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港口扶搖直上四千米?

古港口扶搖直上四千米?

高山巨石城原是港口?

玻利維亞境內的帝瓦納庫是一座海拔3800多米的古城遺址,坐落在安第斯山脈中一片較平的高地上,整個城市全部由巨石建成,高大的石牆、寬闊的廣場、巨大的石雕、雄偉的金字塔,還有用整塊巨石雕鑿成的石門。

本來,在秘魯一帶的安第斯山脈中,這種巨石城市遺址並不是很罕見,例如印加文明遺址馬丘比丘就建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山上。根據以往的考古推測,人們認為帝瓦納庫也只不過是印加文明留下的城市,建造時間不可能早於公元500年。

但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在距離廣場幾百米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座用更大的巨石建成的類似碼頭和船塢的建築,被叫做「普瑪彭古碼頭」,在碼頭的石崖上還有一條黃白色的鈣沉澱物形成的又長又直的水位線,只是這條水位線現在已經不是水平的了,有些傾斜。在碼頭附近的區域還覆蓋有數量巨大的海生貝類化石。寬大的平台、船塢;黃白色的水位線;普遍存在的鵝卵石、貝殼……

一切都太像現在的碼頭了。難道普瑪彭古真的是碼頭,而帝瓦納庫曾是一座港口城市?再看周圍的海生動物化石,這竟然還是一座海港?這可是位於近4000米高山上的城市,難道它曾經位於海岸線附近?

同樣怪異的湖泊

在這附近,還有一個曾讓科學家困惑的謎團,那就是的的喀喀湖的形成之謎。這個湖泊距離帝瓦納庫約20千米處,海拔高度也是3800多米,湖面面積巨大,有8330平方千米,深達280米。讓科學家不解的是,的的喀喀湖周圍有大量海洋貝類化石,湖中還生長著海洋中才有的生物,例如海馬、綠鉤蝦等。

那裡明明是淡水湖,還位於高山上,哪裡來的海生動物呢?

對湖水水質化驗的結果顯示,這個湖的水真的來自海洋,很可能是至少1億年前,安第斯山脈形成之際,地殼開始隆起,海水被高起的山巒圍困起來,形成了高山鹹水湖。而隨之而來的海洋生物在之後的環境巨變中,有的死亡,有的則頑強生存下來。之後,雨水和雪水常年累月匯入其中,鹹水湖的水越來越淡,這種變化很緩慢,湖中生物也就逐漸適應了現在的這種淡水環境。

的的喀喀湖以及其中的海生動物就是這麼形成的,但那個港口是怎麼回事呢?

湖邊的古港口

科學家推測,既然的的喀喀湖中就有海生動物,那麼普瑪彭古碼頭上的海生動物化石很可能來自的的喀喀湖,而此湖距離帝瓦納庫又那麼近,因此,很可能帝瓦納庫曾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

問題來了,帝瓦納庫若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怎麼會距離湖面20千米遠呢?

是不是地質變動,讓港口和湖泊相互之間遠離了?根據考察,考古學家在湖面周遭陸地上發現了鈣沉澱物形成的線條,像是原來的湖面留下的湖岸線,而且這條湖岸線所處的平面並不是水平面,這現象與普瑪彭古碼頭的傾斜水位線倒是可以相呼應,顯示出的的喀喀湖發生過較大的變動。

因此,科學家推測,帝瓦納庫依傍的的喀喀湖而建,曾經很繁榮,因為寬大的普瑪彭古碼頭能允許幾百艘船隻同時裝卸貨物。但之後,很可能至少發生了一次大災害,導致這個區域的地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或升高、或降低、或傾斜。這一切變化導致帝瓦納庫與湖面遠離了,變成了現在的狀況。

由此看來,說帝瓦納庫曾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應該沒有問題。那麼,帝瓦納庫到底是何時建造的,它是印加文明的遺迹嗎?

太陽泄露古港口建造時間

通過研究巨石建築的天文學含義,一位玻利維亞學者推測出了帝瓦納庫這個城市建造的可能時間。

當地人稱呼帝瓦納庫廣場為「石頭豎立的地方」。原來廣場四周每隔一段相等的距離就豎立著一根高達4米的石柱,看上去像是石柵欄。以前人們認為它像是長城上的碉堡,是用來防禦敵人的,經研究發現,那些石柱和廣場四周的牆一起配合,可以精確測量太陽出沒的方位角。而整個城市的建築設計,是根據當時的太陽出沒的方位精確設計的,可以顯示當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特定的日期。

帝瓦納庫所顯示的當時建造時的太陽位置,正好與1.7萬年前的太陽位置相吻合,因此,研究者認為,帝瓦納庫建於公元前15000年。再觀察雕刻在巨石門上的動物圖像,有兩種應該是劍齒獸和一種大象,而這兩種生物生活在更新世(距今180萬年到1萬年)。當時建城的人竟然知道這兩種生物,說明這個城市是在它們絕跡之前建造的。

因此,帝瓦納庫是17000年前建起的港口城市,約1萬年前的大洪水讓的的喀喀湖的湖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湖底傾斜,地塊遷移,湖水的量也因洪水的漲落而有變化,於是湖面就遠離了帝瓦納庫,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1.7萬年前的古港口城市讓人感到困惑,因為按照古人類學研究,那時候人類應該還沒有穿越白令海峽,從亞洲進入美洲大陸,更不用說建造輝煌的城市了。這座城市的真正建造者究竟是誰呢?

如何根據太陽方位判斷年代:

對於同一個地方來說,例如北京天文台,春秋分或冬夏至時,太陽升起的位置每年都在有規律地變化,這是因為地球自轉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每年都在變動,在65.5度和67.9之間波動,這個夾角由小變到大,再由大變到小,每4.1萬年來回變一次。

根據這個規律,再根據同一地點上觀察到的在春秋分這樣的日子日出的位置,科學家就可以確定出同一地點不同的日出位置對應的可能的年代。只是這個方法確定出的年代有幾種可能性,例如2010年春分時,在北京天文台觀察,太陽在A點升起,那麼41000年前的那個春分,太陽也是在A點升起,82000年前的那個春分也是在A點升起……那麼A點日出對應的年代就有很多可能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缺覺真可怕,基因大變化
水波布下數字羅網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