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瓔珞到底喜不喜歡皇上」說起 | KY小姐姐的小閑話
先說一個有點跳脫的話題。
雖然是個毫無邏輯可言的熱劇,但前一陣,後台有很多粉絲留言問我們,《延禧宮略》中的魏瓔珞到底喜不喜歡皇上?問的人多了,辦公室里的大家也討論起來,是不是「自古套路得人心」。
如果依我來看,魏瓔珞自然是不喜歡皇上的。喜歡一個人,如何能忍住不去滿足他說出口、未說出口的所有的情緒?如何能做到時時刻刻、記得要保住自己在關係中的優勢地位?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最是心軟,捨不得那人傷心,即便屢次下定決心,看到ta稍有不快,又會頃刻動搖。若連這樣的心軟都沒有,不過是利己主義的愛情罷了。所謂的「得人心「,只是世間痴兒怨女看不清。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抑鬱的小文章,有一些內容很有意思。
抑鬱和受虐是不同的。
受虐者,其實會秘密地操縱一些客體,把ta變成施虐者(是的,很多時候在一段施受虐的關係中,是受虐者更有決定關係存續的權力)。一種「與客體糾纏在一起的掙扎感與興奮感」,無論被掩飾地多麼隱秘,是「受虐」這件事的核心。也就是說,那些看似深陷於糾結的痛苦關係的人,很多也正是享受著從別處無法得到的興奮感(kernberg,1988)。
而抑鬱,則是切斷所有的聯繫,讓自身徹底陷入孤絕的處境。但這種孤絕,同時也是一種自我防禦的策略——它避免了一個人陷入到更大的鬥爭和痛苦中去,比如避免關係中、與他人之間權力的高下之爭,又比如被拒絕、被否定的可能。
而針對抑鬱的治療,應該致力於理解這種「防禦」,以及它究竟在防禦著「什麼」(Brenner, 1999)。這位精神分析師,抑鬱本身,不應該被看作一種病的實質,那被人們死死防禦著、不願意去面對和處理的東西,才是他們問題的源頭和本質。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依據一種最簡單的原理運作:它讓我們儘可能地擁有快樂、儘可能地避免痛苦。所以,你所經歷的所有心靈體驗,都已經是選擇了當下這一刻,你能作出的最少痛苦。即便你已經感到非常痛苦,它仍然是對你自己的一種保護。
所以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每一種體驗,因為你所經歷的,正是此刻你最需要的事。
這位心理學家(Charles Brenner )還說,焦慮感,是一種對未來的擔憂;抑鬱感,卻只可能是對已經發生的負面事件的不適。
我們會因為生命中種種被壓抑的憤怒、沒有滿足的願望、以及所有的慟失而抑鬱。但很有意思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變好」而抑鬱。
有一位心理治療師曾經這樣說:「有時候,在變得更好之前,你會變得更糟。因為在變好的過程中,你也是在失去很大一部分自我身份感。你失去了你舊有的應對世事的方式——那種孩童般的、但曾經某種程度上有效的應對方式。但那種應對問題的方式又不足夠有效,因為如果不是這樣,你也不會在這些年裡坐在這裡(指諮詢室)。但無論如何,這些造成了一些問題的舊的行為/思維模式,仍然是你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部分。當你變好的時候,你也是正在逐步失去它們——而與此同時,新的、更好的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
你正站在一個既不屬於過去、也不屬於未來的時刻。」
這種抑鬱可能是最應該被欣喜接受的一種,因為你知道,那些苦痛的過往最終會隨著這一陣抑鬱的迷霧散去。在這裡應當引用里爾克的話,他認為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就在那個既不屬於過去、也不屬於未來的時刻,一些新事物得以有機會進入我們——這些新事物會真正改變我們,從而改變那個逐步降臨的未來。
卡爾維諾在《寒冬夜旅人》寫,「但是,過去的事都在她的面孔上留下一層陰影,使她現在的面貌模糊不清。正是這些往事,別人的回憶,籠罩著她的面容,使我看到她時不能把她當作第一次見到的人看待。」
對於這些心靈承受著痛苦的人來說,正是「悲哀」,會逐漸逐漸消解蒙在我們臉上的陰影。隨著我們對於悲哀的釋放,所有的苦難最終得以離開我們的身體。
「當北風與冬天讓一切凝固,
一切變成愛的荒原,
它就會低訴花園的絮語,
你就會恍然大悟。」
點擊回顧:
「於你的內心,靜待一場萬物復甦」 | KY小姐姐的小閑話
「喜歡才有無理由的,愛都是有理由的」 | KY小姐姐的感悟系列7
很多人複雜過,而只有一小部分能回歸單純 | KY小姐姐的感悟系列6
「不是所有的關係,首要的目的都是在一起」 | 小姐姐的感悟系列2
幸福本質上是一種daily practise | 小姐姐的感悟系列1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深情是一種選擇:寧願深愛無歸路
※「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結尾」丨體面分手與認真戀愛一樣重要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