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蔣介石最崇拜的人,憑哲學立身,唯一集佛道儒兵於一身的大神

他是蔣介石最崇拜的人,憑哲學立身,唯一集佛道儒兵於一身的大神

文/王國棟

他的父親是明朝成化年間的狀元,他自幼飽讀詩書,在佛學、道學、儒學、兵學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是心學集大成者,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列,稱為孔、孟、朱、王。此人就是明朝陽明心學的創始人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

01

王守仁,生於1472年10月,幼年時候取名王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據說王守仁的母親懷胎超過十個月才生下王守仁,並且長到5歲都不能開口說話。經人點化,將名字改為守仁,這才會說話。

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是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系統而良好的儒學教育。

13歲時,明朝發生土木堡之變。雖然王家並未被波及,但早熟的王守仁還是從父親哪裡了解到國家所遭受的巨大災難。1487年,年僅15歲的王守仁向朝廷連連上書,獻策平定農民起義,雖然沒有被採納,但其大名由此開始在朝野流傳。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02

1488年,王守仁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但是到了結婚那天,新郎官王守仁卻不見了蹤影。眾人心急火燎的找了半天,才在山上的一處道觀里找到他。原來,迷戀道學的他正在和一個道士學習打坐。

王守仁21歲中了舉人,但是在次年的科舉考試中卻名落孫山。首輔李東陽是王華的至交,安慰他說:「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王守仁提筆而就,在座的人無不驚訝其才學。二十五歲時卻有一次落第。他的狀元父親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此後,他又一次參加科考,終於在28歲時考中進士。正式進入仕途,在工部任職。

03

王守仁在朝廷當官那會,明武宗不理朝政,朝廷大權掌握在太監劉瑾手裡。很多人為了升官發財,百般巴結劉瑾,搶著給其送禮。王守仁不但不與劉瑾來往,還多次上疏指責劉瑾的不是。於是劉瑾公報私仇,將其貶到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這還不算完,怒氣未消的劉瑾暗中派殺手追殺王守仁,必欲置其於死地。聰明的王守仁假裝跳河自殺騙過了殺手,逃到了南京。他父親王華不但沒有收留落難的兒子,還教導其應當遵守朝廷的任命,讓其赴貴州上任。

04

1516年,在地方遊宦多年的王守仁調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其時轄內盜賊橫行,官府莫敢過問。王守仁上任以後,發揮其用兵入神的特長,屢戰屢勝,平復了轄內的盜賊。由於其用兵太過詭異,時人稱其為「神」。

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一向喜歡領兵打戰的明武宗大喜過望,封自己為鎮國大將軍朱壽,親自帶兵來征討朱宸濠。可是令「朱壽」先生跌足的是,他的大軍還沒有趕到戰場,叛亂就被王守仁平復了。王守仁興高采烈的押著反賊朱宸濠來給明武宗獻俘討賞,明武宗拒絕接見,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對佛、道、儒學皆有較高造詣的王守仁怎麼會不明白明武宗的心思。於是上奏將平亂的功勞都歸於鎮國大將軍「朱壽」先生,這才將皇帝哄回了北京城。王守仁平復叛亂的功勞,一直到明武宗死後才得到朝廷的認可。

05

1529年1月9日,告老還鄉的王守仁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中。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謚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王守仁所創的陽明心學,不久後就傳入東南亞諸國,成為影響東南亞近現代史發展的一門重要學術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清代兩位對歷史貢獻最大的皇帝,有一位你可能想不到
身處敵人的大後方,一個師對陣白崇禧五個師,丁盛立了大功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