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丨白露葯膳食療養生
↑ 點擊上方
【養生正道】
關注更多養生知識 ↑導讀
「白露」為秋季第三個節氣,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水汽凝結的節氣,時間在公曆每年的9 月7 日到9 日。「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
。
白露養生食俗
:吃龍眼益心脾補氣血
白露時節,各地都有許多飲食習俗。蘇浙一帶在白露有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製、飲用「白露米酒」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為與「白露」字面的「白」字上相應,要在此日採集「十樣白」或「三樣白」等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此煨制烏骨白毛雞或是鴨子食用,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祛風除濕。
福州有個傳統叫「白露必吃龍眼」,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龍眼肉甘溫滋補,入心脾兩經,具有益心脾、補氣血的功效,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故清代嚴西亭《得配本草》謂龍眼肉:「益脾胃,保心血,潤五臟,治怔忡。」
白露時節,龍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此時,一般人吃龍眼,既嘗鮮、飽口福,又有益脾胃、補氣血的保健價值,對身體健康確有益處。對於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證屬氣血不足,表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等癥狀者,食用龍眼既補心脾,又益氣血,有較好的療效,同時還有治療和預防貧血的功效。若屬此類人群,不妨在白露時節多吃些龍眼。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在白露吃龍眼。因為龍眼是屬性偏溫的水果,過量食用會引發目赤、便秘等不適,甚至出現長口瘡、流鼻血、躁熱失眠等病證,因此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吃龍眼。另外,糖尿病患者因多屬氣陰不足、內有虛火,也不宜白露時節多吃龍眼。在吃完龍眼之後,最好喝一些淡鹽水或稀蜂蜜水,多吃些青菜,這樣可以適當中和一些龍眼的熱性,不容易上火。
白露適宜飲食
白露飲食養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
。
此時宜食性平味甘或甘溫、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脾陽的食品,以及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消化功能的食品。糧食類宜選擇粳米、秈米、玉米、薏苡仁、番薯等性平、容易消化的食物。肉、蛋、奶類應選擇牛肉、雞肉、兔肉、狗肉、牛肚、豬肚、桂魚、烏雞等性溫的食物。蔬菜類多選擇扁豆、豇豆、胡蘿蔔、洋蔥、平菇等性平、稍溫、補益的食物
。
[白露養生]
代表葯膳食療方
菜肴
銀杏炒雞丁
材料
銀杏200g,無骨嫩雞肉500g。雞蛋清2 個,花生油、香油、黃酒、澱粉、食鹽、醬油、生薑、蔥各適量
。
做法
銀杏去殼,放入溫水中浸泡2 小時,去掉胚芽,再用開水焯過備用。雞肉切成1cm 大小的肉丁,放入碗內,加入雞蛋清、黃酒、澱粉、食鹽,拌勻上漿。生薑、蔥洗凈,生薑切片,蔥切段。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銀杏炒勻,至熱後連油倒入漏勺內。原鍋再加入少量花生油,放入姜、蔥煸炒出香,烹入黃酒、食鹽、醬油,倒入雞丁和銀杏,翻炒幾下,用澱粉著薄芡,推勻後淋入香油,再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成。佐餐食用。
專家點評:
銀杏即白果,味甘甜,稍苦澀,性平和,具有益肺補腎、消痰平喘、澀精止帶的功效。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
雞肉味甘性溫,五代時期《日華子諸家本草》載:「添精補髓,助陽氣,暖小腸,止泄精」,故
雞肉具有溫中健脾、添精補髓的作用。方中銀杏和雞肉搭配在一起,除了溫肺補腎、定喘寧咳以外,還有補益脾胃、化痰止咳的作用。因為中醫認為咳嗽和脾胃有關,所以健脾益胃可以促進脾胃強盛,脾胃強盛則可健脾化痰,故咳喘可愈。全方合用,共奏益氣補虛、止咳平喘、澀精止遺之功。常用於白露前後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及遺尿、尿濁、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病的調治。身體虛弱或無病者食之,亦可強健脾肺,有預防秋季感冒或氣管炎發生的作用
。
【食用注意】
銀杏尤其是銀杏胚芽內含有少量氰苷,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氰酸,生食或熟食過量會引起中毒。去掉胚芽的熟白果食用安全,一般成人1 次以10 粒以內為宜,兒童1 次以5 粒以內為宜,5 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因為哮喘的發生與高鹽飲食有關,所以這道菜的口味以清淡為佳,在製作過程中應少放鹽。
節氣粥品
扁豆山藥粥(選自《本草綱目》)
材料
炒扁豆、懷山藥各30g,粳米60g
。
做法
將炒黃的扁豆、切成小塊的懷山藥與洗凈的粳米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直接食用
。
專家點評:
山藥色白汁黏、味甘微澀、性平稍涼,色白入肺,味甘歸脾,味澀、汁黏益腎,功能健脾補肺、益腎固精,是物美價廉、葯食兩用的補品,補而不膩,香而不燥,歷代醫家盛讚其為「理虛之要葯」。
山藥食用,烹可為餚,蒸可為膏,煮可成粥,味甘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
扁豆甘平,入脾胃經,明代醫學家賈九如《藥品化義》記載:「扁豆味甘而不甜,氣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炒扁豆由性平轉為性溫,故具有較好益氣健脾、化濕和中之功。
本方源於《本草綱目》,方以粳米為食材,所選扁豆、山藥皆為葯食兩用之品。三者合用,共成粥品,有益氣健脾、祛濕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虛體質之人,或年老體衰者在白露時節由於受涼或過食寒涼,引起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瀉出水樣便、體虛乏力等不適的調治,也適用於單純消化不良性腹瀉的預防與輔助治療。
登場書籍
《二十四節氣葯膳養生》
本書正是從二十四節氣入手,不僅詳細介紹二十四節氣相關知識,更是按照不同節氣分門別類,精選葯膳食療養生方,詳解方劑組成原料、製法用法及其功效應用。幫助廣大讀者能夠養成「適時而食,不時不食」的飲食習慣,利用天時規律使養生事倍功半,提高我們的健康水平,領會中醫「天人合一」的哲學精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
《二十四節氣葯膳養生》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
鄧沂 ◎主編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源 Pexels,龍眼圖片類型CC BY-作者:Kabsik Park。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優惠購書
※大人和孩子平素脾胃虛弱,該怎麼辦?
※俗話說「冬吃豬蹄賽熊掌」,營養價值豐富的豬蹄怎麼吃來補?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