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約「解放」七年後,利比亞仍陷入混亂,但誰在乎呢?
編譯:王德華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一文不值,沒有卡扎菲的利比亞更是一文不值。
2011年10月20日,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的強權人物卡扎菲在其家鄉遭到槍殺。彼時,利比亞民眾走上街頭歡慶「革命」勝利,西方國家領導人稱讚利比亞人民選擇自由、民主,並承諾給與支持和幫助。
北約「解放」利比亞已7年了。 利比亞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卡扎菲死後的利比亞,我們以為會變成迪拜(象徵開放、富庶和現代化),沒想到成了索馬利亞。」《今日俄羅斯》刊文稱,就在十年前,利比亞還是整個非洲人力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如今卻變成了一個支離破碎、非常危險的失敗國家。這個國家只有600萬人口,卻有100多萬人流離失所。
文章稱,那些罪魁禍首卻沒有站出來承擔責任。他們是,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將、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前國務卿希拉里。當前鼓吹對利亞動武的西方媒體現在保持沉默,因為它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宣傳敘利亞的「政權更迭」上。
譯文如下:
利比亞仍然是一片無法無天的世界,敵對的民兵組織在的黎波里街頭作戰,100多萬人需要援助。但西方的「自由干涉主義者」對他們製造的災難不感興趣。
「在的黎波里發生的致命衝突中,有數百人越獄,」BBC新聞網站上周的一則新聞標題寫道。
目前的戰鬥中有60多人死亡,更多人受傷,成千上萬平民流離失所。 塔爾胡納(Tarhuna)的 「卡尼亞特」 旅,從南部進入首都並與的黎波里民兵組織發生衝突後,最近的騷亂開始了。
很難分得清誰在和誰打仗。如果你認為敘利亞的局勢很複雜,這就說明你不太關注利比亞。正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篇文章所承認的那樣:「自2011年10月北約(nato)支持的民兵部隊,推翻了長期統治利比亞的卡扎菲上校以來,利比亞一直面臨持續的混亂局面,其中一些民兵部隊是反對派。」
利比亞有對立的政府,但即使是他們也控制不了這個國家的大部分。沒有所謂的「法治」,只有槍杆子說了算。就在十年前,利比亞還是整個非洲人力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如今卻變成了一個支離破碎、非常危險的失敗國家,很難讓人接受。去年,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報道稱,奴隸市場已經回歸該國。
經濟和社會的崩潰,對普通利比亞人的生活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
衛生保健。由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一項2017年服務可用性調查發現,敘利亞的97家醫院中有17家關閉,只有4家醫院的運營能力在75-80%之間。超過20%的初級衛生保健設施已經關閉,其餘的還沒有「做好提供服務的準備」。
2016年5月,利比亞南部的薩巴赫醫療中心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12名新生兒的死亡,世界衛生組織還對位於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它記錄道:「這些死亡是由於細菌感染和缺乏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衛生人員造成的。」
教育系統也處於崩潰或接近崩潰的狀態。2016年,有報道稱,由於「缺乏書籍、缺乏安全感等諸多因素」,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
人們注意到,自從卡扎菲倒台以來,利比亞的學年一直不規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今年共有489所學校受到衝突的影響,約有2.6萬名學生因關閉而被迫更換學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說,利比亞有37.8萬兒童需要人道主義援助,26.8萬兒童需要安全的水、衛生設施和衛生設施,30萬兒童需要教育以提供緊急支助。利比亞總共有11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
考慮到目前嚴峻的形勢,如此多的利比亞人已經離開,或者正在離開也就不足為奇了。據報道,2014年有60萬至100萬人逃到了突尼西亞。
如果我們加上那些去埃及和其他地方的人,這個數字可能會超過200萬,考慮到2011年利比亞的人口大約是600萬,這是相當驚人的。
然而,那些對所發生事情負責的人卻沒有站出來承擔責任。 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被指責為英國脫歐負責,而不是因為他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儘管五年後,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報告得出結論,「卡扎菲下令在班加西屠殺平民的主張,並沒有得到現有證據的支持。」
2011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將面臨三項不同調查的審判,其中包括接受卡扎菲的資金幫助其競選活動,但他尚未因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受到起訴。
在美國本土和西方的「自由派」圈子裡,奧巴馬和希拉里因不是特朗普那樣的人而備受推崇,但他們對利比亞的所作所為,遠比特朗普迄今為止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糟糕。
回到目前的暴力事件,據報道,聯合國斡旋停火以結束在的黎波里南部的戰鬥。但考慮到之前的停火已經名存其亡,我們不能樂觀。部分問題在於該國充斥著武器。令人悲傷的事實是,利比亞已經支離破碎,可能再也無法讓它還原。
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一些戰爭鷹派的西方主流媒體和「利比亞」的名字,你會發現它們在2011年之後往往會保持沉默,因為它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宣傳敘利亞的「政權更迭」上。人們能得出的唯一結論是,他們對利比亞的唯一興趣是看到卡扎菲被推翻。在那之後,誰在乎呢?
※中國使館發布赴美旅行警告天經地義,美媒妄稱「政治考慮」
※特朗普呼籲俄羅斯重返七國集團,莫斯科為何成了香餑餑?
TAG:火星方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