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入門:從「停勻」向「不停勻」的進階

篆刻入門:從「停勻」向「不停勻」的進階

以前看其他專業的課程常常以《從入門到精通》來做標題,但是藝術門類的課程,入門很容易,卻沒有辦法以「精通」來形容,於是遇到較深一點的內容,只能稱之為「進階」內容,因為,這個進階之後,還有博大精深的內容等著「進階」之後的「再進階」,所以,我把所以的課程都概以「篆刻入門」是有道理的,入門的程度深淺不一樣罷了,比如今天要說的「停勻」,這個概念,在我們最初學篆刻課程里,我們就一力的強調過,今天我們講進階部分。

1、文字本身的停勻之美

篆書的原始文字之美,是建立在「停勻」的基礎上的。這是人們的基礎審美需要。也是篆書發展到小篆之後文字發展的自然審美體現,我們舉一個「馬」字的字例:

(馬的字形演變)

在甲骨文階段,人們為了表達馬這個概念,最初的做法就是把馬的形狀畫出來,有尾馬有鬃毛,甚至大大的眼睛也畫了出來。到了金文,字形已開始發展向停勻,只是為了表示原型,仍然有不停勻的筆畫一空間安排;到了小篆,秦始皇以國家法令的方法將文字強制性統一,小篆來了,這是一種極盡停勻的字形,線條與線條之間的距離,力求均等,也正是這個原因,小篆所表達出來的典雅與韻律之美,深受後世人們的喜愛;要注意,在小篆這裡,停勻已經成為主要文字字形特徵;到了漢印,人們為了將篆書放到正方形的印面上,將彎曲的線條做了直化處理,瘦長的字形也被整理成方方正正的漢繆篆字形(如上圖),也請注意,這時的停勻依然是重要的審美特徵。從小篆開始,漢字的每一根筆畫與另外的筆畫之間的距離被處理成等距離的空間,這樣的字形為什麼看上去舒服,覺得愉悅,覺得美呢?因為它適合人們最樸素的審美需求。

2、人們對「停勻」審美的樸素需求

人們天然喜歡等距離的東西,如果撿了幾塊石頭或者木棍,人們如果要把它們擺在地上,第一個念頭基本都是將它們等距離地擺放整齊,如果是石頭,人們喜歡找儘可能相近大小的,如果是木棍,人們會想辦法把它們處理成一樣長短。人們把這種審美引入到自己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建築,我們看故宮太和殿,如圖:

(太和殿)

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也同樣處理成相等的距離,東方如此,西方也同樣如此,比如古羅馬建築,如圖

(古羅馬建築)

3、初級學習:停勻在漢印中的體現

人們天生喜歡勻齊,停勻的東西,這是一種有規律的美,它自然而然會體現在文字上,當然也承載在各種文字載體上,比如漢印,漢印里,體現停勻概念最突出的是玉印,以前講過這個概念,叫「勻空」和今天講的概念「停勻」是一樣的意思,還拿那方經典的漢玉印「和福」來說,如圖:

(漢印中勻空的典型例子)

漢印的特徵就是「停勻」,以前總結過,就是:印面所有的空白均粗細相等,筆畫的粗細等於留紅的粗細。

這樣的處理方式,在漢玉印中是常態,如:

(漢玉印中的停勻之美)

那麼,實際上,在篆刻的初級學習階段,就是學會把這些停勻的特徵都學會,這是最基礎的課程,要求不複雜,等距離離的線條,等距離的空間,那麼,其實上,刻玉印印式的印章設計印稿也相對較為簡單,當第一筆落下時,整個字已經決定了,整方印也決定了,因為筆畫的粗細就等於筆畫的間距,印面空間的大小控制了字形的大小,字形的大小決定了線條的粗細。所需要做的,精工完成就可以了。

4、進階學習:疏密的控制,非「停勻」的審美理解

我們經常在章法課程里提到疏密這個概念,這其實是人們的另一種審美需求,即,沒有規律的美,尋求變化的美,比如,亂石鋪街,把石頭擺成有規律的整齊的線條是美,隨意鋪在地上也能形成一種美,這種美是自然的,沒有經過加工的,如圖:

(亂石鋪地的美)

當然,這種美的體現形式要比第一種美複雜一些,它的變化更多一些,如金文經典里也有這樣的章法例子,比如毛公鼎:

(毛公鼎拓片)

誰又能說毛公鼎這種亂石鋪街的美不是一種美呢(或者有人就認為雜亂無章)?顯然,這樣的美與上面有規律的美不同,它是天真爛漫的美,是不經人為加要修飾的美,其變種類型也更多,相對學習起來也難一些。但並不是沒有入手處,這個入手處,鄧石如找到了,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來楚生他們繼承發展出來,就是「疏密」。當然,疏密只是天然審美其中的一個典型變種,其他還有,但疏密是個較容易入手的章法切入點。就比如要建一個學校,密集處的校舍、教室,疏散處的操場、跑道,有疏密才覺得有節奏,才舒服。

疏密在漢印中也大量出現,只是不如後世鄧、趙、吳、黃、來那樣強烈。漢印中疏密的例子:

(漢印中疏密明顯的印例)

這些印例都是我們以前的作業,所以不寫釋文了,下面名家印的例子也提了無數次了,也不標記了,只看章法:

(名家印中的疏密明顯的印例)

有朋友會又一次提出問題,這些是天然就存在疏密對比的文字,不存在人為處理啊,如果遇到不存在疏密對比的文字呢?請回看《篆刻課程》的「關於疏密」那一課,主動造密造疏方法多種多樣,講得也很細了,這裡不再列舉,今天只說疏密是個好的入手點。

疏密是完成沒有規律、不規則美的一種方式,因為它沒有規則可循,不能按照停勻保持等距來安排章法,通常情況下,它實踐起來,要相對難得多。我們看趙之謙、黃牧甫停勻留空的印例,覺得美,但如何造就這種美,實在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與不斷反覆的練習。

(大師們線條之間不停勻的作品)

其實,當我們把注意力從停勻轉移到不停勻,我們已經完成篆刻初學階段的進階,甚至也有了自己印風選擇的審美定型(雖然停勻與不停勻並不代表印風類型),我們已經學會了在不同審美之間跳躍,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這個進步很重要。

來楚生先生有一段經典的話,值得初學篆刻的朋友記取,就是:「停勻易,不停勻難,得之停勻,失之疏密,即無流走自然之趣,易入板滯之域」,從學會刻漢玉印一樣工整停勻的印面,到學會刻趙叔孺、王福廠、陳巨來的一類的精工細緻的元朱文,再到學會理解齊白石、黃牧增、吳昌碩等印風的美,再到自己創作完全不講究停勻的寫意類作品,這個過程中的每一種印風都有人選擇,種種印風也都讓人陶醉,精金美玉與野山荒原都包含極致的審美,其難易程度也各說各有理,我們這裡沒有厚此薄彼的念頭,有的人選擇了某種印風之後就停下來發展到極致,有的人選擇兼容並包,於是風格多樣,這樣都不錯,都是篆刻學習的合理歸宿,我們這裡只告訴初學者,要走的路很長,一切篆刻風格的選擇,從自己的審美出發,再走向更多的人的審美,或者選擇市場的認可,或者選擇心靈的安靜,都是篆刻人自己的選擇。

(【老李刻堂】之302,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小布丁 的精彩文章: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四:奚岡
讀唐詩:三首除夕之夜寫的思鄉詩,誰更高明些?

TAG:三個小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