僧看到這個偈語,都叫好,並猜到是神秀作的,讚佩有加。但弘忍看到後,卻未做任何評價,他覺得神秀尚未頓悟。「遂喚秀上座於堂內」,對他說「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

當眾僧都在議論神秀的偈語時,被廚房裡一個火頭僧慧能聽到了。惠能本不識字,便請別人念給他聽,他聽完後就說,作偈語的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隨後,請人代他在神秀偈旁也作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看到惠能的偈語後,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這個偈很契合禪宗頓悟的理念。便問身邊人是誰寫的,身邊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惠能,當著他和眾僧的面說:什麼亂七八糟的,一派胡言亂語。並親手擦掉了惠能的偈語,然後在惠能頭上敲打三下,便走了。

惠能明白五祖的意思,遂於夜裡三更時分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將衣缽傳給他,讓他繼承了祖位。隨後又對惠能說:「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當晚就送惠能去九江驛,回嶺南。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創立了禪宗南宗,成為南宗一派的開山祖師,史稱「頓悟派」。

而神秀雖因那首「無相偈」失去弘忍繼承人資格,但後來成為梁朝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成為北宗一派的開山鼻祖,史稱「漸修派」。

兩派的主要區別,是在修行方法上。

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是為「漸修派」。而惠能則是基於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強調「見性成佛」,是為「頓悟派」。

漸修派主張循序善誘,勤修漸進,更切合人性,因而更適合普羅大眾凡夫俗子;而頓悟派則格調高標,非凡夫愚智所能領悟,追求的是仙性,指向的是高人。

只是,世間凡人多,高人少。

誰都想成為高人。但是,成為高人之前,先得做好凡人,這是必須的。

做好凡人的過程,就是做好修為的過程。

按照神秀漸進禪的做法,就是要時時刻刻去照看自己的內心,通過不斷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主張以入世的心態,不斷進行修為。它反映的是人性的糾結。

而按照惠能頓悟禪的做法,則是要追求一種出世看空的境界,即世上本來就是空的,世間萬物無不一個空字;如果心能達到這種空的境界,那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都可從心而過,不留痕迹。能達到這層境界,便是開悟。它反映的是人性的超越。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糾結於人性者眾,超越於人性者寡。

其實,漸修與頓悟,應當是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漸修是頓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漸修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頓悟,但要達到頓悟卻一定要有漸修的積累,只有達到相當程度後,才能厚積薄發,產生飛躍。倘若撇開漸修,一上來就想要頓悟,那恐怕是不靠譜的。

漸修不易,頓悟更難。不見前段時間某佛教協會會長因醜聞辭職的例子么?「漸修」三十六載,人設崩塌卻在一夜之間。

漸修也好,頓悟也罷,都是修為的方法,都是為目的服務的。目的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祖創教的宗旨。

釋迦牟尼29歲出家,35歲時在菩提樹下打坐,夜睹星空,覺悟成佛(尊稱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釋迦牟尼成佛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導眾生要遠離妄想,以入世心態不斷修為,達到先度己,而後度人,進而普度眾生的目的。

紅塵俗世,要想遠離妄想,最重要的當體現在對待利益的問題上。

追求利益本身並不是問題。馬克思也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問題在於,應當追求什麼樣的利益?用什麼方式和手段去追求利益?利益如何進行分配?

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若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維護良性運轉與發展,就必須在這些問題上「時時勤拂拭」,否則,就必將會「惹塵埃」;一旦惹的塵埃多了,變成積垢難除,那就要動大動作了。

推而言之,從管理上講,保證對制度、對機制、對人「時時勤拂拭」,對於保證機體不「惹塵埃」,至關重要。而對於創新而言,在加強「漸修」的基礎上,重視和推動「頓悟」,也十分重要。

在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時時勤拂拭」,不僅要「時時勤」,更要「拂拭」到位(譬如上面拂拭墨鏡的例子)。否則,僅僅做做樣子,走走過場,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要實現「頓悟」,更是不能急功近利。

須知,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前,可是在菩提樹打坐了六年之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開眼界 的精彩文章:

無知者無畏,文章雖短,卻值得一每個人思考
他送給皇帝三件小禮物,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TAG:讀史開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