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有一種刑法,可折辱朝臣人格,官員不但不怕,還故意去找打

明朝有一種刑法,可折辱朝臣人格,官員不但不怕,還故意去找打

原標題:明朝有一種刑法,可折辱朝臣人格,官員不但不怕,還故意去找打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收到了一份來自刑部主事茹太素的奏疏,洋洋洒洒萬餘字。當看到奏疏中說如今政府里的官員大多是些「迂儒俗吏」時,朱元璋大為光火,把茹太素叫來面談。書生氣十足的茹太素很快就耗盡了朱元璋的耐心,朱元璋命人找來棍杖對茹太素一頓暴打。這是廷杖在明朝的第一次執行。但事發偶然,杖打朝臣並沒有因此形成固定程序。不過,朱元璋這次算是給他的後代們樹立了個「榜樣」。


宣宗之後,明王朝進入「屢出昏君」的死循環,《明史》在與廷杖有關的記述中說道:「至正統中,王振擅權……而殿陛行杖習為故事矣。」

戶部尚書劉中敷多次與大太監王振一夥發生衝突,王振先後三次繞過國家正常司法程序,由太監在宮裡私設法庭,將其打入監牢。其中第二次,因文官集團集體向英宗與王振施壓,才救回了劉中敷的性命。但劉中敷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最後被判決戴著罪人的枷鎖,跪在紫禁城門外思過,整整15天後才被釋放。



同遭類似羞辱的還有國子監祭酒李時勉。他因按照官員接待太監來訪的正規程序接待了王振,而使王振覺得沒面子。羅織罪名,讓一幫太監拿著假聖旨去國子監對他「執法」。就這樣,李時勉於三伏天在國子監門口跪了三天。國子監的學生們不忍嚴師受辱,全體前往紫禁城求見英宗,哭號之聲震徹宮廷。最後,皇太后親自出面責問,英宗趕緊命令王振立即釋放李時勉。


此後,文臣繼續給英宗與王振施壓。最終,雙方達成默契。文臣默認王振在英宗的掩護下干政的事實;王振也有所收斂,取消了戴枷示眾等花樣百出的法外濫刑,只保留了打屁股這招。自此,棒打屁股作為皇帝私刑的統一手段,逐漸開始流行並制度化。

土木堡之變中斷了英宗的皇帝生涯,王振也因之殞命。倉促登基的景帝在當政之初並沒有和文臣集團爆發嚴重衝突,朝廷上的那根棍子也沉寂了好幾年。


景帝當年繼承皇位時,與大臣約定不會改變朱明皇室的傳承世系,依然要以英宗之子為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後讓皇位傳承回歸英宗一脈。但他坐穩了皇位後,就不想認這個賬了,費盡心機地讓自己的兒子做了太子。可沒想到,他那剛剛當上太子的兒子很快夭折了。太子之位長期空懸,御史鍾同上書景帝,要求復立英宗之子為太子,其中「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深深刺痛了景帝的心。


兩天後,禮部儀制郎中章綸向景帝射來第二彈,上書規勸景帝多多看望被囚禁的英宗,善待英宗的皇后,並復立英宗之子為東宮。還說只要景帝做到了這些,災害自然就沒有了。兩個月後,大理寺少卿廖庄又來了一波,雖然換了詞,但說的還是景帝最不想聽的那些事。結果,這三人被景帝扔進了監獄。



一年後,景帝對司法部門對以上三人的從輕處理不滿,親自為三人加刑。鍾同、章綸在獄中各杖打一百,之後流放。鍾同沒挺住,當場死於棍下。廖庄被杖打八十,雖比前兩人少了二十,但其實更加殘酷,因為他受刑之地不在獄中,而在朝堂上。

廷杖的基本樣式從廖庄這裡被奠定,此後的廷杖使用也基本延續廖庄被打的模式。皇帝在遭遇重大政治議題時,若與朝臣的分歧無法調和,廷杖就會作為論死罪之前最後的流氓手段出現,用以折辱朝臣人格,摧毀其精神上的優越感。當然,哪些算重大政治議題、哪些算無法調和的矛盾,完全由皇帝本人拿捏。


後來,那位差點被景帝廢掉的英宗太子朱見深走出陰暗歲月,終於坐上皇位,是為憲宗。成化年間,明朝國勢轉衰,四方不靖,財力不敷。正該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時候,皇室開銷卻不減反增,引起一些文臣的不滿與憂慮。


翰林院官員章懋等四人率先出頭,勸誡憲宗取消元宵節例行的花燈煙火晚會,節約開支。不想卻觸了憲宗的霉頭,這位在憂患中長大的皇帝內向而敏感,十分珍視自己僅有的那點快樂,於是章懋等四人全部被流放邊疆,其中三人在流放之前被廷杖二十以示羞辱。


不過,四人因秉公立言而得到輿論的褒揚,獲得「翰林四諫」的美名,這是明王朝的官員首次因廷杖而獲譽。此後,官員們從可怕的棍棒中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用一屁股的傷痛換一輩子的美名。於是,有些人為了贏得名聲故意惹怒皇帝,去找那頓打,這使得有關廷杖的故事開始變得無恥與無聊。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太常寺少卿沈政投憲宗愛財之所好,上書建議皇帝將國庫一部分銀兩劃歸宮廷使用。他本以為能得到憲宗嘉獎,卻不想憲宗那天正義感爆棚,不僅拒絕了他,還給了他一頓廷杖。南京福建道御史李珊以為憲宗將回心轉意,做個好皇帝,上書建議憲宗出錢賑災,結果也挨了一頓打,理由是他的上書里有錯別字。

兩件事情聯繫起來,證明憲宗把自己與朝廷分得很清楚,他不會去打朝廷的主意,但朝廷也別想來打他的主意。廷杖,就是他用來捍衛自己與朝廷之間邊界的武器。



成化年間,憲宗奮舞長棍,終於將廷杖這種偶爾一用的皇家私刑變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准制度。整個成化年間,憲宗一共13次釋放廷杖大招,高於從洪武到天順8朝7帝96年的總和。


有了憲宗的鋪墊,之後的皇帝拿棍子打起大臣來就再無顧忌,武宗更是將廷杖進一步發揚光大。

從英宗開始杖責大臣以來,除了景帝曾經有過一次蓄意痛下殺手、打死大臣外,廷杖都重在施辱而不在傷身。憲宗雖然多次施行廷杖,但會在行前給屁股上墊好厚厚的墊子,減輕實際的肉體傷害。喜好惡趣味的武宗卻在太監劉瑾的蠱惑下,不僅撤去墊子,還要求受刑者脫下褲子,露出私羞部位讓他盡情地打個夠。至此,廷杖已經徹底成為皇帝發泄私憤的殘酷手段。


武宗之後的嘉靖朝,廷杖的威風終於登峰造極。在那48年間,據《明史》記載,受到廷杖的有名有姓的官員就有88人,被打死者11人。


自此,文臣的態度分成兩派,大多數人選擇明哲保身,不發一言,逐漸與明王朝離心離德,漸行漸遠。少數人迎難而上,冒著廷杖的危險,硬是要與皇帝論個對錯。這一派又分為兩類,一類逆流而行的原因的確是為維護心中的正義與理想,而另一類只是想渾水摸魚,撈個名聲。


真誠與虛偽就這樣光怪陸離地攪和在一起,最終化為一團冷漠,文人的精神家園徹底惡化。明代末年,文官集團在這團冷漠中無法自拔,軍國大事完全被丟在一邊。明清鼎革之際,這種冷漠居然變成了對國破家亡的坦然接受。如果沒有那麼多明朝降將逃臣,入關之後八旗軍哪能打出一日千里的奇蹟般戰績?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孫宇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俄國看不上眼的彈丸小國,一百多年後,竟被其胖揍栽了個大跟頭
沒有電磁爐熱得快,只能燒柴火現煮,但古人喝茶講究到令人咂舌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