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800年前,此人盜挖了「中國金字塔」墓葬,損失不可估量!

1800年前,此人盜挖了「中國金字塔」墓葬,損失不可估量!

說起盜墓,很多人認為曹操是盜墓者的祖師爺,這主要和影視劇"摸金校尉"有關係,但是,小編通過查閱大量史書,驚訝的發現,在曹操那個年代,幹這一行可不只曹操一個,多了去了,而且都是大牌人物,董卓當之無愧,名列第一。

許多人說,連民間的盜墓人士都拜曹操為祖師爺了,因此最他有冠軍相,其實不然。若依成績和影響力而言,這頂桂冠並不應該送給曹操,董卓在這一領域才更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其驕人的成績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然曹操也牛,可遺憾的是,他盜的墓雖然多,但檔次太低,多是些一般的古墓,最大的也不過是那些王親貴族的墓。

董卓盜墓是很講原則的,不上檔次的墓他根本瞧不上眼,他專門光顧那些漢朝舊臣的墓,什麼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的墓,地位越高越好,名氣越大越好,因為按一般規律,財富和地位總是成正比的,所以,只要是他能找得著的,統統搜刮一番。

當然,如果只是盜取高官的墓,董卓就不會在盜墓史上留下驚人的一筆了,他最鍾情的還是皇帝墓。他雖然沒有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樣權威的文物管理部門,但他卻是真正的盜墓狂人,東西兩漢的皇帝陵墓,他都有濃厚的興趣,且基本都動過。

漢獻帝被迫遷居長安,前腳剛走,他後腳就迫不及待地布置工作挖人祖墳了。他這麼干實在是太缺德。不過,董卓心目中根本就沒有"德"這個字。基於對此次盜墓工作的高度重視,他還派出自己的乾兒子呂布作為前線總指揮,主抓這項浩大的淘金工程。

有人會問,皇帝還在,就挖人祖墳,沒人阻止嗎?其實,當時皇帝還小,阻止不了,別人也不可能阻止得了。朝廷都是董卓的了,別說是盜皇帝的祖墳,就是董卓要當皇帝也沒人阻止得了。

東漢皇帝葬在洛陽、孟津一帶,西漢皇帝葬在關中一帶,而董卓盜墓是從洛陽一帶的東漢皇帝陵墓開始,嘗到甜頭後,由東向西又把業務擴展至關中地區。初平元年,董卓將罪惡之手伸向了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茂陵。和以前一樣,像盜墓這樣的體力活他是不會親自動手的,交給手下人辦理就行。和以往一樣,這次他仍然把重任交給呂布負責。

茂陵,建於1800年前,歷時52年完工。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其規模已經能與秦始皇陵媲美,被西方的史學家稱為"中國的金字塔"。當初漢武帝為自己死後能過得更加舒服,不惜血本從全國徵集數萬名能工巧匠。工程浩大不說,還使勁地往裡砸錢,西漢每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被投放在了這一工程上。他這麼做的目的就一個:既然做了,就要做最好!

而事實的確如此。雖然茂陵的陪葬品有什麼、有多少,我們不知道,但據史料記載,漢武帝下葬時,陪葬的寶貝多得塞不下。下葬後,光負責守衛皇陵的衛士以及清潔衛生的勤雜人員就有五千人!其實,在董卓下手之前,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軍退走長安。行軍途中,因被西漢皇陵的氣派所吸引,他們先是進入了漢高祖的長陵,接著又饒有興趣地進入漢武帝的茂陵。

被赤眉軍光顧後的茂陵,還能有多少油水?不但有,而且油水還多得很!別的不說,看一下歷史記載就清楚了,赤眉軍掃蕩茂陵後,陵中物仍不能減半,真讓人不得不感嘆。

呂布帶大部隊來光顧茂陵,裡面的珠寶把他的眼睛都照亮了,他自然不會客氣。據野史上說,董卓在斬獲大批戰利品的同時,還意外收穫一卷黃絹,上面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子,不得生"。如果大家有興趣把董卓的名字做個拆字遊戲,恰恰就是"千里草"、"十日子"。這句話合起來就是詛咒董卓不得好死!氣得董卓竟然想把昔日風光無比的漢武大帝拉出來搞日光浴(暴屍),幸虧大學問家蔡邕出面勸阻,董卓才善罷甘休。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董卓當初還是皇陵的保護神。中平二年,韓遂、邊章入侵三輔地區,威脅西漢皇陵的安全,漢靈帝劉宏還專門派董卓和張溫一起去保護皇陵。誰能想到,短短几年,當初那個勇敢、可愛的保護神已經變成了十惡不赦的竊國大盜。

很多人不解,像董卓、曹操這樣稱霸一方的諸侯,為什麼去盜墓呢?古代打仗和現在一樣,打的都是錢,一個軍隊沒有雄厚的軍費作為支撐,只靠喊喊口號,是行不通的,況且在諸侯爭霸的魏、蜀、吳時代,士兵們參加兵役上陣殺敵,往大了說是為了建功立業,往小了說是為了養家糊口,這就離不開金錢了,因此,董卓、曹操就需要大量金錢擴充軍隊,而盜墓顯然成了最了他們的不二選擇。

遺憾的是,富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茂陵,就這樣被董卓盜挖一空,從此中國又少了一個具有巨大研究價值的墓葬,損失不可估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大仙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仁宗的身世之謎,「狸貓換太子」真的存在嗎?
歷史上真的有空城計、草船借箭嗎?別再被騙了,證據在此!

TAG:王大仙侃歷史 |