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突厥回鶻高句麗 他們都曾被唐朝軍隊按在地下摩擦

突厥回鶻高句麗 他們都曾被唐朝軍隊按在地下摩擦

618年,李淵在長安創建唐朝時,面臨著一個滿目瘡痍、強敵環繞的爛攤子。那時候,別說做什麼唐朝夢,就連生存都有極大的問題。

李淵、李世民父子,用了10多年時間,逐一消滅了割據政權,將唐朝發展成武功全盛、文化繁榮、經濟發達的強大帝國。唐太宗李世民被周邊諸族尊為「天可汗」。什麼意思呢?就是天下共同的帝王。

我們且來盤點一下,那些曾經被唐朝軍隊按在地下摩擦的強大政權。

一、西秦。西秦是隋朝末年薛舉在蘭州建立的割據政權。薛舉的知名度很低,但他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狠角色。618年,薛舉與李世民交戰,殺得李世民大敗而歸——這是李世民生平唯一敗仗,一生引以為羞恥。然而,就在薛舉打算大舉進攻長安之際,他意外染病,英年早逝。薛舉的兒子繼任後,還沒將父親安葬,就被唐朝軍隊殺了一個回馬槍,西秦政權宣告結束。

二、鄭國。鄭國是王世充在洛陽創建的割據政權,其勢力範圍為整個河南省,手下還擁有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裴仁基、單雄信等名臣大將,相當不好惹。621年,李世民揮師進攻王世充,僅3個月時間,就攻佔了除洛陽外的所有城池,將洛陽淪為一座孤城。在唐朝軍隊的強大壓力下,王世充被迫投降,鄭國覆滅。

三、夏國。夏國是竇建德在河北建立的割據政權,勢力範圍為河北省。竇建德本是一個忠厚豪爽的農民,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創建了一份功業。當李世民進攻王世充時,竇建德不計前嫌,率部前去救援王世充。在虎牢關時,竇建德由於驕狂自滿、自視甚高,遭到李世民的痛擊,全軍覆沒。竇建德本人也成了李世民的俘虜,被押送到長安斬首。夏國玩完。

四、突厥。突厥是唐朝建立以來面臨的最大勁敵,特別是東突厥,屢屢南下侵擾掠奪,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李淵、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時,為防止突厥在背後捅刀子,不得不對他們進行籠絡。李世民即位後,突厥再次南下,一直打到長安附近,逼迫李世民簽訂「渭水之盟」。李世民痛定思痛,決意復仇。629年,李世民命李靖等人六路出擊,冒著風雪追擊東突厥,抓獲頡利可汗,將東突厥滅亡。西突厥比較低調,因此活得比較久,到661年才歸順唐朝。

五、薛延陀。薛延陀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民族政權,風格類似於突厥。唐朝滅掉東突厥後,薛延陀趁機擴大力量,變成漠北最強盛的政權,擁有精兵20萬。不過,唐朝是「誰冒頭就收拾誰」,立即將冒頭對準薛延陀。薛延陀怎麼打得過唐朝呢?一打就和。薛延陀主動向唐朝提出和親。問題是,你想和親就和親嗎?唐朝斷然拒絕。646年,李世民派老將李勣,將薛延陀徹底從地圖上抹去了。

六、回鶻。回鶻位於新疆,本是東突厥的小弟,東突厥滅亡了,回鶻得到解放。回鶻不像那些囂張的游牧民族,他們與唐朝的關係好得很。「安史之亂」發生後,唐朝不得不向外借兵平叛。回鶻很厚道,沒有趁機擴張地盤,反而三次派大軍幫助唐朝平叛。後來,回鶻還與唐朝並肩作戰,抵禦吐蕃的進攻。不過,回鶻後期失策,與唐朝發生衝突,被唐朝擊敗,逐漸覆滅。

七、高昌。高昌位於吐魯番盆地。唐朝建立初期,高昌主動派使臣來長安,發展友好關係。可惜,後來高昌自己作死,與西突厥結盟,企圖聯合起來對抗唐朝。李世民怎麼會容許這種現象出現呢?當即派侯君集、薛萬均等大將證討。640年,高昌滅亡,後被納入安西都護府。

八、焉耆。焉耆是西域一個古老的小國,「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焉耆太弱小,只能經常投靠強者。匈奴強,就投靠匈奴;突厥強,就投靠突厥。什麼,你說焉耆為什麼不投靠唐朝?因為離唐朝太遠了啊。644年,李世民派郭孝恪將焉耆滅了。

九、龜茲。龜茲是西域一個大國,盛產鐵器,在冷兵器時代,這可是一個寶地啊。所以,龜茲經濟、文化都很發達,還是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唐朝時期,龜茲有意與唐朝保持友好關係,還派使臣遠赴長安進貢。但是,龜茲最終只能歸屬於強大的突厥。644年,郭孝恪將焉耆滅了後,繼續攻打龜茲,不幸中箭而死。唐朝軍隊越戰越勇,攻破龜茲都城,將其滅掉。

十、吐谷渾。吐谷渾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隋朝時期,吐谷渾變得強大,還出兵攻打隋朝。唐朝建立後,吐谷渾多次侵擾邊境。634年,唐朝名將李靖、侯君集等人出兵攻擊吐谷渾,歷時半年,將其滅亡。

十一、高句麗。高句麗位於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國力較為強盛。當年隋煬帝三次舉國之力攻打高句麗,均失敗而歸,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644年,李世民御駕親征,多次擊敗高句麗軍隊,佔領了大片國土。次年秋天,由於天氣變得寒冷,而且糧食將盡,李世民班師回朝,全身而退。這次征伐雖然沒有滅掉高句麗,但將高句麗打得元氣大傷。此後,唐朝多次進攻高句麗,終於在668年將其滅掉。

十二、吐蕃。吐蕃是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吐蕃擁有驚人的戰爭動員能力。在需要的時候,吐蕃可以迅速集結40萬大軍。這一點,連唐朝都未必做得到。唐朝設置了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配備了18萬軍隊3萬戰馬,相當於全國總兵力的1/3,專門來防範和震懾吐蕃。「安史之亂」後,唐朝被迫將對付吐蕃的軍隊抽調回去平叛,吐蕃軍隊趁虛而入,佔領了隴右、河西大片地區。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開始收拾吐蕃,唐朝將領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821年,吐蕃主動向唐朝示好,締結友好盟約。他們建立的會盟碑,至今還屹立在大昭寺前。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不願兒子參加科考 並非憤世嫉俗 早已安排門路
清末有三屠:官屠岑春煊 民屠袁世凱 錢屠張之洞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